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国的商品出口要比德国要少些,但如果加上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生产和在国外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的总价值,那么美国资本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是没有对手的。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时,它能够以本国货币代替黄金强行充当世界货币角色。然而,今天美国的霸权已经破产了。美国由于债务膨胀导致不断加剧的货币混乱。美国制度在世界范围自我调节的能力越来越低。既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国家,也没有世界性的货币,更没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全世界性的协调。现在的世界没有也不会产生防范危机的共同政策暨世界性的货币,所以危机会不断重来。
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全球化运动: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和美国商界精英尝试进行“全球化”,换言之,它们试图使美国成为21世纪控制全球主要经济和政治局面的强权国家。这一点对那些关注世界局势的人而言己是不争的事实。从历史角度来看,在20世纪的上半叶,西欧以法律统治的形式建立帝国,进行扩张,而美国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美国扩张的主要特点是试图把主权国家这一国际性制度作为其全球主宰机制。在战后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的国内局势是由来自共产主义和其他左冀运动的威胁决定的,而外部局势则是由美苏竞争决定的,上述这两种背景促使这些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集团接受美国的“领导”。但是随着共产主义和苏联的衰退与解体美国必须寻求新的方法.使世界各国继续聚集在美国的领导之下,并对美国的经济优势重新定位。
克林顿政府执行的美国冷战后的全球计划涉及两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变其他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局势,使它们朝着继续接受美国政治和经济统治的方向发展。国内局势的这种转化是打着新自由主义运动的旗号进行的:这包括国内社会关系朝着有利于贷方和食利者的方向转化,生产部门越来越从属于金融部门,财富、权利和社会保障离劳动大众越来越远。比如美国对北欧国家福利政策不遗余力地攻击,而美国国内福利政策看上去更象是一种施舍而不是制度性的改善。并不停地进行颜色“革命”。
国家外部局势的转化是以全球化的名义进行的:这包括向核心国家打开本国的政治经济市场,允许它们的产品、公司、资金和金融机构进人本国市场、使本国的国家政策依附于华盛顿、纽约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的发展和决策。上述这两种转化相辅相成:国内社会力量关系的变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使赞同全球化的社会团体强大了起来,而支持全球化的社会团体同样支持这种形式的社会关系的转化。有些国家和社会体制试图DIZHI这些转变,但结果是,它们将发现它们越来越被美国市场及其同盟——欧盟市场排斥在外,并遭受经济制裁。即使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生产部门,由于害怕这种排斥,也会转为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运动的支持者。这两种变化都有利于美国政治和经济影响的扩大,因为它们不仅向美国的跨国合作,而且向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触市场都提供了开放的条件。国内和国家间跨国关系的这些变化渐渐造成了一种新的体系,而这种休系反过来又慢慢使得其他国家的领导层与美国政府和商界精英的需求趋向一致,但另方面.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运动又确保了其他国家必须对发生在它们本国的一切情况承担全部责任。这样一来,美国将得到全球跨国新秩序的种种好处,而随之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则被分散到了美国国外。这就是美国全球计划与众不同的主要形式。这就是全球赌博。
人们通常认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是技术和/或经济的力量,而非美国政府和商界精英的政治能力和资本主义利益。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由美国政府建立的——特殊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相关的国际金融体系使美国得到了巨大的政治权力,而全球化的进程主要就是由这种政治权力所推动的,一旦了解了现行货币、金融体系的性质,我们就能了解它是如何被连续几届美国政府用做国家经济策略的强有力的工具的,以及美国政府是如何利用这一工具推动全球化进程和与此相关的新自由主义国内转变的。
“沙漠风暴”之后对伊拉克的长期封锁很好地说明了一点即美国有能力排斥并打击对其控制进行DIZHI的国家。美国通过利用所谓的民主自由价值和文明冲突理论,来对这类封锁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自圆其说。
全球化运动主要的可笑之处在于,虽然有人坚持说它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有机变化,而非政治的影响而产生并发展的,但实际上它却给经济带来了不稳定,而且在经济上可能是行不通的。全球化运动随后导致了长期的金融动荡,并系统化地在最脆弱和最敏感的国家中造成经济崩溃,同时它也容易在那些紧跟美国的新自由主义道路,把国家命运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投机的运作联系在一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形成繁荣—衰退交替循环的极端形式,也就是说资本为追求更高的利润越来越脱离实体产业。美国要继续充当霸主比须有两个条件,首先是国际左冀运动的混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劳工运动的衰退;其次在冷战期间美国的“同盟国”形成。服从于美国领导的习惯,但是这两种情况不可能永远存在。现在由美国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饱受世人的责难,我到要看看谁能为他成功辩护。本文主要观点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共产主义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