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统帅之比较(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0: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个统帅之比较(2)
fficeffice" />
——两个战场两个结果。
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两个结果,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败:“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失陷,华北失陷,上海太原失陷,南京失陷,徐州失陷,武汉广州失陷;整个平汉、粤汉线以东半壁江山沦落日寇之手。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大胜利:以**中央所在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大本营,从抗战开始到1938年10月又新开辟了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在敌占区,在我党领导下,从山地,到平原,到港河湖汊到处开展了敌后游击战争,到处形成了歼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为什么?通过前面的分析,答案已十分明确。在正面战场,以蒋介石为最高统帅的国民党当局,实行一条镇压人民,不给予人民抗日的民主自由,不改良人民生活;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使然。在敌后战场,以毛**为最高统帅,实行一条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使然。
(4)从1938年11月(武汉广州失陷后)到1943年战略相持阶段
蒋介石这个所谓领导抗日的“最高统帅”转变了方向和路线。在他领导下的国民党当局和军队由前一阶段的比较积极抗日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
以毛**为最高统帅的中国***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群众,在这个阶段处于最艰难困苦的时期。在以毛**为首的中国***领导下,不仅实行一条正确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而且实行一系列正确的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策略,渡过了难关;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面临中日战争转向长期化的形势 ,日本侵略者在继续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对其侵华的战略和策略作了一些调整。一方面,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采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逐渐将其主要注意力用于打击八路军和新四军。另一方面,把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日本侵略者为了弥补其兵力和资源不足的困难,加紧贯彻“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的方针。1938年12月,汪精卫亲日派集团公开投降***当汉奸;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英美派集团,虽然还继续主张抗战,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统过以**为主的方针。从1938年12月至1939年10月,国民党先后制造**摩擦事件150多起,其中军事进攻28起。突出的有:“博山惨案”、“深县惨案”、“平江惨案”、“鄂东惨案”、“确山惨案”等等。
在刚进入相持阶段,毛**和**中央为了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中国***在抗战新阶段的基本方针任务,统一全党的认识和步骤,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强以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它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基本上克服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统一全党的步调,推动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此后,在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克服了极端严重痛苦的困难,迎来了胜利的新局面。
面对蒋介石制造**摩擦事件的严重后果,毛**正确地分析了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复杂形势。指出:中国抗战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两大危险;但由于中日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中国同时存在着团结抗战和***投降两种可能。毛**为首的**中央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同时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声讨汪精卫集团的***投敌罪行。根据蒋介石集团既动摇妥协又不敢公开放弃抗日,既积极**又不敢彻底破裂国共合作的两面态度,我党采取革命的两面政策,即一方面坚持团结抗战,坚持国共合作,帮助和推动国民党进步,使局势向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对其妥协动摇和倒行逆施,进行坚决的斗争,以便通过斗争,求得团结。对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毛**为我党我军规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站在严正自卫的立场上予以反击,决不轻言让步。我们只有进行“有理、有利、有节”这种坚定而恰当的斗争,才能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才能争取时局好转。
毛**为首的**中央和中央军委为贯彻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和华北、华中的新形势,决定:115师主力挺进山东,120师主力进入冀中,129师主力进入冀南、冀鲁豫等平原地区,帮助和配合地方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军民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大力发展人民抗日力量,扩大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还作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华中在战略上是联系华北和华南的枢纽,这里的游击战争和群众武装力量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对于整个抗战前途关系甚大。1940年2月10日,毛**和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粉碎敌人的“扫荡”,坚持游击战争,打退投降派和顽固派的进攻,将华北、华中连接起来,建设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巩固全国统一战线,争取时局好转。各中央局、各根据地都认真落实毛**和党中央的决定,并取得了很大胜利。
为粉碎日寇进攻和克服国民党投降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部队(不含山东),自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共投入105个团,对华北敌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被称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对驳斥**顽固派对我党我军的诬蔑,锻炼人民军队,提高八路军的威望,对遏制当时妥协投降暗流起了积极作用。但它违背了毛**党中央为我党我军制定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方针,过早的暴露了我军的实力,也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群众。此后,侵华日军总司令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增调兵力来华北,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致使我党我军在1941年、1942年进入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岁月。
