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新党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11: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新党成立十四周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党是反台独的,十四年前[新连线]选择离开是因为李登辉搞台独。我研究新党是九十年代初从新连线开始,记得当时赵少康说过,道不同不可合谋,并未提及台独,我当时的观察时认为与国民党中央不合,时间是在第二届立委选举提名时。当时李登辉重点在抓民主改革,废国代,劝退老国代与老立委,推动第二届立委选举。第一届立委是在大陆选出来的,自然减员的差额靠增额立委补选。在那个时候李登辉不可能去搞台独,新连线的离开我当时看的也不是很清楚,现在看矛盾在立委提名,也就是本土派与外来派的比例问题,当时还建议赵少康争取郝柏村等老干部的支持。我认为,新党反台独是碰上的,并不是那么的高瞻远瞩在九十年代初就看出来的。攘外必先安内,李登辉在民主改革完成后才有可能走出去拓展外交空间,这样才有了台独的问题。新党在给自己戴高帽。
原文发于台海博客2007.8.2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11:57:30 | 只看该作者
  謝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11:57:34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新党反台独是碰上的,并不是那么的高瞻远瞩在九十年代初就看出来的。
----------------------------------------------------------------------------
这就是你的历史观?新党近二十年坚持一中统一、反台独居然是“碰上的”?你为什么“碰上了”坚持近二十年的反新党主张呢?你至今为“尊李”而高声叫好也是碰上的?如果你今天幡然悔悟,改过自新,我倒可以假装相信你是碰上的。可惜你不愿意改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11:57:38 | 只看该作者
不对啊,我指的是九十年代初,而不是九六年以后,在密使问题曝广后,中广的凌尔祥采访过郁慕明,郁慕明吹啊,我们早就看透了李登辉.郁慕明应该是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对他不感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11:57:42 | 只看该作者
請參考~ 請注意年代

請參考~


維基百科

新黨是中華民國(臺灣)的一個政黨,以追求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國家統一為宗旨。現任黨主席郁慕明。


歷史
新黨成立於1993年8月10日,總部設在中華民國臺北市。新黨發起人為趙少康、李勝峰、郁慕明、王建煊、陳癸淼、李慶華、周荃等七人,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內的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4年12月28日朱高正為首的中華社會民主黨併入新黨。


簡介
新黨屬於泛藍陣營,理念與政治主張是追求民族統一、政治民主、民生均富的目標,堅守公義、平等、和平、安全、務實、乾淨的原則。


1996年政府開放新設廣播電台,新黨曾以政黨名義開設名為「新希望電台」的中功率電台,後來更名為「飛碟電台」,趙少康任董事長。


由於新黨由於在其組黨宣言中明白標舉「開放兩岸直航」、「積極與**展開談判」,衝擊國統綱領的程序與格局,反對臺灣獨立運動,因而面對被視為統派的質疑,部份媒體與黨派甚至以具有貶義的方式稱之為「中國新黨」。為此,創黨之初新黨還特別澄清並非急統,但是新黨作為一個都會小市民黨、知識份子精英黨的個性倒是相當從一而終。新黨成立後不設主席、中常委、中執委、中央委員等職位,只設召集人,負責召集主持會議。但自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敗選後,辦理黨員重新登記並調整組織、舉辦黨員大會由黨員直選主席、黨代表。


雖然新黨自稱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以國會為中心,以民意為導向,以選舉為手段的民主政黨」,其精確的民調與配票策略在創黨之初曾打出漂亮的選舉成績,新黨甚至宣稱透過該黨的民調與配票機制,可以讓「只有十萬元的小市民,也可以當選從政發聲」。但另一方面卻又限制由公職人員(立法委員)組成權力核心,後來政黨內部也因此產生意見分歧。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後,由於宋楚瑜主導的親民黨成立,票源與新黨有相當程度的重疊,因而壓縮新黨的政治版圖及存立空間。二者既聯合且競爭的關係,造成民主進步黨執政後在野聯盟內部親民黨與新黨因為挖角風波而發生衝突。


新黨現有臺北市議員3席、金門縣議員1席,另有2名屬於中國國民黨黨團的雙重黨籍立委(費鴻泰和賴士葆),政府公職人員方面有監察院長王建煊、監察委員周陽山,而台北市長郝龍斌則是新黨顧問。


儘管與中國大陸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聯繫,黨主席郁慕明也經常性的前往中國大陸訪問,不過出於意識形態上難免存在的差異,甚至是其政治勢力的衰弱,始終不是中國**所特別重視的爭取或統戰對象,並且不無貶意的對新黨標上「台灣新黨」的名稱,尤其是連戰跟宋楚瑜於2005年訪問中國大陸之後,新黨更是不再被**視為重點統戰對象,新黨雖然多次主張統一,不過仍堅持其捍衛中華民國與保衛台灣的不統不獨不武政治態度,也是馬英九總統的主要支持者,使得**現在更樂意於與吳伯雄還有連戰等人交往,畢竟後者在台灣社會乃至整個泛藍陣營的影響力,是前者所無法比擬的。
新黨的黨旗和黨徽中的「新黨」兩字均是從孫中山的親筆筆跡中挑出結合而成。


