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讯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7月2日文章,原题:红色黎明 美国人倾向于从个人角度对待中国崛起。中国崛起不仅是对美国实力的公然挑战,还对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对一个社会何以取得进步的看法以及我们摇摇欲坠的国际统治地位发起了进攻。我们变得很容易用虚妄之言代替现实。
例如,我们这些民主制度的拥护者似乎总是难以直面中国在共产党政府领导下实现了异乎寻常的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只有自由国家才能实现持续增长。这必定是侥幸使然——一个长达30年的反常现象。因为中国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日益高涨的失业潮和民众的不满情绪、人口老龄化、经济不能继续快速增长、互联网导致的知识分子自由的扩大等众多问题。但是如果能让中国人民通过减少储蓄和大幅增加消费来帮助世人更快地摆脱衰退,我们就应该表示感谢。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仍将持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东亚的增长引擎和美国人消费的资金来源。但中国对货币问题的处理、在全世界扩大活动范围和应对全球变暖等极端重要的问题上都受到了媒体的大肆炒作。我们的政策已经成了勉强指受和在道义上感到绝望的混合体,而在讲究实际利益的经济或战略考虑占上风时,道义的重要性往往会降低。所有这些都催生了一种旨在改变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并使其更好地融入世界的新观点:如果中国希望真正地参与世界事务,就必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收关方”。中国能够通过接受美国和其它西方政府的基本政策和国际标准来做到这一点。
中国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上依然我行我素,却一枝独秀,中国已开始质疑,在听任其金融体系引发世界经济衰退方面,美国自己是否称得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而且中国还一再提出,让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
在美国的政策变得倾向于中国人的立场时,例如在苏丹问题上,中国也许有些沾沾自喜。目前看来,要结束达尔富尔悲剧和不让苏丹南北***,最好的办法是寻求与苏丹政府的合作,而不是将它消灭——无论这个政府的行为有多么可怕。类似地,中国期望奥巴马政府“接触”缅甸政府——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这样呼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一个明确表不需要与所有坏政府进行接融的新政府来说,要解释为什么将缅甸排除在外并不容易。
我们不必也不应抛弃我们的盟友、理想和对中国的劝诫——对这个世界上最自恋的国家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以及让中国改变政策和我们认为根本利益面临威胁时与中国对抗的努力。我们只需要承认中国将成为与我们一起管理世界事务的伙伴。与北京开展更多合作应是与之进行真正的磋商和讨价还价,而不仅是告诉他该如何行事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