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8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雪压云林松更翠,海外飞雪连台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5 18:0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陳會 近600名中外記者進駐
2009-12-21  【本報訊】
     今日來台的海協會代表團聲勢浩大,人數和規格較去年訪台的層級更高。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上午率領海協會代表團、大陸媒體及大陸工商界代表,飛到台中清泉崗機場,中午12點10分抵達台中市裕元花園酒店。
     相關官員強調,陳雲林的包機是飛到民航站、而非軍機坪,且陳雲林在機場不會有任何談話和致詞,直到陳雲林等一行人抵達裕元花園酒店,陳雲林和在酒店迎接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才會分別發表談話,隨後並一同用餐。
     陳雲林伉儷下午參訪台中市政建設,參訪結束後,海基會將在福華飯店舉行晚宴;官員強調,晚宴上沒有政壇人士。
     此次江陳會除了受到國內各界高度關注,更成為國際矚目焦點。昨日歐美、日本、大陸等媒體陸續進駐台中,海內外近600名記者大陣仗關注江陳會的發展及場內外的情勢變化,更凸顯這場兩岸峰會的重要性。
附件
作画送陈江台中会.jpg (286.85 KB)
2009-12-21 10:10

迎来了黎明的霞光.jpg (173.34 KB)
2009-12-21 10:1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5 18:02:24 | 只看该作者
胡志强会见陈云林
2009-12-21  【李文輝、仇佩芬、王銘義/北京、台中連線報導】
放大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黨內天王們,20日遊行經過江陳會場地裕元酒店前,特別停下腳步振臂高呼「台灣中國、一邊一國」。(鮮明攝)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今(廿一)日中午抵達台中,第四次江陳會就此揭開序幕。在正式會談之外,台中市長胡志強安排的行程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據了解,胡志強將帶陳雲林欣賞台中市景,並且品嚐台中美食,更不排除到鬧區走走。然而為了維安起見,台中市政府堅持事前不公布行程,到現場「給陳會長一個驚喜」。
     外界關注的政黨人士會晤,目前已確定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將以「主賓」身分,出席台中市長胡志強晚宴。出席第四次江陳會的大陸海協會代表團一行,連同隨團大陸媒體共八十多人,依計畫於今天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專機,直飛台中,可望於中午抵達後,進行為期五天既定行程。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一早發表聲明:「台灣發生強烈地震,造成ren員和財產損失,我們深表關切,並致以誠摯慰問。兩岸同胞情同手足血濃於水。如果台灣方面需要,我們願為受災同胞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陳雲林率領的海協會協商代表團一行人,預計於今天上午十一點四十分降落在台中航空站,隨後直接驅車前往裕元花園酒店。十二點十分,陳雲林將在海基會舉行的歡迎儀式上發表談話,在簡單的午餐之後,台中市政府將安排交通,接待陳雲林參訪台中市區。
     接下來是廿二日江丙坤、陳雲林舉行第四次江陳會談,包括啟動商簽ECFA專家級磋商;晚上海協會答謝晚宴。廿三日上午,舉行陸資入島投資座談會。當日下午,安排陳雲林及團員參訪活動。
     廿四日,安排代表團參訪中部周邊地區及日月潭。廿五日上午,陳雲林率海協會代表團搭機從台中返北京。
     由於陳雲林行前強烈要求探視莫拉克颱風災民,了解大陸賑災款項運用情形,如可行,時間點應是廿三下午到廿四日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5 18:02:31 | 只看该作者
四次江陳會 回應民間需求
挑戰面對面 唱旺新台灣 高長:四次江陳會 回應民間需求
2009-12-21  中國 【吳明杰/台北報導】
     陸委會副主委高長昨天表示,第四次江陳會將簽署的四項協議,都是在回應民間需求,例如租稅協議是台商要求,以避免雙重課稅﹔而農產品檢疫簽訂後,大陸農產品進來還是要通過台灣檢疫,有助於農產品到大陸。