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的**活动迅速扩大。1939年冬到1940年春,掀起第一次**高潮。蒋指示封锁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队,纠集地方**势力首先在边区西部的陇东地区和南部关中地区发动进攻,并占我军驻防的宁县、镇原、旬邑、淳化、正宁等5个县城。1939年12月初,阎锡山也乘机制造了晋西“十二月事变”。
毛**为首**中央从抗战大局出发,一再忍让,派谢觉哉为代表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力求避免冲突。但因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不听劝告,致使谈判未获结果。此后即根据“自卫”原则,坚决打退了顽敌进攻。
国民党顽固派对华北八路军的进攻被打退后,又将**摩擦的重点逐渐转向华中。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第二次**高潮,即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毛**党中央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日,毛**以**中央军委发言人名义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当局的**阴谋,抗议其反革命暴行。他严正宣告:“我们中国***和中国人民,不但有责任,而且自问有能力,挺身出来收拾时局,决不让日寇和亲日派横行到底。”他要求国民党当局以大局为重,悬崖勒马,并且提出取消1月17日反动命令、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止国民党**,实行民主政治等十二条解决皖南事变的办法。
皖南事变激起全国民众的极大愤怒,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各界人士、民主党派和全国军民的极大支持和同情。蒋介石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势下,不得不收敛**活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并没有达到打击共产党的目的,反而惊醒和教育了许多对它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了自己。中国***在这场斗争中立场坚定,政策策略掌握得当,极大提高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和政治地位。
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磨擦的斗争中,共产党内有一种认为国共合作将要破裂,斗争可以无限制使用的“左”的倾向发展起来。另外,不敢同顽固派斗争的右的倾向,也还存在。在这种形势下,党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具有决定意义。毛**在1940年间,先后写了《目前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顽固派的进攻》、《论政策》等重要文件,系统的总结了抗战以来党在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反磨擦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全面阐述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和各项基本政策。毛**指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对于党内在策略问题上的片面观点和由此而来的“左”右摇摆,必须从历史上和目前党的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上,作全面的了解,方能克服。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第一次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而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王明第三次“左”倾路线,则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这两个极端,都使党和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二者的辨证关系在于,“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在正确的阶级分析的基础上党对于国内各阶级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和**运动,积极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发展共产党的组织。进步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靠和支柱。发展进步势力,是一切革命工作的基础,是有效的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条件,是这个政策中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势力派这三部分人。争取中间势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任务。中间势力往往可以成为进步势力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和恰当的政策。孤立顽固势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的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他们是当权的统治者,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合作抗日和摧残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对付之,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继续留在统一战线内,又要同他们的反动言行在思想上、政治上、直至军事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同顽固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才能限制和缩小他们实施反动政策的范围,使进步势力得以发展,使顽固派承认进步势力的地位,才能有效地争取中间势力,而使顽固势力陷于孤立。在对顽固势力的斗争中,必须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毛**党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各项具体政策,正确地处理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把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和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放手发展人民革命力量,力争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毛**为我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贯彻执行,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极少数的**顽固派,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使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得以坚持和发展,直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在军事进攻的同时,也在思想战线上发动攻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的假三民主义。他们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封建法西斯滥调;宣扬“承认三民主义”,“收起共产主义”;还有人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走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是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缺乏统一的理解,因而对于抗日战争同整个中国革命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认识。于是,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成了当时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
