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8-14
【大公网讯】防灾本身就是跨部门间的无缝合作。现在,台北的行政单位和地方不同调、不和谐,电视媒体唯利是图在其中捣乱,使得在台风面前,台湾民众面对的是天灾和人祸。
8月8日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台湾花莲登陆。截止8月11日,「莫拉克」在台湾已造成62死35伤57失踪,救难单位已开设69处收容所,收容2696人。台风给台湾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预估达数十亿元新台币。这几天台湾的《联合报》、《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的头版都是「莫拉克」台风所造成的灾难。10日,《中国时报》发表社论:监察单位严厉纠正都治不了的老问题。该文指出监察院才刚刚为去年「玫基」台风造成中南部水患,一口气纠正了十四个部会机关,从治水不力到气象预报不准。台湾每一年都需要面对几次台风,在台北与地方合作出现裂痕情况下,该文并没有提出任何的建议。如何在行政体制外建立防范机制,并配合现有的体制单位防灾应当成为台湾领导人的首选。防灾本身就是跨部门间的无缝合作。现在台北的行政单位和地方不同调、不和谐,电视媒体唯利是图在其中捣乱,使得在台风面前,台湾民众面对的是天灾和人祸。
建立新的防灾部门
马英九9日原订到台东勘灾,因机场关闭取消,改乘车到嘉义勘察灾情,不料高速公路水浸,车队只好绕道而行。对于救灾,台湾需要成立一个新的跨部门协调单位来专门处理,比如这次马英九能够到台东和屏东现场,就会起到安定人心的效果。这需要安全性能非常高的直升飞机,从花莲直飞台东,但这种直升飞机台湾军队不可能购买,而地方也不需要。比如,俄罗斯就下设紧急状态部,该部门本身就是半军事单位,协调地方政府、中央行政部门和**部门的情资,随时处于救难状态。
台湾的军队在冷战中的定位就是对付大陆,直到现在还没有改变。台湾地方单位对于灾难应变的能力和资金都非常有限,这需要地方放下身段和台北方面多协商。遇到问题相互指责,好像已经成为台湾政治的惯性,这是台湾良性发展的破坏力。
台湾可以组建半军事化单位用于救灾,不要将预算都花到军队,来对抗大陆。台湾属于灾难频发地区,建立常备的半军事化救难部门应该是首选,该部门可以直接听命于最高领导人,摆脱台北和地方在灾害面前相互侃拖局面。
台北行政领导人刘兆玄指出,屏东县在与台北的联系上应该改进;但屏东县副县长锺佳滨则说,县府早就向台北请求支持救难机具,但台北反应太慢。南台湾作为民进党的票仓,民进党全力炮轰行政单位救灾不力。民进党9日发起南台湾救援行动,呼吁民众捐输物资及款项,党主席蔡英文已经捐出23万港元的捐款。10日上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紧急召开投入救灾复建专案会议,并率先捐出新台币200万元。立法部门领导人王金平也响应救灾,捐出新台币100万元。
竟然没有撤离民众
对于这次「莫拉克」台风会带来豪雨的预报主要是美国的CN*电视台,台湾的气象单位则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不断修正暴雨的雨量,在修改了七次后,由最初的1200毫米变为2500毫米。
台湾气象部门原先预测,「莫拉克」暴风圈会在上周六逐渐脱离台湾,未料,「莫拉克」台风环流与南海附近的热带性低气压及菲律宾东方海域的低气压,形成超大型的大低压环流,提前在周六引发半世纪最大的暴雨。
对于这次的暴雨,南台湾的地方行政单位竟没有任何的撤离和疏散的动作。这次福建和浙江在「莫拉克」登陆前已经连日豪雨,有超过百万人受灾,数百间房屋倒塌,台风前疏散人口达百万以上。
现在看来,南台湾的地方行政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视野狭窄的问题,发展经济应该和防灾减灾并重,在大灾面前,快速撤离是首选。这次屏东和台东发生重大水灾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水灾的严重程度,而是里面的灾民没有完全撤出来。这导致后来的救援工作始终都在救人,而排涝则完全没有展开。
台湾七个新闻台都具有通过卫星向全球发射新闻的功能,对于新闻台而言,首先要做到的是在报道现场的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发出求救的讯号。不论台湾是否有能力应对这样的灾难,来自世界其它国家的支持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救灾辅助条件。
台湾慈济的救援团队在8月8日早上十点开始一整天,准备了五千五百份热食便当,送往东港、潮州、佳冬、林边、万峦六地。台南五乡镇陷入大水中,淹没高达一楼以上,慈济志工立即前往了解灾情,随后也送上便当和生活包。对此,台湾新闻台没有任何的关注,多亏慈济自己的大爱电视台自己播。
在面对灾难时,台湾电视新闻台热衷于两件事情,首先是水灾现场的画面是否震惊,其次就是官员问责,台湾媒体现在普遍存在滥用官员问责的现象。
电视媒体表现更糟
水灾现场的惊悚程度与新闻台收视率密切相关。此时,水灾现场和广告搭配使用,可以使得新闻台在播出水灾现场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广告发一笔「水灾财」。正常来讲,在南台湾陷入五十年未有的水灾时,商品广告的宣传与水灾现场灾民的感受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此时应该完全切断或者减少广告的播出量。现在看来广告的播出量没有减少。
台湾新闻台的新闻报道将现场的混乱、震撼和台北、地方官员们的互咬及政党之间的相互攻防相结合,这样可以达到最大的新闻现场感,获得最大的收视率,然后顺便获得最高的道德制高点,并且赢得最大的商业广告利益。但这些确是最大程度地背叛了台湾民众的最根本利益。这样的台湾新闻台,最后就会像苏联的共产党和俄罗斯寡头一样,被民众所唾弃,这是早晚有一天会发生的事情。这些新闻台犹如一个贪婪的商人、寡头,在台湾民众伤口上撒盐。现在看来,播水灾新闻时没有插播广告的,只有公视了,但这又是非常薄弱的特殊。
作者为大学副教授,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