     高長表示,漁工問題也是,大陸漁工雇用來路不明,簽了協議後,對船主和漁工都有保障﹔至於標準計量,也絕不是現有規格要去跟大陸綁在一起,而是未來有潛力發展的產業,把大陸市場成為一個試金石。
     高長在昨天中視「挑戰面對面,唱旺新台灣」節目中指出,ECFA的協商是先從個別研究著手,再來進行共同研究,目前兩岸僅止於彼此交換意見,還沒觸及實質的規範。
     高長說,由於ECFA的實質內容還沒有確定,所以沒辦法談實質成效或負面效果有多大,現在都是假設性的談。他不諱言,任何政策的利弊一定都有,但目前有關兩岸簽署ECFA的各項研究結果,都是利大於弊,政府未來要做的,就是如何讓弊降到最低,這部分政府已經編列預算九百多億,以做為未來受影響的產業和勞工補救之用。
     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張五岳認為,ECFA在台灣內部是民眾對政府的信賴問題,其實也是「三中」的疑慮,就是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民眾不放心,因此政府不該只看有多少人贊成ECFA,而是去重視有疑慮的這些人,多做溝通和說明。
     面對外界也質疑,為何兩會在簽協議前,不能讓國會有效監督?高長則解釋說,過去三次江陳會,簽署協議前和國會溝通確實比較少,加上協議內容太早也還不明確,必須等明確後才去溝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5 18:02:40 | 只看该作者
四次江陳會 回應民間需求
嚴防脫序 馬擴大輿情會報
2009-12-21  中國 【陳洛薇、蕭承訓、張謙俊/綜合報導】
     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今日抵台,第四次江陳會即將登場,為預防江陳會期間發生脫序情事,馬英九總統今日清晨將召開擴大輿情會報;這場會議提高至國安層級,馬召集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行政院長吳敦義、警政署、新聞局等相關部會沙盤推演,以掌握江陳會各項維安因應狀況。
     馬英九昨日到彰化縣大村鄉參加大葉大學校慶,離去時被媒體詢問是否下令保護陳雲林,馬回應四個字,「保護人民」;府方轉述馬總統對於陳雲林來台的立場,就是「來者是客,要符合尊嚴、安全、舒適三原則」。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代主任張國葆表示,馬總統認為,陳雲林是客人,台灣要展現主人的風度,讓大陸海協會一行在台能符合尊嚴、安全、舒適三原則;另一方面,也要維護台灣人民的權益。
     由於民進黨發動群眾活動,鑑於第二次江陳會引發嚴重流血衝突,馬英九高度關切這次的維安情形,除了要求國安及警政單位嚴防脫序情事,今日上午七點半也將坐鎮總統府,親自召集主持擴大輿情會報,以瞭解相關單位因應狀況。因應民進黨昨天號召十萬人台中街頭遊行及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警政署廿日成立「順成」專案聯合指揮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5 18:02:51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先生在造新闻吗 上午10:25 还没飞离大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5 18:03:02 | 只看该作者
谁爱看谁看,不爱看Get out !
產業發展比獨派焦慮更重要
2009-12-21  旺報  【記者何明國/特稿】
     4次江陳會談今天登場,獨派人士的焦慮全表現在抗爭行動上,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每經過一次江陳會談,經濟民生議題一項一項簽署協議下去,兩岸的經貿合作就一步一步更加緊密,兩岸分離的可能性就愈來愈加渺茫,獨派的失落和不安是自然的。
     然而,獨派的兩岸分離目標所謂何來?經濟的富裕和有尊嚴的生活?或只是為獨立而獨立?如果是帶來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的獨立,這樣值得嗎?先不論獨立的問題好了,現在綠營一直抨擊馬政府兩岸政策開放太快,過度傾中,但從金融業的例子,可以做一個公評的檢視。
     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的兩岸冷凍,台灣金融業登陸無門。就在6年多之前,大陸國有銀行進行改革之時,正是外資金融機構登陸參股最佳時機,當時大陸銀行體質非常脆弱,呆帳高達40%以上,官方希望引進外資提升其銀行體質並進而上市。很多那時進入的外資,現在都獲利可觀。
     反觀台灣的金融業,鎖在島內,爭逐有限的市場,最後只能互相兼併,就地分贓幾家國有銀行,結果弄得烏煙瘴氣,利益輸送黑幕重重,也把登陸的良機都內耗掉了。
