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媒体社论:台湾主流民意与两岸政策的开放
台湾《中华日报》社论:台湾主流民意与两岸政策的开放
中华日报26日社论:针对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岸政策应有何种作为?《远见》杂志民调显示,五成八的民众认为,马英九和胡Jintao应该直接见面;六成四的民意主张,民进党和**有必要接触交流。这分民调同时获致一项结论:国民党和民进党都应该加强两岸交往,且采取主动态度,尤其不应回避。
台湾一直存在「马胡应有一会」的声音,马英九决定兼任国民党主席后,声浪升高,认为马英九以+++国总统身分与胡Jintao会见,现阶段北京大概不会接受,但若以党主席身分,循连战、吴伯雄模式,会见共产党总书记胡Jintao,则有前例可循。
这项说法要化为具体行动,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约而言之,马英九毕竟是国家元首,不同于连战、吴伯雄仅为单纯的党主席,「马主席」说的话当然也等同「马总统」说的话,而胡Jintao也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身分,「马胡会」形同两岸元首高峰会,但现阶段两岸形势还没有形成这个气候。
主流民意之所以有此跳跃式的思考,清楚地反映出一种期待,便是两岸交往应该更开放,台湾应该更积极,不能过度保守。这个期待提供了一个极大空间,认为即使「马胡会」也可以接受。
这种集体态度,不免对民进党形成重大冲击,因为六成四高比率的另一意涵,就是对民进党在两岸之间「自我封闭」的一大批判。若将这个数字置于政治光谱,更可发现,不满民进党保守作为的,绝非只是蓝营支持者而已,还有许多无政治倾向者与绿营支持者,也在其中。
眼前有个实例,可以察觉民进党保守到甚么程度:许荣淑、范振宗登陆参加「两岸论坛」,民进党中央提案送中常会通过建议开除党籍,中评会未予除名而处分停权三年,仍有中评委连署复议除名,似欲除之而后快。许、范二人只是去听听别人的意见,难道非开铡不可?自诩「开放、多元」的民进党,对两岸问题「封闭」到此地步,人民的反感已从上述民调反映出来。
中国快速崛起,两岸必须交往,这不是政治议题,而是台湾生存发展的利益之所系,如签署ECFA、MOU,若台湾舍此不为,经济必将蒙受巨大伤害,民进党岂会不知?却基于党的利益,对马政府扣上「卖台」大帽子,还要举办ECFA公投。民进党的「锁国」作为,无视中国存在,无视大陆两百多万台商为发展台湾经济打拚,莫非要如趋势大师大前研一所言,坐视台湾边缘化?
台湾主流民意对两岸政策要求更开放,说明台湾多数人民有自信心,不怕接触,无惧谈判。有此信心,当与台湾实施民主政治有密切关系,因为在民主体制下,问题都经由谈判解决,两岸政策攸关台湾前途,既然不能不谈,就不该回避,我们或许「打」不过大陆,岂会「谈」不过大陆?
马总统强调,+++国主权、台湾利益绝不会也不能退让。在此前提下,两岸交往不但无所谓「卖台」,还应该勇敢前进,为两千三百万人民谋取更大利益。形势很明显,时间已不站在台湾这边,朝野两党如果瞻前顾后,趑趄不前,甚至甘做鸵鸟,民意已清楚表达反对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