毛**为首的中国***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驱逐日本侵略者,而且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为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说明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毛**在延安从事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他集中全党智慧,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先后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1939年12月)和《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等重要著作。
毛**以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为基础,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的完整的论述。他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接。“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行的。但是想要在这两个革命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也是“走不通的”。为什麽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地连接起来呢?这是因为这种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包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种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毛**在党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就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的主要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中国无产阶级担当革命领导者的责任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因为只有无产阶级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是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基本因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保证。毛**还就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是领导农民的问题;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和蓝图问题;中国***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途径的问题,等等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述。毛**有利地驳斥了“承认三民主义就要收起共产主义”的谬论。中国无产阶级怎样实现自己的领导呢?毛**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党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毛**把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提到政治路线的高度来认识,并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起来。他精辟论述了“三个法宝”的丰富内容和他们的相互关系,使这些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成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它标志着毛**思想的完全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这些著作使党和人民清楚地看到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前景,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有利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也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苏德战争在6月22日突然爆发,出人意外。毛**和**中央迅速作出反应。第二天,毛**即为**中央起草决定,提出要建立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七月上旬,毛**致电周恩来,强调指出:“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凡反法西斯者就是好的,凡助法西斯者就是坏的,以次来分界限”,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2月8日,日偷袭美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引起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国共关系也得到进一步缓和。尽管如此,中国***和它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面对的局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上所述,到1941年进入极端困难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央所在地,是各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毛**用了很多精力来研究和指导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他所做所思考的,远不只是陕甘宁边区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中国***所领导的各根据地内应该实行怎样的政策。他说:“边区的作用就是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边区人民的任务是“提高自己,帮助别人”。
为了战胜困难,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毛****中央先后制定了巩固和建设解放区的十大政策:即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风运动;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等政策。其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迎来胜利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毛**在工作中那种严格尊重客观实际、耐心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对复杂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经过慎重研究后果断地作出判断、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科学工作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
蒋介石在英美参战后,认为达到了他多年企求的依靠国际力量来解决中国战局的目的,从此边把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美英身上。1941年到1942年,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一些战役性进攻作战,如豫南战役、赣北上高战役、晋南中条山战役、长沙战役、浙赣战役,国民党军有的取得一定的战果,有的由于指挥不当、消极避战而遭到很大损失。1942年初国民党军还组成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支援盟军在异国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战斗。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在这些战役中英勇作战,抑制日军进攻,坚持抗战,对敌后战场和盟军战场都起过一定的战略配合作用。但是,蒋介石这一时期对于抗日战争的总方针是保存实力,消极防御,等待胜利。蒋利用偏安西南的时机加强了对各阶层人民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更加依仗权势大发国难财。一时在大后方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中大大滋长了贪污渎职、苟且偷安的腐败风气。一大批国民党军政要员接受日本的“招抚”,相继投敌。从1941年到1943年8月,投降日本和汪伪政权去的人数相当惊人,计有国民党中央党部委员20人,高级将领58人,军队50余万(占当时伪军总数的62%)。在这期间,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在皖南事变时掀起的猖狂**活动虽由于国际国内的强烈反对而逐渐有所收敛,国共两党关系趋向缓和,但是,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消灭共产党的决心丝毫没有改变。他们集中更多的力量用来限制、削弱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国民党政府不仅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而且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断绝对边区的一切外来援助。投降日军的伪军同日本侵略军相配合,共同进攻我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些敌后地区形成日、伪、顽军三方夹击我人民军队的严重局面。在国统区,国民党特5机关加紧搜捕和****共产党人,使共产党在大后方的组织巩固和工作发展都遇到许多新困难。
