|
转载一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林红博士在《中国评论》八月号发表专文《两岸如何共同面对南海争端:和平发展与合作开发》。文章认为:“两岸同为南海主权的声索方,同在南海地区控制着一定区域,两岸如能在当前的‘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寻找到一种有效可行的互动模式,致力于建立政治与军事上的合作互信、经济上合作开发等目标,这无疑将有助于维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文章内容如下:
最近以来,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再次引起世人关注。这一次的关注起因于一系列对抗性事件。今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律宾所属岛屿;之前的3月5日,马来西亚总理艾哈迈德.巴达维登陆中国南沙岛屿的弹丸礁宣示主权。而在这南海风云突变之际,美国人的身影也如人们所熟悉的那样出现了,美军“无暇号”出现在中国南海水域并侦察中国海军基地,甚至发生了与5艘中国船只对峙的近年少见的事件。为了维护中国海洋利益,中国政府在表示强烈抗议的同时,派出两艘渔政船赴南海水域执行渔政管理任务,宣示中国主权。与此同时,低调多年的台湾当局也正式以“+++国政府”的名义,明确重申对南海主权和南海争端的立场。
南海问题一如往常的复杂难解,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两岸目前的关系。在以前的历史时期,南海问题和两岸关系问题作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议题,在战略选择上二者是少有交集的。但是,当前阶段,两岸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经贸合作渐入佳境,和平协议甚至军事互信等议题也开始有所考虑。面对南海风云再起,两岸在一个中国的共识之下,是否有可能共同面对中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新挑战?两岸“并肩作战”对于南海问题的处理,对于两岸本身的和平发展有何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