     現在MOU簽了,金融業登陸大門開了,但大陸銀行的競爭力和體質之優,已不可同日而語,台灣金融業現在要到大陸開疆闢土,已經優勢不再,晚10年了。可以說,政府錯誤的政策,對產業的傷害比貪汙無能更可怕。
     而金融業只是台灣產業在戒急用忍政策和兩岸冷凍一路下來被犧牲的產業之一而已,其他很多產業都同樣受害。現在好不容易兩岸融冰,江陳會談已舉行過3次,從恢復制度化協商,到開啟兩岸大三通,到這1次要搭起ECFA協商的舞台,都是在彌補過去10年的錯失,忙著亡羊補牢為台灣產業找回商機和生機。
     兩岸經貿愈是緊密愈是合作互利,的確會使獨派人士愈失落,但是對兩岸人民有利的事為何要反對抗爭呢?愈晚進入ECFA時代,對台灣的經濟愈不利,對於遠道來台揭開ECFA協商序幕的陳雲林,以禮相待才是正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5 18:03:08 | 只看该作者
共建家园,和平发展,展现大德大义,关怀民生建设
迴響:0篇  引用  轉寄  列印  字體:小.中.大
共建家园,和平发展,展现大德大义,关怀民生建设
大陸最大金主 隨陳雲林訪台 中投公司執委梁驤 來台試探金融開放底線
2009-12-21  旺報  【記者何明國、韓化宇、廖珪如、鍾張涵/台中報導】
     兩岸第四次江陳會將登場,大陸17家重量級企業主管,將隨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21日抵台中,參加23日舉行的「陸資來台投資座談會」,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中國第一大金主」中投公司也派出領導層,考察台灣投資環境。
     有大陸「金融國資委」之稱的中央匯金投資公司,背後隱含中國國家主權基金的敏感身分,此行來台,試探台灣金融開放底線的意味濃厚。
     據報導,以「中央匯金投資公司」領導人員名義來台的梁驤,是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紀委書記,也是中投公司八名執委之一,層級不低。
     兩岸36企業將舉行座談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大陸從事全球投資的主要公司,董事會成員,由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部委共同派出,註冊資本高達2000億美元。以30億美元購買美國黑石集團10%股分,是這家公司成立後第一筆投資。
     陪同陳雲林赴台的十二家企業,涵蓋電子、通訊、紡織、造船、運輸物流等產業。另外有五家來自地方的國有企業和知名民間企業。
     參與座談的有民企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有合作關係;另一家大陸遠洋運輸集團也與陽明海運有合作關係,此行來台參與投資座談,有意加深兩岸產業合作;大陸最大電腦廠商聯想(Lenovo)也將與會。
     第4次「江陳會」中「陸資來台投資座談會」與會企業和工、協會代表,共有36家企業參與,其中19家台灣企業代表,17家大陸企業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5 18:03:19 | 只看该作者
共建家园,和平发展,展现大德大义,关怀民生建设
迴響:0篇  引用  轉寄  列印  字體:小.中.大
共建家园,和平发展,展现大德大义,关怀民生建设
社論-反江陳會 別讓朝野雙輸憾事重演
2009-12-21  時報  【本報訊】
     颼颼冷風中,數萬人走上街頭,這群人被賦予了矛盾的期望:一方面,遊行的主事者,民進黨不斷升高對立的情緒,甚至有綠營名嘴用了「活捉陳雲林」這樣煽情的口號;另一方面,在這樣的氛圍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又不斷呼籲並且保證遊行會「和平、理性與非暴力」。只是,二○○八年十一月江陳會警民流血衝突的失控場面,記憶猶新,讓許多人仍免不了感到不安──民進黨真的能夠、真的打從心裡是想要讓民眾「好好的來,平平安安的去」嗎?
     同樣的寒冬天氣裡,數千警力也在街頭上,這群人,同樣揹負著某種不可能的任務:一方面,他們代表公權力維護公共安全,必須當機立斷化解任何造成社會不安與危險的場面和舉動;另一方面,他們有著不能說的秘密,就是罵不還口,加上打不還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再三保證警察絕對不會執法過當,台中市長胡志強甚至賭上自己的官位;然而,同樣的,二○○八年警察在台北的激動執法,讓很多人對警方的心理素質與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感到憂心──執政黨真的有辦法、真的周延地沙盤推演過,讓第一線在與抗議民眾短兵相接的警方人員不會亂了方寸、不會壞了分寸?
