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绝对不可能独立,其原因早已为两岸所共知。因此中国不应该再讨论“统独问题”,而是应该讨论“统一中国”的手段或办法。
关于统一中国,只有这样两种可能:一是和平统一中国,二是战争统一中国。
众所周知,两岸人民、两岸政党、两岸政府都不希望出现战争统一中国的悲剧。因此,在事实上,两岸只有一种选择——和平统一中国。但是,约60年过去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和平统一中国反而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了。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问题在于两岸参与解决台湾问题的各种人士还没有认识到“战争统一中国”和“和平统一中国”的重大区别,因此那些人还没有与战争统一中国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笔者为了早日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把有关情况简略论述如下,但愿能够引起两岸参与解决台湾问题的各种人士的关注,并且有助于他们早日完成和平统一大业。
一、中国“战争统一”与“和平统一”的重大区别
关于中国***的原因,一般而言,从秦朝以来,都是“*政府人士”与中国政府的当局者发生了严重的“政见不同”问题,像梁山泊的“108将”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他们认为自己是“官逼民反”和“替天行道”,而政府方面认为他们是“犯上作乱”的草寇,双方之间的“政见不同”程度极大。由于宋江等人自知不能推翻大宋王朝,因此后来就接受招安,不再继续***中国。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坚持“****”的农民起义军和官兵起义军,他们不仅长期坚持推翻朝廷的斗争,后来,随着军事实力越来越大,他们反而能够“统一中国”而建立新王朝,像刘邦、朱元璋等就是农民起义军“统一中国”的典型案例,像李渊、赵匡胤就是官兵起义军“统一中国”的典型案例。
不过,自古以来,中国只能使用武力发动战争才能夺取政权,因此,凡是能够统一中国的人,一定是走“战争统一中国”的道路,绝对不可能走“和平统一中国”的道路。因此后人才总结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或真理。
“**二人”和“国共两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双方都坚持走“战争统一中国”的道路,不知从何时开始,大约是跟随“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两岸目前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战争统一中国”的道路,改为选择“和平统一中国”的道路。
但是,两岸人民、台湾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两岸领导人等还没有关注到“战争统一中国”与“和平统一中国”之间存在着下面的巨大区别:
1、如果战争统一中国的话,双方不需要为了“政见不同”问题而进行谈判,可以使用武力直接解决“政见不同”问题。“成者为王”,他们的政见一定是对的;“败者为寇”他们的政见一定是错的。
2、如果和平统一中国的话,双方需要对“政见不同”问题进行谈判,而且只能使用和平方式解决“政见不同”问题。
中国目前已经陷入不能“战争统一中国”、又不能“和平统一中国”的两难之中:
(1)如果使用战争手段统一中国,其法律依据是那些“持不同政见的党派”是非法组织,即“相互不承认”,这样才能发动统一战争剿灭“持不同政见者”,最终在使用武力“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中国统一大业。但是,一是由于发动统一战争会破坏和平,因此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二是关于“持不同政见的党派”是非法组织的论点已经越来越不能成立,因此,发动统一战争的法律依据已经难以成立。目前,中国其实已经是绝对不可能使用战争手段统一中国了。
(2)如果使用和平手段统一中国,在法律上一定要承认那些“持不同政见的党派”是合法组织,即“相互承认”,这样一来,在中国一定会出现“政见多元化”的“多党制”。目前,中国还无法在“政见不统一”、即“思想不统一”的基础上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因此,“和平统一中国”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伟大理想。
由于中国既不能“战争统一”又不能“和平统一”,因此中国不能统一而只能长期处在政治***状态之中。
二、“相互诋毁”不利于中国和平统一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是“礼仪之邦”,因此在发动战争问题上,也有中国特色的“战争理论”。在《汉书-刑法志》中,对于“因天讨而作五刑”有诠释,明确指出发动战争是一种刑法,所谓“五刑”是指“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所谓“大刑用甲兵”,指最重的刑罚是实行军事讨伐。