综上所述,在长达五年多的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这个名义上的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从客观上看,他最终还没有公开降日当汉奸,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际上,他心目中总是把**灭共放在第一位,他亲自指挥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高潮(第三次因我党造成强大舆论压力,使之胎死腹中)。他这五年多的全部言论和行动,更进一步证明:他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统帅、真统帅,而是一个坏统帅、冒牌货。相反,毛**用他的全部言论和行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更加证明:他是领导中国抗战胜利的最高统帅,也是最好统帅。
(5)从1944年到1945年8月战略反攻阶段,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的时期,毛**为首的中国***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开始摆脱严重困难的局面,转变为局部的反攻。
至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挽救其入侵南洋的孤军,消除美国远程轰炸机的威胁,决定在中国战场上打通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以连接从中国东北,经北平、郑州、武汉、南宁通往东南亚的大陆交通线,并摧毁中国南部的中美空军基地。从4月起,日军以5个军16个师团和若干旅团共40余万兵力,向国民党战场发动豫湘桂战役。相对减轻对敌后战场的压力,为我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转入对日局部反攻造成了有利条件。
根据形势的发展,毛**和**中央确定1944年的斗争方针是: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4年4月12日,毛**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现在的任务是要准备担负比较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为使我党能够担负这种责任,就要使我党我军和我们的根据地更加发展和更加巩固起来,就要注意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要把城市工作和根据地工作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还未根本改变,这些局部反攻是以集中适当兵力作战与分散的群众性游击战争相结合,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进行的。在可能条件下,攻击敌占沦陷城市,拔除日伪军在根据地周围的据点,大量消灭日伪军,使沦陷区变成根据地。
在敌后军民展开局部反攻的同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国民党军抵挡不住日军发动的豫湘桂战役的进攻,除在少数战役中进行了较激烈的抵抗外,大多数的情况是一触即溃,甚至不战而逃。1944年4、5月间,向河南进攻的日军占领了郑州、许昌,打通了平汉线,并占领了洛阳。向湖南进攻的日军,于6月到8月间占领了长沙、衡阳。向广西进攻的日军,于11月间占领了桂林、柳州、南宁,一部分追击部队一直DADAO贵州独山,震动了贵阳、重庆。
鉴于在国民党军队的大溃败中河南大片国土被日军占领,在**中央要求在河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下,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派部队向河南敌后进军。各抗日根据地在1944年的局部反攻中,共作战1。1万余次,歼灭日伪军约20万人,攻克县城20多座,攻克和逼退据点2500多个,光复大片国土,解放人口1700多万。这和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局面形成鲜明的对照。
1945年春,八路军、新四军经过上年底的军事整训后,继续进行对日攻势作战。此时,全国已有19个解放区,即陕甘宁区、晋察冀区、晋冀豫区、冀鲁豫区、山东区、晋绥区、冀热辽区、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浙东区、淮北区、淮南区、皖中区、河南区、鄂豫皖区、湘鄂区、东江区、琼崖区,总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不断扩大的抗日根据地,已经形成对日军占领的许多中心城市、交通线和海岸线的包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的局部反攻,在战略上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英美盟军的对日作战,起到了重大的配合作用,同时也为对日全面反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条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为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这种形势迫切要求中国内部加强团结,实现民主改革,巩固和扩大抗日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仍坚持**及其一套反动政策。其统治更加腐败,并陷于严重的危机。他们一方面对日军采取避战观战政策,把抗战最后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美、英、苏三国;另一方面,力图加紧削弱和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准备发动内战,以求在战后继续维持其独*统治。国民党政府的进一步腐败,导致他的军队在日军进攻面前几乎完全丧失战斗力。日军向豫湘桂进攻后,国民党在1944年4月至11月的8个月中,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总计20万平方公里土地,146座城市,使6000多万同胞沦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国民党政府军在豫、湘、桂地区的大溃败,是完全不应有的,它充分暴露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的恶果。请问:象这样的“最高统帅”能够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吗?!
相反,以毛**为领袖的中国***人坚决的主张,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实行国内的民主改革,坚持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3年0月,毛**在《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一文中,分析了国民党当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他们可能选择的方向不外三种:(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二)照老路拖下去;(三)改变政治方针。评论号召一切爱国的抗日党派、抗日人民和一切爱国的国民党人,团结起来,不许国民党当局走第一各方向,不让它继续走第二个方向,要求它走第三个方向。
鉴于国民党十一中全会曾表示国共关系问题要“政治解决”,毛**明确指出,在蒋介石和国民党愿意的条件下,“我们愿意随时恢复两党的谈判”。此后,即派出林伯渠先后在西安、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由于蒋介石在中国***领导的军队问题上一再作梗,致使这次国共谈判未取得任何结果。1944年秋,在国民党军队豫湘桂战役大溃退后,在国内外舆论的一片谴责中,国民党当局被迫表示,继续用政治方式解决国共关系问题;但同时,继续坚持“**”。
鉴于国民党陷于统治危机,毛**认为,提出改组国民党的时机已经成熟。即电示中国***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中国***关于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激起在国统区掀起广泛的**运动。