新黨的政治主張
追求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追求統一
主張民族大義,中華民族應固守原有之疆域,不容異族染指,亦不容***國土,守死不去。反對台灣獨立。壯大中華民國。「衝毀赤色政權,重光民主中華」為新黨的基本理念。
三黨合作一致對外,相互監督,避免臺灣被出賣,立即國共談判。具體為拓展國際生存空間,重回國際舞臺;開放兩岸直航、促進全面交流;保障台商權益,爭取大陸市場;建立互利共生的中華經濟圈。
主張憲政民主,反對專制政治。確立權責相符,受國會監督的直接民選總統制,避免獨裁。(現黨版政策白皮書已修正為改採內閣制。)
各族群一律平等、推動系列人權法案、保障人權。
改徵兵為募兵,採減兵不減官,儲備整軍幹部的精兵政策。推動國防科技化、現代化,確保安全。
主張廉能政治,反對金權腐敗。設立直屬行政院之廉政總署、推動系列陽光法案,貫徹反貪污、反腐化、反特權。
反金權、不反商。尊重守法守分的企業家、生意人。使他們不受刁難,全力支持中小企業,要做他們的後盾。
主張福利政策,反對貧富懸殊。規劃照顧弱勢團體的社會福利政策,保障小老百姓的生活。


參選狀況
新黨成立後,立即躍升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之外的第三大黨,並保持大是大非,對於兩大黨依事合作,同樣也依事批評。曾經在立法委員拿下21席。2000年新黨提名參選總統的李敖在投票前幾日宣布支持另一組參選人宋楚瑜,最終獲票率最低。
民主進步黨於2000年執政後,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高舉合作旗幟(即泛藍),也正式宣告日後新黨與中國國民黨、親民黨緊密合作。2004年、2008年總統選舉新黨皆支持泛藍陣營推出的候選人而沒有推派參選人。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新黨同意以中國國民黨籍當選者有兩人,不分區立委沒有得超過5%的當選門檻,拿下38萬多票,約4%。


現況/與他黨關係
中國國民黨
自郁慕明接任黨主席後,就高舉「泛藍合作」、「國親新合作」等大旗,促成泛藍陣營的團結。有鑑於2001年的立委參選,新黨在台灣本島提名的候選人全軍覆沒,使得投給新黨的20多萬選票形同浪費,2004年立委選舉起,即鼓勵公職人員投入中國國民黨,披上中國國民黨的旗幟參選(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新黨成員原本就是從國民黨脫黨加入新黨,因此可以說是重回國民黨。),但就與國民黨合併一事,其主席郁慕明於2008年初否定這個選項。


2006年,曾以新黨籍身分擔任民進黨政府環保署長的郝龍斌也在新黨的支持下加入國民黨,並投入國民黨內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初選,最後順利勝出,並於該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當選。


2008年因立法委員選舉而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發生變化。雖然仍有黨員在新黨背書下披上中國國民黨的黨籍參選區域立委。但是新黨認為自己已經不提名區域立委來迴避與中國國民黨的選情衝突,中國國民黨仍以文宣強打「不集中投票就是幫助民進黨」,被新黨認為「國民黨戴新黨綠帽」,而使新黨在當屆立法委員選舉中,雖已拿下38萬多票而成為"第三大黨",但仍差1%功敗垂成,未得到任何席次。但新黨仍支持國民黨籍馬英九參選中華民國總統,也持續喊出「堅持正藍」、「當泛藍的防腐劑」。


民主進步黨
2008年1月18日新黨主席郁慕明與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雖因政治立場不同,仍就目前政局會面交換意見。


歷史事件
2005年7月,新黨主席郁慕明率團訪問中國大陸,廣州,南京,大連及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11:57:47 | 只看该作者
請參考~ 請注意年代

新黨的前身~ 新國民黨連線


《海峽評論》30期-1993年6月號


李登輝與國民黨


「新國民黨連線」的自救救黨之路  金鴻文
(夏潮聯合會會長)

黨中央刻意打壓

 新國民黨連線(以下簡稱新K連線)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是在一九**年的立委選舉,當時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候選人打出「新國家連線」旗號,為了與他們在聲勢上相抗,趙少康、郁慕明、李勝峰等人則成立「新國民黨連線」。去年的二屆立委選舉中,新K連線成員在黨中央的刻意打壓下,多數成員仍能獲得部分民眾的支持,順利當選立委,新K連線主要成員除上述三人之外,還包括李慶華、關中、周荃、陳癸淼等四人,這些是所謂新K連線的核心成員,其餘的非核心成員由於理念、政治現實等問題已是形成與核心成員若即若離的態度了。