但是,由于人心不古的原因,后人(包括春秋战国的人民在内)利用中国古人创立的“战争理论”中的巨大漏洞,有些居心叵测、私欲极大的阴谋家,就编造各种理由发动战争,侵占别国或别人的领土,还要侵占各种财产和人,春秋战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孟子一语破的,指出“春秋无义战”,即使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也不是“正义战争”!而且这种随意编造发动战争理由的社会现象,一直流传到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战争——“三年国共内战”。
众所周知,为了发动“国共内战”,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政府是以所谓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理由,发动“围剿”那些“反叛”中央政府破坏“祖国统一”的“叛军”和“共匪”的战争。毛**先生和共产党认为自己不是匪徒,而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才是真正的“匪徒”,因此称他们是“蒋匪帮”、“蒋家王朝”、“人民公敌”、“国民党反动派”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不可能分清两者之间的是非曲直,只能借用尼克松总统著作中的周恩来的讲话予以评论。
尼克松总统在其所著的一本书中写到:“我第一次见到毛**,他提到蒋介石在最近的一次讲话,还把共产党领导人称为‘匪徒’。我问毛**,你们怎么这样称呼蒋介石。他笑了笑,周恩来接过话头回答:一般来说,我们叫他们为‘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也称蒋介石为匪徒;他们用匪徒的称号来回敬我们。当然罗,这不过是彼此相骂罢了。”
显而易见,“彼此相骂”就是“相互诋毁”。
众所周知,在战争统一中国的时代,敌对双方进行“相互诋毁”是一种必然会使用的好办法。把对方进行“妖魔化”宣传后,可以激发自己一方的“同志”和士兵对“敌人”的憎恨,可以达到提高凝聚力和提高士气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否则,如果不把敌人进行“妖魔化”宣传,而是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国共两党”军队极有可能都是不愿意进行那场“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祸国殃民的“国共内战”,这对双方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而言,那是非常不利的头等大事。
因此,如果两岸不放弃使用武力完成“战争统一中国”大业的话,那么,两岸应该坚持“彼此相骂”,相互谩骂和侮辱对方,甚至用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侮辱对方某些重要人物的人格,这些都是没有超出发动“正义战争”和“革命战争”的需要,并不是使人无法理解的“非理性行为”。
但是,如今中国已经进入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的新时代。显而易见,如果两岸再进行“彼此相骂”的“相互诋毁”活动,这样不仅非常不利于两岸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反而是非常有害于“和平统一中国”大业,甚至是阻挡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假设在蒋介石先生和毛**先生之间不爆发“国共内战”而能够和平统一的话,他们两人怎样化解“彼此相骂”、“相互诋毁”的恩恩怨怨?同样,假设两岸能够和平统一的话,那些“彼此相骂”、“相互诋毁”的人不就成为侵犯人权的罪犯了吗?对这些人要不要绳之以法呢?显然,在“依法治国”的年代中,对这种“相互诋毁”的罪犯一定要依法惩处!既然最终一定是和平统一中国,双方还不如早日结束“相互诋毁”的言行。
三、“相互谦让”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
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先生在2000年3月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谁赞成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们就支持谁,我们就跟他谈,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让步,让步给中国人嘛。谁要是搞台独,你就没有好下场,因为你不得人心,你违背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人心,你也违背了全世界华裔、华侨的人心。”当时的朱镕基总理已经明确表示:大陆方面不是把自己的意见看作不可更改的最后立场,愿意在“相互谦让”的前提下作出让步。显然这样有利于和平统一中国。
毛**先生在1958年10月6日《告台湾同胞书》中也认为:“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予熄火。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从毛**先生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毛**先生不希望出现“战争统一中国”的悲剧,他希望出现“和平统一中国”的喜剧。