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运动,遇到新的外国干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盟,在亚太地区抗击日本,援助中国抗战。但美国当局的真实目的,是战后如何更有效地控制中国和亚太地区。他们希望,由蒋介石来统一中国的军事力量,并作一些改革,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能有效地适应美国统治阶级利益的政府。故当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美国)将军与蒋介石之间,因对中国***军队的态度问题,而日益激化的矛盾的解决上,美国当局则毫不犹豫地支持蒋介石而撤换坚持正义的史迪威。1944年9月,罗斯福派美国前陆军部长赫尔利作为总统特使来中国。10月,赫在重庆多次与我党代表董比武林伯渠交谈,表示必要时愿意访问延安。
此时,毛****中央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是:既愿意同美国友好和在美国调处下与国民党谈判,又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支持蒋介石推行反动政策。对赫氏来延安,毛**和**中央很重视。11月7日,赫尔利飞抵延安,毛**和周恩来、朱德同他进行了三天会谈。赫带来了经蒋修改同意的“协议的基础”的文件。此文件,实质是保持已经为人民厌弃的国民党**,取消中国***领导的军队。毛****中央当然不能同意。毛**指出:应该改组的军队,决不是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新四军,而是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丧失战斗力、腐败不堪、一打就散的军队。中国人民的公意是,哪个军队腐败,就应改组哪个军队。毛**还强调,中国需要统一,为此就需要民主,中国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国民党的政策是统一的障碍。中国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改变国民党的错误政策,改组政府,组织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经过谈判,赫尔利表示赞同共产党的主张,共同拟定了《中国国民党与中国***(草案)》。1944年11月10日,毛**代表中国***在协定草案上签字,赫尔利以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身份也签字作证。赫在签字前还表示:“这些条款是公平合理的”。但是,蒋介石拒绝这一协定,认为这些民主改革会威胁国民党的统治。赫尔利即跟着变卦,支持蒋介石的意见,背弃他在延安的诺言。不仅如此,他还企图施压迫使**接受国民党提出的无理要求。**中央当然不能同意,毛**在接见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时严正指出,**不能被双手反绑着参加政府。如果美国要继续支持蒋介石,那是美国的权力,但不管美国做什么,蒋介石注定是要失败的。由于赫的支持,蒋更加顽固地拒绝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拒绝实行国内民主改革。此后,赫又给蒋出谋划策,向周恩来提出“新建议”。其实质,由蒋委派一美国军官作总司令,来整编**军队。周当即予以拒绝,并指斥这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露骨表现。总之,赫尔利使华6个月(1945年2月回国述职),完全充当了“扶蒋**”政策的后台老板。对此,**党的七大严正告诫美国政府:“不要使他们自己的外交政策违反中国人民的意志,因而损害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任何外国政府,如果援助中国的反动分子而反对中国人民的民主事业,那就将要犯下绝大的错误。”7月,毛**在《赫尔利政策的危险》中,又尖锐地指出:“这个以赫尔利为代表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危险性,就在于它助长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假如赫尔利政策继续下去,美国政府便将陷在中国反动派的又臭又深的粪坑里拔不出脚来,把他自己放在已经觉醒和正在继续觉醒的几万万中国人民的敌对方面。在目前,防碍抗日战争,在将来,防碍世界和平。”
毛****中央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七大是在德、意法西斯面临彻底覆灭和中国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举行的。大会的中心任务是: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七大的召开,是经过充分准备的。毛**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大量论文和**中央发布的许多文件,已经对党的历史经验从各个方面进行过总结。从1942年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并在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清了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加强了全党在毛**思想基础上的团结。所有这一切,都为召开七大在思想上作了充分的准备。七大是共产国际宣布解散后中国***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有利于彻底破除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有利于根据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毛**在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口头政治报告、关于讨论政治问题的结论和选举问题的讲话。党的其他领导人也作了报告和讲话。这些报告和讲话从各个方面论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毛**尖锐地指出,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中国***的任务就是要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如果我们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并给以适当的指导,我们就能够胜利”,这就是七大的任务;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了建立新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立即废止国民党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大会决定:毛**思想是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偏向。大会充满民主团结和胜利的气氛。毛**在大会的报告和讲话中,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看到他们犯错误的一面,又充分地看到他们对党对革命作出贡献的一面。大会在热烈的团结、胜利的气氛中选举产生了以毛**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一个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的领导集体。
七大是中国***建党以后民主革命事情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克服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是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它为以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党的七大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继续向胜利的方向发展。1945年上半年,苏美英盟军在欧洲取得彻底战胜德、意法西斯的伟大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三国首脑背着中国签署关于对日作战的秘密协定,规定在三项条件下,苏联于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这三项条件是: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2,日本于1904年所夺取的俄国权益须予恢复(实质都是原沙俄和日帝侵占中国之领土和主权),即库页岛南部和临近一切岛屿交换给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苏中合办公司共同经营(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保持在满州的全部主权);千岛群岛须交于苏联。