     與去年完全一樣,江陳會彷彿成了社會情緒大操演的某種儀式:表面看來是不同政黨的政治對立,骨子裡其實是台灣集體的焦慮;江陳會所涉及的核心議題,其實不是藍綠,不是族群,當然更不是南北差異,而是做為一個逐漸被邊緣化的國家、台灣,在全球化衝擊下失去方向,甚至於逐漸失去存在感的恐懼──從產業競爭到農漁民生計,都不是政治立場問題,而是國內生產部門此消彼漲的壓力,不論誰執政,都一樣要面對一個殘酷的挑戰:那就是要不要因應東亞區域整合?以及如何保護無力因應全球化而遭到生存威脅的農漁業或傳統產業部門?
     問題非要好好因應不可,因為這一方面反映出執政者的能力與智慧,另一方面,當然也關係著選票。民主政治不但票票等值,生存遭到威脅的產業部門,他們的票有時還更值錢些,因為他們可能比安逸的中產階級、在全球化浪朝中較有機會安身立命的那些人,更重視手上的選票,畢竟這可能是他們改變生命的少數依恃;他們走上街頭,是因為他們認為,不這樣,他們永遠不會被看見;他們激烈抗爭、不惜鬧事,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是能夠阻止在某些他們無力參與的決策裡,被包裹交易以及被犧牲的悲慘命運;當然,最直接也往往最有效的是用選票表達意見。最近三合一選舉的結果,部分也反應了受惠多者與受惠少者之間的對決;這種對決,其實很多國家都在上演,只是,由於兩岸特殊的關係,再加上經濟上的超高度依存度,使得問題變得更複雜。
     這種對抗與內耗,使得不少人花了過多的心思去排斥ECFA,卻忘了如何透過ECFA去爭取更多FTA的可能性;忘了要抗拒中國,最好也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是走進中國,台商從中國走向世界,台灣也是如此。太多的對立,使台灣看不到機會。
     台灣今天在經濟和政治上有窒息之感,八年執政只知不斷內縮的民進黨固然難辭其咎,自從上任後除了中國政策之外,幾乎看不到其他太多主張的馬政府,也是造成許多民眾疑慮叢生的原因。再加上,在各種國際舞台緊緊勒住台灣的對岸,讓台灣人不斷複習著被剝奪、被宰制、被架空的痛苦。江陳會因此被走不出去的台灣,窄化成了一個發洩情緒的管道,我們看到的是暴力小英與賣台小馬間的互控與零合遊戲,這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畢竟江陳會不該只是如此──為什麼,在野黨可發動十萬人上街,卻說不清楚他們究竟要什麼樣的兩岸政策;為什麼,執政黨可以用優勢警力保證街頭不流血,卻始終無法說服人民與大陸簽訂的任何協議,絕對不會讓某些台灣人流淚。
     朝野兩黨在上次江陳會的表現,都是讓人失望的。有智慧有良心的政黨與政治人物,不但應該要讓支持者安心,也要讓反對者願意尊重。期許兩黨領導人,把這次江陳會當做一個好機會,讓更多台灣人清楚地認識台灣處境、理性地尋找在全球化架構下,台灣的生存發展之路;這是個現實問題,不是情緒、好惡問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5 18:03:31 | 只看该作者
社論-反江陳會 別讓朝野雙輸憾事重演
2009-12-21  時報  【本報訊】
     颼颼冷風中,數萬人走上街頭,這群人被賦予了矛盾的期望:一方面,遊行的主事者,民進黨不斷升高對立的情緒,甚至有綠營名嘴用了「活捉陳雲林」這樣煽情的口號;另一方面,在這樣的氛圍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又不斷呼籲並且保證遊行會「和平、理性與非暴力」。只是,二○○八年十一月江陳會警民流血衝突的失控場面,記憶猶新,讓許多人仍免不了感到不安──民進黨真的能夠、真的打從心裡是想要讓民眾「好好的來,平平安安的去」嗎?