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先生之子廖承志先生写给蒋经国先生的信,真是最为情真意切。信中说:“孙中山手创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年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原则,何发党私之论!”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共产)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竞祖国统一大业。惟弟(指蒋经国)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以致中国无法通过和平谈判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其责何方,天下皆知。
总而言之,两岸结束敌对状态与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非要经过和平谈判程序不可,在和平谈判中,一定要“相互谦让”;双方一定要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人、一家、一党、一派利益的基本原则。如果双方坚持一人、一家、一党、一派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话,中国无法完成“和平统一”大业。
四、关于“民主革命”与“中国统一”之间的“悖论”问题
“**二人”和“国共两党”在这样两个层面上具有共识:1)双方都致力于完成“中国统一”大业;2)双方都赞同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都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但是,双方在“民主革命”层面上还存在着巨大的意识形态分歧。按大陆的说法,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毛**先生和共产党是进行“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怎样解释,“**二人”和“国共两党”都是既投身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又投身于“中国统一”事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两人和两党都不能发现“民主革命”与“中国统一”之间存在着下面的“悖论”关系:
(1)只要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就是允许人民“思想解放”和“思想自由”,这样,人民就会关心政治和议论政治,人民就会有“新的政见”,这些“新的政见”就是“不同政见”。人民一旦持有与当政者不同的政见,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政府人士”或“*政府党派”。中国一旦出现“*政府人士”或“*政府党派”,就可能会出现“中国***”。“台湾问题”就是“政府人士”与“*政府人士”之间发生冲突爆发内战而造成的。
(2)如果中国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要使“持不同政见者”放弃“不同政见”,由于中国人至今还是不能坚持以和平方式说服“持不同政见者”放弃“不同政见”的原则,因此“**二人”都是以战争手段强迫“持不同政见者”放弃“不同政见”。由于双方都无法在战争上取得彻底的胜利,即双方都无法使用武力强迫“持不同政见者”彻底放弃“不同政见”,中国就出现“政治***”了。
所以,只要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实行“民主政治”,一定会出现“不同政见”问题,而且还要依法保护“持不同政见者”。但是“持不同政见者”一定会与“政府方面”发生“政见冲突”。如果“政府方面”与“持不同政见者”都是以使用武力发动战争的方式解决“政见冲突”的话,就一定会爆发内战,“三年国共内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综上所述,蒋介石先生和毛**先生其实都没有认识到:中国经过“民主革命”后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应该是一种允许“持不同政见者”享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新制度。而且在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中,任何人都“不能使用武力消灭不同政见而统一思想”,只能使用说服的办法“统一思想”。
五、民主政治与独*政治的重大区别
长期以来,在“**二人”与“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着“民主政治”与“独*统治”的争议。目前,这个争议在两岸之间继续存在着。
消除“民主”与“独*”争议并不困难,因为,关于“民主”与“独*”争议是因各种标准或定义而造成,只要建立“一个标准”就可以消除“争议”。笔者发现冯玉祥将军在评论蒋介石先生时,他提出的“独*”“标准”最简单明了。下面是冯玉祥将军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的关于“独*”的两段论述:
1、蒋介石找我在南山多住几天同他谈话。有一点,蒋介石向我说:“现在许多人都说民主,真是大错误。现在说民主的人细细地一看,都是共产党。共产党是要拿民主来打击我们。真是民主起来,我们还能建国么?大家乱吵蛤蟆坑,张说张的对,李说李的对,那还成什么事呢!”
