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横周刊200915
5月20日当天,台股微涨,这是自2000年以来,唯一一次没有下跌的520。这已经是给马英九最好的礼物。马就职一周年来,有数不清的数据可以拿出来给外界看,证明国民党搞经济确有一套,但这些数字迷雾后面,有多少确是马政府的真实政绩?
这一年来,若非对岸坚定不移地给予国民党大力支持,恐怕这个烂摊子比现在会难看很多。毋庸讳言,北京的“牛肉攻势”效果尽显。与此同时,马政府在两岸议题上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少,被牵着鼻子走的国民党,似乎还看不到未来的危机何在。
几乎每周都有两岸高层人员互访的行程,直航之后,来北京变得更加方便,各种论坛、会议、协商从未间断。本来急于追求两岸统一的北京,突然变得不那么着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台湾反而变得有些焦虑和迫不及待。一直无法掌握两岸节奏的北京,此刻稳稳控盘,不急不徐。
从远期看,台湾经济的恢复却不可乐观。在大陆政策牛肉出尽之后,仍需依赖本土实体经济的复苏。有六成民众已经对产业过分依赖大陆有危机感。这对马政府来说,不是一个好事情。诚然两岸的关系在不断热络之中,但支持台独的民调数字却在不断上升。政府在经济上依赖大陆,民众在政治上脱离大陆,国民党能否掌握其间分寸,颇值得一问。在可见的未来,两岸关系势必会因为这一对矛盾而陷入临界点。
去年胡六点发表之后,北京通过各种渠道与绿营建立联系,此次陈菊访问大陆,各方好评如潮,显示北京已经开始认识并理解的台湾政党轮替,并试图与在野党进行沟通。谁上台谁下台是民众说了算,北京不能指望一直跟国民党打交道。对于红、绿两方而言,跨出这一步,国民党在岛内主导两岸议题的特殊地位将会逐渐消失。
选前两党宣称的和解共生,这一年来完全看不见,而且还有更加对立的趋势。各说各话与相互攻击造成太多内耗,整个社会对政治议题很难达成共识。两党各有责任,虽然国民党已经做了一些努力,但作为执政党的顢顸自大更容易让民众反感。弥合社会裂缝,是其几乎难以完成的难题。
马英九政府的罩门是主权问题,但这届政府,偏偏在主权问题上最容易授人以柄。在蓝绿依然对立的状况下,任何对于主权问题的努力,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但模糊的“一中各表”,显然不能给马英九提供解决问题的框架。陈菊都能在北京说出“中央政府马总统”这样的话,国民党衮衮诸公口中的“马先生”就显得太软弱无力。
目前更为外界关注的问题则是,马英九政府及国民党如何在理念及价值观上超越民进党。后者已经在5月26日向立法院提出关于大陆一些政治问题的提案。占据立法院大多数议席的国民党籍立委将对此表态。如果在6月2日的院会中未能通过决议文,那么国民党则没有任何道德优势可言,这对其的冲击将十分巨大。如无意外,马英九将于6月4日在返台的飞机上发表一份讲话,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在海峡上空飞来飞去的国民党,好日子不会太多。倘若在未来的政治性议题掌握不了主动权的话,恐怕国民党这一年来的努力,只会变成诸位党国大老的美丽回忆。
文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