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YX_6279.jpg (873 KB)
迢迢万里的异国他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竟悄然埋葬着当年闻名中外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遗骨,而他们的英灵居然促成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合作――这是长眠60多年的英雄们所不曾料想到的。
包括“八百壮士”在内的抗日英雄们,当年为国捐躯牺牲时,身份是“+++国军人”。如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没有计较这特殊身份,没有在这个台湾当局官方非常较劲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纠缠延宕拖沓,身份特殊的他们今天没有因为身份的特殊而难返家国――两岸对他们“八百壮士”的共同景仰,使得他们的“回家”之路变成了两岸军事合作的悄然开启的发端。
此事的合作,虽然悄然进行,却于原来两岸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的军事领域,无疑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
台湾军方不仅带着他们的忠魂牌位返回台湾,在中正机场举行简单军礼迎灵后,将忠魂牌位送到大直忠烈祠安位,台军发言人虞思祖表示,防务部门规划配合3月29日台湾春季祭祀大典当天,为忠灵在大直忠烈祠举行隆重的入祀仪式,同时愿意就核实这些将士的身份和后续安置方面与大陆进行合作。
是啊,英烈葬身他乡,成为孤魂,墓地无人问津,两岸军方如果再纠缠计较“政治名分”的话,怎么能够让共同景仰的英烈九泉之下再流泪伤心?
血染沙场,为国捐躯,悲壮的故事,英雄的情怀……
我觉得,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民族存亡的时候,无论是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国民党的正规军、以及许多我们当代人不知道的部队,只要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后代,用鲜血和生命与日寇浴血奋战,那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就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值得我们珍惜与缅怀,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革命军!那时候,这些卧倒在异国他乡的青年军人,血也是热的,血里燃烧着火,真正是宁死不屈、杀身成仁,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为他们热血喷涌……
怎么能再让他们在孤独了60多年后再受到两岸割裂的捉弄呢?
所以,这一次,两岸军方破天荒地不纠缠,进行了悄无声息而又富有诚意的合作。而“八百壮士”的后人——团长谢晋元之子谢继民、连长上官志标之子上官百成昨天也从上海和台湾赶来,将分别从上海和台北带来的来自两岸的水、土融合在一起,交给主办方带往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两岸水与士的融合,大兵以为既表达两岸同胞对这些抗日英灵的思念,同时也象征着他们对两岸军事合作前景的期盼与看好。
但愿以后两岸军方更加合作,更加合作顺利!
正如一个朋友留言所说:“真的好高兴看到这样的军人文章,军人有这样的包容胸怀是大家和解的开始,是民族之福。有了好开始我们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笑对过往恩仇,共同振兴中华,毕竟血浓于水。”两岸人民、两岸军方共同包容,两岸人民、两岸军人共同合作,什么事都好说!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津”被披露后,引起全球华人的强烈关注,两岸都不同寻常地行动起来。我国外交部紧急安排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中国大使馆对墓地位置进行实地察看,对被安葬的抗战将士的名单、籍贯、人数等情况进一步核实,我大使馆还通过走访老华侨和当地老人,初步确定了墓群区域,并对坟墓周边的杂草进行了清理。而台湾军方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于2月28日抵达拉布尔,进行数天的探勘、清点和抄录抗战将士的姓名,并在现场举行了简单的招魂仪式。3月7日,项目小组带着忠魂牌位返回台湾,在中正机场举行简单军礼迎灵后,将忠魂牌位送到大直忠烈祠安位。台军发言人虞思祖表示,防务部门规划配合3月29日台湾春季祭祀大典当天,为忠灵在大直忠烈祠举行隆重的入祀仪式。同时愿意就核实这些将士的身份和后续安置方面与大陆进行合作。台军方发言人说,正在规划将抄录来的五百多人名单经比对史料确认后,通过两岸两会的协商机制转给大陆,进行身份核实。
去年12月在搜狐社区,北京网友“天竺道”发布了《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津》。文中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华人在拉布尔附近偏僻的山坡上,发现数百名中国抗战将士的墓地,其中包括1937年10月在上海淞沪战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名震中外的“八百壮士”在内的国民党军队的将士以及新四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战士。他们被俘后被日军强运至此充当劳工,部分军人被折磨致死,埋骨异乡。搜狐社区已有约30万网友留言,一致要求将这些抗战将士的遗骸接回祖国并妥善安置,以彰扬这些为国捐躯的先烈。
“八百壮士”英魂有望回家――昨天下午,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在京宣布正式启动“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争取在年内完成流落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抗日将士们遗骸的身份确认,其中包括当年在淞沪战役中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遗骨,并力争将将士们的英灵接回祖国,在国内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迁葬仪式,让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早日叶落归根。活动筹备组计划在清明前后赴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中国抗日将士的墓地,并为迎接烈士的遗骸做准备。据活动筹备组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当年的420多位“八百壮士”中,已经核实查证了200余人的信息,“八百壮士”的历史正在慢慢被复原。
筹备组目前已拟定了有关这项行动的日程表,待时机成熟后,将申请在苏州河岸建造四行仓库保卫战纪念碑;征集英烈墓地设计方案,确定墓地地址,建立陵园;最后将抗日壮士遗骸运回祖国,将他们永远地安葬在故乡。
重庆的杨养正、上海的郭兴发、北京的王文川,是“八百壮士”中目前能找到的三位幸存老兵,昨天,91岁的王文川出现在现场,这位四行仓库战斗的重机枪手禁不住老泪纵横,说:“希望死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国来。”“八百壮士”的后人——团长谢晋元之子谢继民、连长上官志标之子上官百成昨天也从上海和台湾赶来,将分别从上海和台北带来的来自两岸的水、土融合在一起,交给主办方带往巴布亚新几内亚,表达两岸同胞对这些抗日英灵的思念。
归来吧,抗日英灵――“八百壮士”永垂不朽!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