2、要开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我看准了,蒋介石一切的作为,完全是为他自己打算。因此我不愿意再做国民党员,我给蒋介石和中央朋友们写了两封信,请他们开除我的党籍,并且说明了:开会不出席。第二天居正和邹鲁两位先生就来劝我,无论如何要出席一次。因为这两位先生都同我一起共过生死,我就答应他们下午出席。那天蒋介石做主席,蒋说:“我的话决没有错误。”迟了一迟又说:“我的话是完全对的。”又迟了一迟说:“我是总裁,我的话,你们要照着去做。”
中国在帝王时代,皇帝的“话决没有错误”,皇帝的“话是完全对的”,皇帝的“话,你们要照着去做”。显然,蒋介石先生是想当一个不叫皇帝的皇帝。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皇帝不是神,因此他们的话绝对不可能“决没有错误”而“句句是真理”;蒋介石先生也不是神,因此蒋介石先生的话也绝对不可能“决没有错误”而“句句是真理”;即使像毛**先生那样的伟人也不可能是神,因此毛**先生的话也绝对不可能“决没有错误”而“句句是真理”。
毛**先生认识到任何人的讲话不可能“句句是真理”,因此他提倡“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但是,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偏偏不肯接受毛**先生和共产党的批评,非要实行“**”制度不可,甚至为了消灭毛**先生和共产党的批评而“围剿”毛**先生和共产党。同样,像林彪、四人帮等人也不肯接受其他人的批评,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残酷****那些批评他们的各种人士。一般而言,政治地位越高的人,他们越是惧怕批评,这种情况在中国特别严重。
总而言之,凡是独*者都是不允许人民群众批评他们的。因此若在政治中有“独*者”的话,一定是“独*政治”。而在民主政治中,一定是允许人民群众批评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绝对不可能有不允许人民群众批评的政府官员。这是民主政治和独*政治的重大区别。
六、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原因
当今中国出现的“台湾问题”或“两岸关系问题”,其实是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规律的继续或延伸。因此,如果当今中国正处在“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那么两岸关系似乎应该顺应历史规律而“***祖国”,这种结论有利于主张“台湾独立”的那些人;如果当今中国正处在“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中,那么两岸关系似乎应该顺应历史规律而“祖国统一”,这种解释有利于主张“和平统一中国”的那些人。究竟是使用“合久必分”还是“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解释“台湾问题”或“两岸关系问题”?是一个难题。下面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简略的论述。
自古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的民族、家族、政党、派别等都是划分“人群”的名称而已。为了叙述方便,本文用“人群”一词代表家族、民族、政党等名称。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都是中国的一群人“统一”中国的另外一群人,其中的所谓“统一”,其实是“吃掉”的意思。因此一群人“统一”另外一群人,其实就是一群人“吃掉”另外一群人。
显然,一群人只有使用武力发动战争才能“吃掉”另一群人,因此,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只能“战争统一”而不能“和平统一”。
在“战争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不仅是遭到失败的另一群人要付出“抛头颅,洒热血”的巨大代价,连取得胜利的这一群人也要付出“抛头颅,洒热血”的巨大代价。因此,在“战争统一中国”以后,取得胜利的一群人一定会建立一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中国,并且建立有利于一群人“统治”另一群人的政治制度。这样一来,中国就结束了“合久必分”的历史周期,从此进入“分久必合”的历史周期,即“祖国统一”了。
但是,堂堂中国从此也就变成“一群人”的天下,像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朝廷和“某家王朝”等等都是“一群人”的天下。这种王朝都是泯灭人性、扼杀个性,使中国像一潭死水,生产力发展极端缓慢,还有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出现了大量的贪官污吏。
由于中国的官僚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中国的贪官污吏问题一直是越演越烈,同时也出现越演越烈的“官逼民反”和“官逼兵反”的政治局面,随之就出现了“战争***中国”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战争***中国”就是中国“分分合合”历史规律中的“合久必分”的历史周期。
纵观由“蒋家王朝”开始上溯的几千年中国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历史结论:凡是依靠“战争统一中国”建立的朝廷和政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出现“战争***中国”的严重政治后果。因此,在“战争统一中国”(即“分久必合”)与“战争***中国”(即“合久必分”)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是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而复始的原因。
反之,如果“和平统一中国”的话,就不会出现一群人“吃掉”另一群人的社会现象;就不会出现一群人“统治”另一群人的社会现象;就不会出现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社会现象;也就不会出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有理、革命无罪”的社会现象;更加不会出现“战争***中国”的社会现象;而且,没有“战争***中国”也就没有“战争统一中国”。这样的话,中国就不会出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规律。
