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为什么尊崇蒋经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7:2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3日是蒋经国百年冥诞,回顾蒋经国在台湾历史留下的足印,有看得到的横贯公路、十大建设(其任内兴建高速公路、核电站等)、开放探亲、解除戒严等等。

  从背景上来看,蒋经国的政治思想培育,远比他的父亲蒋介石来的扎实,故而蒋经国政治上的平民派色彩就与蒋介石形成了鲜明反差。
  
农民.jpg (45.02 KB)
0世纪50年代初,头戴斗笠下乡的蒋经国。


由于在苏联受了12年的托派教育,蒋经国许多在台湾的施政是比较属于社会主义形式的。例如为退伍老兵开办健康保险、照顾就业、就学等等。
  曾经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长达6年的马英九,对蒋经国的个人情感相当浓厚,而且对蒋经国时代推动台湾经济发展尤为推崇。马英九曾说,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是蒋经国。马英九得出的结论是:领导人应该要重民生经济,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民怀念。而蒋经国清廉、勤政、亲民的形象,也是马英九仿效之榜样。
  对于蒋家父子,台湾人多赞扬小蒋,而对老蒋评价不高。
  
方良.jpg (23.05 KB)
年青时的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
  
和宋.jpg (44.67 KB)
蒋经国与蒋介石、宋美龄合影。

  
和生母.jpg (28.26 KB)
蒋经国夫妇与母亲毛福梅合影。
在我第一次采访马英九时,所问的问题居然全部是围绕着蒋经国来展开。
  马英久同我谈到,经国先生是1910年出生,1949年来台湾,1988年过世,蒋经国在台湾的时间超过在大陆,因此大部分的政绩都在台湾。他指出,蒋经国1972年担任“行政院长”之后,到1988年的16年期间,是“蒋经国的时代”。这16年是台湾经济成长最快的16年,台湾国民所得成长翻了好几倍。
  马英九谈到,经国先生对台湾的贡献,主要是他推动台湾的十大建设,晚年推动台湾民主化、开放组党、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解除报禁。为什么他声望很高,民众的答复多是说是因为十大建设,这点也让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作为领导人应该要注重民生、重视经济,才能为人们所怀念。
我问马英九,你是如何看待蒋经国先生的两岸政策,马英久回答说,在经国先生晚年,他开放了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而当时起草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草案的就是马英九。
  马英九在生活上是一个节俭的人,而蒋经国的简朴也让马英九感同身受。马英九表示,蒋经国不太重视穿着,一件土黄色夹克穿了好多年,是他最疼爱的女儿蒋孝章送的,蒋经国非常珍爱,一穿就十多年,他认为,蒋经国生活之所以这么俭朴,与早年在西伯利亚生活困苦有关。
  
全家福.jpg (28.38 KB)
蒋经国的全家福。
马英九还谈到了蒋经国先生一些外界所不知道的网事。比如,当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常到台湾来,经国先生有时陪他到日月潭去。晚上吃过饭没事两人就去逛商店。李光耀就跟店员直接用闽南话交谈。经国先生在旁边就感叹,自己来台湾这久还不会讲台湾话。

  1974年7月,马英九取得国民党中山奖学金出国留学前,与其他获奖学生,获当时担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接见。马英九谈到,这是他第二次当面见到蒋经国,当时承诺学成之后早日回到台湾,因此在同年龄的学生当中,他们是回来很早的一批。

  
会见.jpg (26.17 KB)
  
1986年10月7日,蒋经国接受华盛顿邮报董事长葛兰姆访问时,首次透露台湾将解除戒严。而坐在中间担任翻译的是马英九。
1986年,蒋经国接见华盛顿邮报董事长葛兰姆,马英九则是蒋经国的英文翻译。这张照片记录了影响台湾的一个重大历史时刻,蒋经国向葛兰姆公开透露出台湾要解除戒严的讯息。
  马英九说,后来他又见到葛兰姆,葛兰姆跟他开玩笑说,这么个重大新闻,她记录的不是很快,你讲的太快了。马英九的回答也很幽默,“不是我讲的太快,而是你太久没当记者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7:28:06 | 只看该作者
英九这孩子啊,花心啊,前几天还跟我说,李登辉是他精神导师,怎么能这样,首鼠两端,每天供不同佛来拜。我是看这孩子长大的,马老先生一走,家教就差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3 03:3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