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雪忠: 中国“经济奇迹”的真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0: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学术沙龙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30532 在过去近三十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这种长期和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到。因此,不少人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甚至将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过程视为一个“奇迹”。 那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增长速度,到底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以及决策者的英明,还是因为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增长结果并非其他国家所期望呢?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扼要和粗浅的分析。 经济增长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的增加,或者说当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向外移动时,就实现的经济增长。以生产法统计的GDP由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及净出口四个部分组成,以收入法统计的GDP则由工资等劳动收入、利息及租金等财产性收入、间接税、折旧及利润等组成。而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以及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四个要素。通过分析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数据,人们可以大致看出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 劳动力数量及技术水平相关的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到90年代,这些人口就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根据国内一些机构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27%得益于由劳动力队伍扩张和赡养率下降形成的人口红利。这一因素带来的经济增长显然难以归功于制度优势或正确决策。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自2000年到2006年,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但这种增加主要源于大量工人从农业等相对低效的行业转移到制造业,而不是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中国劳动生产率2008年在全世界排名第85位,比俄罗斯(51位)和巴西(65)都要低(印度的数据尚无法获得),只是俄罗斯的四分之一强。 不过,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在工资水平的增长,劳动者并没有充分分享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在利润总额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中国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却持续减少。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约为1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60%,世界平均水平为 40%。 以2002年为例,居民工资总额大约在1.2万亿元左右,占当年10万亿元GDP的12%和城市居民3.7万亿元全部可支配收入的33%。换言之,在城镇还有2.4万亿元可支配收入是通过非工资的方式分配的。这非工资的方式除了经营、技术等收入外,很大一块就是以腐败形式表现出的转移收入。 如此巨大的灰色或腐败收入可以从中国政府庞大的财政收支规模中找到原因。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而全国财政收入超过5.1万亿元,增长31%左右。据此计算,中国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将达到20.68%左右。如果加上偿还国债支出、社会保障费收入、预算外支出和制度外支出后,财政收支将占到GDP的30%以上。 在中国,政府一年花的钱等于3.7亿个城镇居民或12.3亿农民一年可以花的钱。政府财政税收约等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额的一半,而美国政府财政税收只相当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四分之一。在主要的经济体中,中国的投资占GDP比重是全世界最高,而政府投资占国内投资的比重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因为投资增长率过快、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而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增长呈明显政府支出主导型模式,经济增长并不是自主性。中国私人消费占 GDP的比重一直过低,这说明民众收入并未普遍地伴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 中国政府的相对收入就高于美国,但在民生上的开支比例却远低于美国。中国政府不是没有钱花,而是没有对财政预算过程的实质监督,以至于政府多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兴建政府办公大楼,并在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又不创造就业的工业项目上大量投资,这就为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正因为中国太多的收入和资产财富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不是将更多收入、更多资产由私人去消费、去投资,使得与民生贴近的服务业难以发展起来。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直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财富及收入分布不均程度逐年升高幷达到危险水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报告,中国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为0.28,2000年达到0.458。 2007年下半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减少不平等,中国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长》的新闻稿并公布了《亚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报告,在22个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国家中,中国勇夺贫富差距之冠,在衡量分配不平等的两个常见指标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中国是 11倍,高出其它国家一大截;基尼系数,2004年中国的数值是0.4725,仅比尼泊尔的0.4730低微小,远远高于印度、韩国、台湾。亚行指出,从 1993到200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407扩大到0.473。 2003年,有两组数字曾经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一是说,中国银行里的10万亿元的存款中,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一是说,富人们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仅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总额的10%。 中国的资产性财富共115.6万亿元,其中,国家拥有约76%,而民间仅占24%,加上中国政府庞大的财政收支规模,中国政府本来最有能力缓解贫富差距,但中国却成为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最快的国家。这表明,中国政府在再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却没有缓和而是扩大了第一次分配导致的贫富差距。 另外,GDP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甚至在有些时候GDP核算出的一些数据非常荒谬,比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能提高GDP。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医疗产业大幅度增长,GDP随之增加。由此看来,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经济产出仅是经济投入的结果,并不包括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投入。 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口红利、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来维持的话,从自然资源的开发中所获得的收入将产生收入效应,增加消费,使得经济体生产制造的技术能力丧失。当比较优势的优势禀赋为自然资源时,对高技术企业将产生挤出效应。同时,在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下,由于出口顺差将导致汇率上升,从而对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增长领域产生挤出效应。因此,一旦人口红利、自然资源消耗殆尽或生态系统难以支撑之时,这种国家将变成一个无增长潜力的工业废墟。 遗憾的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7.9%,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盐碱化土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0%,天然草地的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海水入侵,森林缩减,淡水枯竭,矿产耗尽,垃圾围困,物种灭绝,酸雨加剧,空气严重污染。整个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旱、地质灾害等年复一年轮番扫荡。这些都是GDP无法核算的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致命性负外部效应。 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对中国有效经济增长有多大影响呢?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97年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约为54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 8%。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04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则认为,2004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5118亿元,占GDP3.05%。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却认为,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8~13%,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几乎被环境污染完全抵消甚至为负。 上述数据可能读来非常枯燥,但却能够提供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的真相。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那些掌握或接近政府权力的人之所以不顾一切地推动经济的增长,是因为他们能够从经济增长中分得最大的份额。他们基本不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能够远离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这种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对民众社会、财产甚至人身权利的漠视而侵犯。 对于任何国家的政府和政府官员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可能是他们无比向往的。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却一直无法成为其他国家的效仿对象。因为只要一个国家的民众能够享有起码的政治参与权利,这种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果就不可能具有政治上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尖锐,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在此次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各级政府表现出的莫名兴奋并不会让人意外。而我个人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家附近的那条道路又要动工了,尽管它在过去两年内已经被整修了好几次。不幸的是,我竟然猜对了! (文中数据均引自网上文献或资料,因拙文全无独创性,故不一一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0:35: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崩溃论比这个传神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0:35:33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某些人过的是社会主义!老百姓过的是资本主义~~~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0:35:36 | 只看该作者
“在此次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各级政府表现出的莫名兴奋并不会让人意外。而我个人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家附近的那条道路又要动工了,尽管它在过去两年内已经被整修了好几次。不幸的是,我竟然猜对了!”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0:35:40 | 只看该作者
大部分人民还是消费比较低,但是可以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23:1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