七、“和平统一中国”与“民族危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华人共同的伟大理想,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是“和平统一中国”,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台湾方面坚决不肯接受大陆方面善意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治方案,反而提出与“祖国统一”背道而驰的“台湾独立”和“不统”两种政治方案。
令人非常奇怪的是,美国竟然不支持台湾方面的政治主张,而支持大陆方面提出的“和平统一中国”的政治主张。
众所周知,由于意识形态分歧的原因,美国的主流人群与台湾的主流人群是“朋友”系,而美国的主流人群与大陆的主流人群一直是“敌我关系”。因此大陆主流人群长期以来称美国是“美帝国主义”。为什么中美双方在“和平统一中国”问题上反而会成为“朋友”关系而不是“敌我”关系呢?如果中美双方在“和平统一中国”问题上成为“同志”关系的话,这是有悖于“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道理。
关于美国支持“和平统一中国”大业,其实是不怀好意的。因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和平统一中国”模式。中国大陆方面提出的“和平统一中国”政治方案,其政治目的是想要达到既有利于“祖国统一”、又有利于“祖国和平”;而美国支持的那种“和平统一中国”政治方案,说白了,其实就是唆使台湾方面以“和平统一中国”为名,与大陆谈判中国实行“多党制”的政治问题。众所周知,美国就是以“民主和人权”等为借口,迫使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其中包括许多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从而达到发动“颜色革命”的政治目的。如果中国政府为了避免在中国爆发“颜色革命”而拒绝中国实行“多党制”的话,那时美国肯定不会再支持“和平统一中国”了,而是会支持“台湾独立”,因此美国支持的“和平统一中国”,其政治目的既不是有利于“中国统一”,更不利于“中国和平”!
关于美国支持“和平统一中国”的这个现象,不仅不能证明美国已经改变了“美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反而可以证明美国仍然是中国最凶狠最阴险的敌人!如果“美帝国主义者”的政治图谋一旦得逞,中国不是爆发“颜色革命”就是“台湾独立”,这两种政治结果都是巨大的民族危机,甚至可能是一场亡国灭族的民族危机!
八、结束语
纵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堂堂中国只有“战争统一中国”的成功先例,还没有出现过“和平统一中国”的成功先例。
“和平与发展”已经是浩浩荡荡的、势不可挡的世界历史潮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就是这股世界历史潮流中的主流。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民一定要与陈旧的“战争统一中国”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中国人民只能走“和平统一中国”的阳光大道。
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和平统一中国”的成功先例,因此无法以史为镜。由于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尽管蒋介石先生、毛**先生、周恩来先生、邓小平先生、蒋经国先生等两岸领导人都有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的伟大理想,最终结果都是以无法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而告终,他们都是不能成为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史英雄人物的“风流人物”。
台湾问题使得当今中国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
1、在外国势力的干预下,可能会爆发“颜色革命”,由于中国国情复杂,因此一旦出现“颜色革命”的话,其规模和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南斯拉夫、格鲁吉亚等国,中国可能因此而亡国灭族。
2、在外国势力的干涉下,可能会“台湾独立”,而且各种民族***势力起而效尤,中国也可能像“颜色革命”一样,面临亡国灭族的危机。
3、维持“不统不独”的两岸敌对现状,两岸继续大打“军备战”和“外交战”以及“口水战”。
4、在两岸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下,签订两岸和平协议,从此,两岸结束敌对关系,为中国和平统一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中国向何处去?显而易见,两岸只有签订和平协议才是唯一的出路,其他都是死路。
如今的两岸领导人能不能签订两岸和平协议而为和平统一中国奠定基础呢?笔者深信,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领导人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的两岸领导人与前人相比一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如今的两岸领导人肯定能够签订两岸和平协议。这样既有利于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如果本文所述能够对两岸领导人签订“和平协议”与完成“和平统一中国”大业有所帮助的话,这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最后,笔者祝愿台湾问题早日和平解决,“两岸和平协议”早日签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