此协定是会议结束4个月后,由美国正式将协定的内容告诉中国的国民党政府,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固然是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但雅尔塔协定关于中国问题的条款,无论就其内容还是签署的方式来看,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当时,在中国战场上,蒋介石长期坐在峨眉山上观虎斗(**领导的人民军队自战略相持阶段以来长期抗击着60%左右的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远离抗日前线,更未作充分的反攻准备。与此相反,从1945年5月开始,八路军、新四军根据毛**和**中央“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指导方针,对日、伪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我军经过夏季攻势,对敌占点线的包围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的联系,逐步取得作战中的主动地位,开始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DAN,两地共死伤数十万居民。美国的原*子DAN,震动了日本朝野,对日本有一定威慑作用,但极度地损伤了日本人民的利益。8月8日,苏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解放区军民进入对日全面反攻。8月9日,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0日,**中央发出全面反攻的指示;10日24时至11日18时,朱德总司令分布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毛**、**中央和延安总部的命令下达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向日、伪发出通牒,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此外,**中央、中央军委还从各解放区抽调大批部队和干部向东北进军。侵华日军在中国解放区军民的全面反攻下,在苏联军队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8年,国民党从华北、华中退到西南、西北,丧失国土279万平方公里。但长期在敌后坚持抗战的解放区军民(抗击着大部日军和绝大多数伪军)举行全面反攻、收复失地、逼近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时,蒋介石为抢夺和独霸抗战胜利果实,于8月11日,竟然命令解放区人民军队“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擅自行动”,而且命令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抵抗人民军队受降。
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蒋介石的错误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在对日见实行全面反攻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从1945年8月11日到9月2日,共解放县以上城市150座,但由于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阻挠,人民军队未能解放被自己包围的中心城市和一部分交通要道。
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公开签字投降,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
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以长期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大部陆军和大量空军,既钳制日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对太平洋战场美、英盟军的压力,支援了同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一个军力、经济力都不如敌人的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武装侵略的经验,为被压迫民族争独立、求解放的斗争创立了一个光辉的范例。
抗日战争的历史还进一步证明:
——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间的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造成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而集中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力量的,就是中国***及其领导下的军队。中国***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找到了自己的最好领袖毛**同志;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也找到了自己的最好统帅毛**同志。正是毛**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不但在解放区得到了贯彻实施,而且在全国亦发生了重大影响。毛**根据中日战争的特点,明确提出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向敌后发展,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在8年中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军52.7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积聚和发展了人民抗日力量,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日本兵力(自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即抗击着 60%以上的日军、95%以上的伪军)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为赢得整个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是惊天动地的伟业,是中华民族的创举。它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再中国***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抗日战争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证明,毛**是当之无愧地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高统帅;而蒋介石则是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其实质则是坏统帅、极不称职的统帅。任何“褒蒋贬共”“褒蒋损毛”的企图都是徒劳的。毛**在抗日战争史中的崇高地位和形象,同他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上一样,与日月同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0:09:37 | 只看该作者
日軍忙著跟國軍打仗,想要拿下蔣介石,想要打垮中國的民心士氣,後來又碰到對美宣戰,根本無暇顧及佔領區.而共產黨剛好在敵後,發展壯大..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等日軍戰敗,**就有幾十萬兵力了.當初到延安才多少,幾萬.而且整個華北都是共產黨的勢力,在加上共產黨說要分土地,哪個不拼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0:09:4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老蒋没打一仗就丢失一大片国土?造成巨大的伤亡?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0:09:44 | 只看该作者
問題不同,對日 中國沒有軍力.對共產黨,老蔣不會說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0:09:48 | 只看该作者
共产党在敌占区建立了很多根据地,力量壮大的非常之快,这是靠实力打出来的,不是说谎得来的,不是事后编造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0:09:52 | 只看该作者
他的确不会说谎,不过他会保持沉默。然后退让,然后割让土地,变相赔款。又一个晚清政府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10:09:5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帮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好读书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8: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