     同樣的寒冬天氣裡,數千警力也在街頭上,這群人,同樣揹負著某種不可能的任務:一方面,他們代表公權力維護公共安全,必須當機立斷化解任何造成社會不安與危險的場面和舉動;另一方面,他們有著不能說的秘密,就是罵不還口,加上打不還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再三保證警察絕對不會執法過當,台中市長胡志強甚至賭上自己的官位;然而,同樣的,二○○八年警察在台北的激動執法,讓很多人對警方的心理素質與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感到憂心──執政黨真的有辦法、真的周延地沙盤推演過,讓第一線在與抗議民眾短兵相接的警方人員不會亂了方寸、不會壞了分寸?
     與去年完全一樣,江陳會彷彿成了社會情緒大操演的某種儀式:表面看來是不同政黨的政治對立,骨子裡其實是台灣集體的焦慮;江陳會所涉及的核心議題,其實不是藍綠,不是族群,當然更不是南北差異,而是做為一個逐漸被邊緣化的國家、台灣,在全球化衝擊下失去方向,甚至於逐漸失去存在感的恐懼──從產業競爭到農漁民生計,都不是政治立場問題,而是國內生產部門此消彼漲的壓力,不論誰執政,都一樣要面對一個殘酷的挑戰:那就是要不要因應東亞區域整合?以及如何保護無力因應全球化而遭到生存威脅的農漁業或傳統產業部門?
     問題非要好好因應不可,因為這一方面反映出執政者的能力與智慧,另一方面,當然也關係著選票。民主政治不但票票等值,生存遭到威脅的產業部門,他們的票有時還更值錢些,因為他們可能比安逸的中產階級、在全球化浪朝中較有機會安身立命的那些人,更重視手上的選票,畢竟這可能是他們改變生命的少數依恃;他們走上街頭,是因為他們認為,不這樣,他們永遠不會被看見;他們激烈抗爭、不惜鬧事,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是能夠阻止在某些他們無力參與的決策裡,被包裹交易以及被犧牲的悲慘命運;當然,最直接也往往最有效的是用選票表達意見。最近三合一選舉的結果,部分也反應了受惠多者與受惠少者之間的對決;這種對決,其實很多國家都在上演,只是,由於兩岸特殊的關係,再加上經濟上的超高度依存度,使得問題變得更複雜。
     這種對抗與內耗,使得不少人花了過多的心思去排斥ECFA,卻忘了如何透過ECFA去爭取更多FTA的可能性;忘了要抗拒中國,最好也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是走進中國,台商從中國走向世界,台灣也是如此。太多的對立,使台灣看不到機會。
     台灣今天在經濟和政治上有窒息之感,八年執政只知不斷內縮的民進黨固然難辭其咎,自從上任後除了中國政策之外,幾乎看不到其他太多主張的馬政府,也是造成許多民眾疑慮叢生的原因。再加上,在各種國際舞台緊緊勒住台灣的對岸,讓台灣人不斷複習著被剝奪、被宰制、被架空的痛苦。江陳會因此被走不出去的台灣,窄化成了一個發洩情緒的管道,我們看到的是暴力小英與賣台小馬間的互控與零合遊戲,這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畢竟江陳會不該只是如此──為什麼,在野黨可發動十萬人上街,卻說不清楚他們究竟要什麼樣的兩岸政策;為什麼,執政黨可以用優勢警力保證街頭不流血,卻始終無法說服人民與大陸簽訂的任何協議,絕對不會讓某些台灣人流淚。
     朝野兩黨在上次江陳會的表現,都是讓人失望的。有智慧有良心的政黨與政治人物,不但應該要讓支持者安心,也要讓反對者願意尊重。期許兩黨領導人,把這次江陳會當做一個好機會,讓更多台灣人清楚地認識台灣處境、理性地尋找在全球化架構下,台灣的生存發展之路;這是個現實問題,不是情緒、好惡問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5 18:03:40 | 只看该作者
"中華民國"的狗奴才 俺就不愛看 你耐我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8: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