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经漫游-妄想又傲慢的灾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4:3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财经漫游-妄想又傲慢的灾难

    * 2009-08-15
    * 中国时报
    * 【沉云骢】

     几个月前,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到伦敦政经学院访问,对负责接待的经济学家盖瑞凯诺问了一个问题。「灾难要来,」女皇说:「为什麽事先没有人发现?」

     当然不是没有人发现,巴菲特、索罗斯,都早在灾难来临前就提出了警告,只是都被官员们当作耳边风。伦敦大学政治史学家韩纳西,最近与经济学家贝斯雷等人合写了封信给英女皇,正式回应她的疑惑。几位教授形容,这场金融风暴是一群「极度聪明份子的集体想像力的失败」,这些聪明的人自以为,找到了一种又一种低风险、高报酬的方法,可以把危险抛到脑后,把财富放到口袋裡。「妄想又傲慢,」信上说,带来了这场痛苦的金融灾难。

     妄想又傲慢的,当然不止是金融市场上的聪明人。这场灾难之所以会发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长期以来同样妄想又傲慢的政府官员,尤其难辞其咎。与水灾、风灾一样,对于害人匪浅的金融灾难,政府同样肩负着监测、改善、预防与救援的任务,没担起任务,就是怠忽职守。

     翻翻旧报纸,就能轻易看见官员们的妄想。还记得金融风暴发生前,从美国到亚洲,各国财经官员们轮番上阵,都在歌颂经济荣景,预言着股Shi会上扬,房市会更好,全都沉醉在金融游戏所堆砌出来的经济成绩单中,只顾着把表面的金融市场炒热,很少认真照顾经济的根基。

     这当然是妄想。金融市场热起来,不是坏事,但任谁都能明白,光靠着买进卖出各种金融商品,并不会带来生产与技术创新;一个健康的经济,需要的是认真的经营者,重视创新、服务与人们生活福祉的提升,并从提升中赚取报酬。一个只顾着短线投机,却懒得做长期投资的经济,生产活动不会扎实,就业机会无法持久,所建构出来的经济数据自然也就难以凭恃,当投机活动崩坏,各种数据就会──像这一年多来大家所看到的──灰头土脸。

     然而,灾难的发生显然没有让官员们收起自己的傲慢。相反的,借用韩纳西等人的话来说,全都陷入一种「拒绝认错的心理」(psychology of denial)状态中,无法接受灾难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更不认为跟自己有关。在灾难中,他们虽然摆出一副要解决问题的样子,但有哪个国家的领袖与财经首长放下傲慢、承认自己错了,并承诺从此改絃易辙?

     当前的世界领袖,大多执政没几年,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灾难的发生,不关自己的事。但这麽想的官员们都要问问自己:是否真能摆脱金融市场的诱惑、抵抗既得利益者的游说与压力?是否真的愿意把人民的长期福祉,放到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之前?就像要避免水灾害人,政府就得辛苦地治水修堤,而不是草率地对滥垦违建睁隻眼闭隻眼;要勇于冒犯既得利益,彻底执行国土规画,而不是在官商裙带关係中自甘堕落。金融灾难的道理相同:官员们需要一种承认错误与面对困难的勇气,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与傲慢,老老实实地带领人民降低环境中的风险。

     而人民自己,也要记取教训。就像台湾过去多次的水灾与风灾,只要雨过天晴,大家就渐渐忘记了创伤,也为官员们带来怠惰之机。不久前才哀鸿遍野的全球金融灾难,此刻正用上涨的行情考验着人们的健忘。今年以来,中国股Shi涨了快八成;港股从三月间的谷底,反弹了快一倍;台股去年底还只有四千点出头,现在已经在拚七千点。渐渐的,各国官员们口中谈的是较多炒热市场的话题,较少的改革与扎根的决心,更别提什麽高风险了。不难想像,假如人们在遗忘中继续任由官员们妄想又傲慢,灾难,已经离我们不远。

     (作者为早安财经出版社发行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3:3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