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人要学苏格兰人,还是北爱尔兰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13:4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人要学苏格兰人,还是北爱尔兰人?
南方朔这篇论及「现代」的文章,掷地有声。然而出现在台湾「现代」这种是非不分、黑白不明,选举凌驾一切的社会氛围里,肯定又是各自解读、各说各话。

泛蓝的朋友,一定十分认同这篇文章的论点:台湾要成为伟大的国家,必须正视中国的崛起,用更开放的胸襟,接纳并协助中国继续稳定壮大;一个负责任的政治人物,必需放眼在百年后的台湾,面对崛起的邻居,用合作代替对抗。因此,台湾应该学学苏格兰人。

相反地,泛绿的朋友一定立刻把南方朔打成「统派」,认为与中国合作是牺牲主权,是投降主义。他们宁可孤芳自赏,沉醉在台湾人的优越感中,瞧不起中国,认为中国落后台湾几十年;不但把大陆人当成毒蛇猛兽,避之惟恐不及,甚至把在居住在台湾几十年的「外省人」,当成异族,要他们滚回大陆去!为了切断与中国的脐带,他们最想学的,是长期要脱离英国独立的北爱尔兰人!

然而,台独分子真的有那个决心与勇气,敢用血肉之躯换取独立?他们的领导人物,真有「北爱」那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地为追求独立而牺牲,不计个人的得失与生命?从台独领袖、台湾之子阿扁的种种表现看来,他们贪生怕死、自私贪婪,还言行不一,嘴上高喊台独,行为却让台独蒙羞。比起北爱尔兰独立分子的无私忘我,他们像极了一群有组织的诈骗集团,继续欺骗台湾人,把骗来的钱洗到国外自己家人账户,还说是为了台独建国。比起北爱,他们像群行动的侏儒、思想的骗子!

为了台湾的百年大计,为了让台湾成为伟大的国家,为了台湾的后代子孙,台湾该学习苏格兰,还是北爱尔兰?这是个台湾人绝对不能答错的选择题!


--- 洛杉基 写于台北市 05/03/2009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13:43:41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原来学【科索沃】闹独立想争得欧美国家承认,现在学【克什米尔】印巴两边都有核武器,既不敢独立,也不敢统一,未来学【?】不好说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13: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13:43:48 | 只看该作者
学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13:43:51 | 只看该作者
邻国强盛台湾才能成为伟大的国家。

台湾要成为伟大的国家,必须正视中国的崛起,用更开放的胸襟,接纳并协助中国继续稳定壮大;邻国强盛台湾才能成为伟大的国家。fficeffic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13:43:54 | 只看该作者
南方朔和楼主都是脑残人士,台湾问题和英国的问题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要来混淆视听。苏格兰、北爱尔兰是英格兰人强占的土地,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13:43:58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我们应该大力推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13:44:02 | 只看该作者
自古是你的領土  想請問夏商周朝??  秦朝 漢朝 有嗎? 晉?  南北朝? 唐宋元朝??? 看看理史課本地圖吧    直到明末清出年才統治殖民台灣  兩百年左右  英格蘭人都統治愛爾蘭超過280年啦   清朝則把台灣當作番地 打仗炸台灣 輸了割讓給日本到底有沒有真心對過台灣每一寸土地人民???   國民政府勝利後起出怎麼對待台灣島民???  228事件 白色恐怖 美麗島事件  政治****起初不窮   還好意思說自古是你們的領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13:44:06 | 只看该作者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13:44:1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怎么学的,数典忘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2:5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