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学者:
台受邀出席世卫大会 大陆释放“打折扣”善意
(2009-04-30)
● 沈泽玮 台北特派员
台湾不再吃闭门羹,可以正式以观察员身份、中华台北的名义出席下个月1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WHA)。岛内受访学者认为,大陆这次释放了善意,不过却是打了折扣的善意。
而至于将来台湾是否能够以WHA模式参加其他的联合国机构,学者认为有待观察,很大程度还是要看两岸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不过,据中央社报道,台湾高层外交官员表示,有意按“中华台北”名义的务实安排,寻求参与更多的联合国机构。
首用“中华台北”名称
报道也说,台湾获邀成为WHA观察员,其中最具突破性的发展是联合国专门机构首度使用“中华台北”名称,回避象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中国台湾”或“中国台湾省”。
........
受访的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童振源指出,根据《世界卫生大会议事规则》第三条第二项,受干事长邀请参与WHA的观察员,必须是:
第一,申请为会员的国家;或第二,有代为申请副会员的领土;或第三,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但尚未批准的国家。
童振源说,台湾既不是会员,也没有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所以,如果采取排除法的话,台湾就只能凭条规二才获得邀请函。童振源认为:“条规二的意思就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只是副会员(associate member),大陆是宗主国,台湾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参加WHA。”
不过,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黄奎博认为,WHO在观察员议事规则方面的弹性很大:“写归写,实践方面不一定,这是外交的艺术。”
在台湾之前,WHA有六个观察员:梵蒂冈、马尔他骑士团、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会暨新月联盟、国际国会联盟、巴勒斯坦。黄奎博指出,每个观察员都不一样,而且那些规则也不全都通用。以台湾而言,最接近的前例就是教廷,因为教廷是个主权国家。
他说:“简单说,就是‘一个观察员,各自表述’,就像‘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主权国家可以是观察员,但是观察员不一定是国家。这当中就有它的模糊空间。”
在两岸关系和缓的当下,其实今年初就已有消息传出,台湾今年获邀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WHA,应该不成问题。
外界接着关注的细节包括:台湾会以什么身份、名称出席?由谁发出邀请函?进入会场,坐在哪里?是否和大陆一起坐?这当中又是否附带逐年(year by year)参与的条件?
WHO干事长发给台湾的信函没有解答所有的疑问,虽然台湾官方强调一切安排就和其他观察员一样, 但还是留给外界某些解读的空间,既可能是逐年批准台湾参加,也不一定是。
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教授蔡玮认为,两岸就是靠“创造性的模糊” 来找到解决方法,太高调强调政治敏感的主权问题,反而成不了事。
他说:“有可能是一年一年批,但是不能去戳破它。大陆展现了善意,不过不是给台湾一张‘空白支票’的善意,它不可能随便让你填嘛,大家就一年一年来,建立互信,再往前走。”
蔡玮也认为,在全球拉响猪流感警报的时候,如果台湾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被排除在WHA外,那台湾将有更大的声音批评中国大陆。
http://www.zaobao.com/zg/zg090430_503_2.shtml
*******事态总是逐步恶化,事情总是逐步发展的。有一必有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