 二屆立委選舉結束後,國民黨內因郝柏村內閣是否總辭問題爆發了長達一個多月的激烈權力鬥爭。李登輝在這一次慘烈的鬥爭中獲勝,提名連戰出任行政院長。行政院長第一次由本省人來擔任,這是順應「歷史潮流下的『合理』結果,它代表著政治權力已從外省人手中轉移到本省人手中,開啟了『台灣人出頭天』、台灣人『當家作主』的新時代」。曾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國民黨,在現已普遍化深化了的台灣資本主義的基礎結構上面必須自行調整其體制 -

   - 由威權型到功能型、本土化。也就是說,放棄革命民主政黨的理念,轉變成符合台灣社會現實的民主政黨。然而上述的中國國民黨黨質和理念的轉變並不為新K連線所認同、接受,因此二月政爭方落幕,新K連線為「一新」國民黨,從根本上革新國民黨的體質,把附著在國民黨身上的派系、財閥、特權等惡瘤割除;把藏匿在國民黨體內的獨裁、金權、腐化等毒素清除。因此,新K連線成員於三月五日向內政部登記成立新政團,十二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追思孫總理,再造國民黨」的演說大會,其所揭示的問政綱領也正是孫中山當年成立同盟會宗旨的翻版 -

   - 「驅逐台獨,推翻獨裁,DADAO金權,平均地權」。為了打破「新K連線只能立足於淡水河以北」的說法,新K連線成員先後在台中、高雄舉辦問政說明會,結果在高雄的問政說明會卻爆發了暴力流血的「三一四事件」。此一事件暫時地冷卻了新K連線發動群眾運動路線的熱力,也促使新K連線重新思考、檢討未來發展路線和問政理念。

   「台灣國民黨」

 經過一個多月的沉寂之後,媒體焦點又集中在有關中國國民黨十四全大會擴大當然黨代表制、黨的今後路線、國家認同等相關黨內流派權力重新分配鬥爭的議題上。包括新K連線在內的非主流派強烈質疑當然黨代表制的不合法性及黨內有關選舉代表、中央(常務)委員、主席等選舉規則的不民主、不公平性,憂慮本土化、台灣化的結果導致中國國民黨變為台灣國民黨的傾向與國家認同上的意見分歧。其實,這次十四全大會之爭基本上是延續二月政爭的後續動作,也就是說剛完成行政系統權力結構的本土化之後,國民黨黨內的權力結構也必須本土化。這次的鬥爭仍然摻雜省籍因素在內,由於非主流派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憂心在經過十四全大會權力重新分配之後,將喪失在黨內所有的既得利益,因此透過媒體放話,採取包括「不惜***」字眼在內的相當激烈的動作,以圖抗拒這一明顯無法逆轉的新形勢。在上述的新形勢發展下,新K連線應有何種因應之道﹖似乎已成為注意國民黨未來發展的朋友所關切的話題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11:57:53 | 只看该作者
請參考~ 請注意年代

      國民黨次團 李登輝任內角色關鍵
2009 年 04 月 09 日 星期四

雖然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已明令禁止黨內成立次級團體,但回顧歷史,"次團"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卻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期,國民黨內的兩大次團"集思會"和"新國民黨連線",在當時的國會,就曾經有過激烈角力!

像扁政府時期的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曾經是國民黨員,也是集思會的一員,1988年集思會成立,標榜擁李派,成為當時主流,全盛時期高達60多人,除了陳哲男,黃主文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力挺李登輝一中一台論述,並追隨李登輝台獨理論,後來,黃主文變成台聯黨的主力,

與集思會相抗衡的新國民黨連線,1990年成立,因為反李,成為黨內非主流勢力,包括郁慕明趙少康陳癸淼在內,全盛時期成員20多人,訴求革新和反黑金, 但因為國家認同和李登輝不一樣,在3年後乾脆成立新黨,自立門戶!談起兩大次團的對抗,當年為了法案表決,還互相挖角,至今還讓郁慕明印象深刻

其實國民黨次團歷史豐富,像是之前玉山會新政會等,也有代表新生代的五六連線和E世代問政聯盟等,已經脫離早期意識型態對抗,現在以政經利益同鄉聯誼為主,不論次團的演變如何,其實都意味著,就算同屬一個政黨,也有多元的聲音,而次團的發展,也呈現出台灣國會政黨政治之外的另一種面向.
        記者 李曉儒 彭耀祖 台北報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11:57:57 | 只看该作者
hulianwang1.JPG (1.01 M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11:58:01 | 只看该作者
你们传资料,我也传资料,我从九十年代初研究台湾政治,靠的是中广新闻,国民党封杀新党新闻后,有关新党的新闻就很少了.那时所有的广播资料都在脑袋里,时间上出错那是肯定会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11:58:06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请您不要在台海说新党过去的事了,我们不感兴趣,只要知道新党是支持中国统一的就行了,大家友好交流有什么不好?您有空多研究一下如何把绿独思想转变到一个中国思路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11:1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