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同心同文,亲爱精诚--倡议两岸文化论坛共举“国文怀恩节”
华文汉字是中华文化核心枢纽,有了汉字才有中华文化同源一体。而汉字不仅是两岸文化纽带,也是华人世界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纽带。两岸经济逐步正常化的同时,文化交流也推门而入,而华文汉字而是两岸这届经贸文化论坛的主角。此际马19倡导“识正书简”和共编《中华大辞典》,并且两岸已经将文字议题确定列入讨论议程。
在此际小的提议本届论坛不妨借鉴马19任职台北市长期间举办的“汉字文化节”,共同举办中华两岸“国文怀恩节”,以感谢华文汉字对我们共同文化的恩典。以此为肇启,与“经济一体化”同步大力推动两岸“同心同文化”运动。将来应该发展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华文汉语节”,并推动‘东亚同文化’和“泛华同文圈‘。
推动“同心同文化”营造共同的语境,有利于加深两岸民族和文化认同,也有利于提升我们华文在世界语言交流的优势。而“识正书简”则是“同心同文化”的首要,我前面提到“识正书简”是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和共同复兴的,是值得我们共同推动的。既便利台湾文字书写,也有利于大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文献资料的权威臻善。
汉字书法是推动全民“识正”和认识“汉字之臻美”的要途。而小的倡议两岸高官和文化名人在此次文化论坛中插入“两岸国文书法展演”活动作为交流娱乐活动,“国文书法展演”是本届“国文怀恩节”主要内容,并通过“国文怀恩节”开展包括华文汉字历史和发展的相关讨论,将来要把“国文怀恩节”定下来,在全国推广开。
我倡议把“同心同文,亲爱精诚”作为“国文怀恩节”的精神,“同心同文”强调两岸文化同心同源,“亲爱精诚”是中国抗日领袖蒋介石在任职黄埔军校校长时提倡的校训,在这里则强调两岸政党人民要由亲及爱,对国对族要精诚团结,也要用“亲爱精诚”去缅怀华文对我们民族的恩典。
在两党两岸交流中,我们要发扬“亲爱精诚”的精神,也籍此低调缅怀蒋介石。蒋是中国共同领袖,他两次领导两党合作,领导培植两党志士的黄埔军校,领导北伐统一和抗日团结,是一个中国共同象征。我们不应该回避他,我们应该记得和感激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恩德。在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期间,发扬“亲爱精诚”的精神,既是鼓舞民族团结,纪念爱国先烈,也推动两岸两党化解历史纠结。
在“国文怀恩节”中,我主张两岸两党领导人出席“国文书法展演”,将各自体现两岸和解融合精神的书法作品参加展出,作为共同课余活动。并且即席挥毫表演,电视直播,将活动推到高潮。并将书法作品相互馈赠。我希望掌握中国现代史的中国国共两党党部重要的位置将来有两党相互馈赠的体现和谐友好的国文作品。
在这里我整理几个体现中华博大精深的精神语言,献给两党两岸文化论坛,为“国文怀恩节”添光。
亲爱忠义,精诚团结。
--蒋介石。精诚团结是蒋提倡的民族精神,亲爱精诚是其题写的军校校训,忠义是中华民族爱国报国团结互助的精神。
兼爱非攻,仁义无敌。
墨子。两岸要有相互兼爱、仁义互助精神,实现非攻、无敌。
尚德怀仁,崇文启智
集字。两岸怀仁爱之心,推动民族文化交流有利于启发民智,为民族积德。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两岸要仁义相对,相互友好,要相互为道德典范。
海平湾静,志高道远
集字。两岸要有海一般的胸襟和气度,共同创造台海和平。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眼界高时无碍物 ,胸襟阔时有海天 。
集字。两岸要有海一般的胸襟和气度,共同创造台海和平。
以柔致胜,能容为大。
集字。体现海的文化,两岸不必剑拔弩张,相互敌对。温和宽容才是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