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7-05 09:49:51
中评社台北7月5日电/联合报今天“黑白集”专栏指出,公文还没送到“院长”面前,就已经先批准发出去了;这种“不可能的任务”,却真实发生在扁政府时代。效率惊人,手段更离谱得让人瞠目结舌,全只是为了帮陈水扁藉势藉端勒索钱财。
扁家因协助辜家售出龙潭土地而获四亿“佣金”,经“监院”调查,发现当时“内阁”官员全力曲意配合,到了荒腔走板的地步。公文送到副院长林信义桌上,不到一分钟即批准;公文送到“行政院长”游锡堃桌上,也不到一分钟即批准。更绝的是,在游锡堃批可前一个小时,秘书长刘世芳已帮他将许可公文发出,传至下属单位了。
民众对扁珍的贪婪行径都感到叹为观止,但若不是整个行政部门的扭曲配合,他如何能轻松得逞?以龙潭案为例,先有李界木虚构理由诱使林百里上当,后又有魏哲和逢迎主动将龙潭纳为科学园区,继有刘世芳不择手段赶公文护航;一桩虚掷“国家”百亿公帑的不当决策,就在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
事隔五年,龙潭仍无法正式变更为科学园区;原本属意桃园科技园区的林百里,却受政府之欺困处龙潭,无法扩展。而这么一场政府高层共谋的“决策”,双双坑杀了国库和投资人,结果却只能由“监察院”弹劾其行政疏失,真是太宽贷他们了。
扁政府八年,民众看到的常是政治上的硬拗和炒作;如今听到他们展现超高“效率”,内情却让人掩鼻。讽刺的是,“监院”只弹劾刘世芳三人,但游锡堃曲意放弃原则、并纵容属下代批公文,这样的“阁揆”又如何面对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