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招数美国难懂 蒋介石连说三个"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5:5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入侵黎巴嫩事件发生后,毛**于1958年7月15日至18日连续召开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作出了炮击金门、以实际行动声援中东人民革命的决定。7月18日晚,在召集各军事部门负责人开会时,毛**谈到: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仅局限于道义上的,还要有实际行动。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但对美帝国主义有牵制作用。根据他的设想,这一战役将以地面炮兵打击为主,准备打两三个月,再以空军两个师在炮击的同时或稍后转场南下,分别进驻汕头和连城,准备下一步作战。当夜,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对炮击金门做了进一步的安排。
  1958年8月21日下午,毛**在北戴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炮击金门的具体方案。根据叶飞将军在1984年回忆,当他汇报完作战计划后,毛**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啊?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美国顾问配备到营一级。叶飞答道:那是打得到的。主席沉吟半晌,又问: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国人?叶飞答:避免不了。闻听此言,毛**没有表态,只是宣布散会。第二天继续开会时,毛**下了决心:那好,照计划打!并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战斗。
  1958年8月23日下午17时30分,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发射炮弹3万发,击毙击伤国民党中将以下官兵600余人,两名美军顾问也在炮击中丧生。据说,前线战报传到北戴河时,毛**阅后问身边的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将军:“两位‘大总统’那里有什么情况,请立即告我。”在毛**的眼中,此时闪现的并不只是那座小岛,他关注的两个目标,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华盛顿。
    炮响之前,蒋介石的“国防部长”俞大维正与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在招待所附近一块平地上对坐交谈。此时,人民解放军的数千发炮弹从不同发射阵地汇集北太武山。10分钟后,待炮火稍稀时,俞大维被搀扶着进入坑道,借微弱的烛光包扎伤口。当晚,这位“国防部长”就头缠绷带,被人抬上飞机返回台北。身处水上餐厅的三位中将副司令就没那么幸运了。巨炮响后,副司令赵家骧拔腿冲上连接水上餐厅与陆地的小桥,腰部被纷飞的弹片击中,不治而亡。另一名副司令官吉星文在向水上餐厅匆匆走去的途中遭密集的弹片重创,急送医院手术后,弹片被逐一取出,接着又调来一排兵献了3000毫升的血,伤情稍加稳定,院方认为已无大碍。不料吉星文腹中仍残留有一极微小的弹片未及时发现,3天后引发腹膜炎而亡。第三位副司令章杰之死是炮击次日黎明才确认的。炮击过后,胡琏清点军官时,惟独不见章杰。至次日清晨,有人在水上餐厅附近发现了章杰若干残碎遗物,并经其传令兵辨认,证实章杰确已死亡。
  1958年8月23日的17时30分,远在台北的蒋介石刚刚准备吃饭,就收到了金门正在遭受猛烈炮轰的报告。闻听此讯,已是七十古稀的蒋介石先是一怔,不一会儿眉头舒展,连说了三个“好”,随即命令左右: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去讯求援。
  金门炮击最激烈的时刻,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被派到金门督战。蒋介石对蒋经国说:“我最不放心金门,那个岛离大陆太近,离台湾却很远,我10万将士人人抱定拼死一战的决心,坚守5日,美国必会出兵助战。如3天都守不到,那就没有人会来救它了。你要常去金门,越有紧急情况越要去。金门必须确保无虞,那里的事情办不好,你就不要回来。”有人计算过,蒋经国一生共去了金门123次。
  金门炮战一开始,美国政府立即作出了强烈反应。总统艾森豪威尔命令驻扎在亚洲的美军迅速完成作战准备,同时下令从地中海的第六舰队调出两艘航空母舰驶过苏伊士运河,加入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几天后,台湾海峡附近集结了6艘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当时在役的航空母舰共有12艘)、3艘巡洋舰、40艘驱逐舰、1个潜艇集群和20多艘后勤补给船只。
  艾森豪威尔对毛**选择这样的时机发动大规模炮击高度重视。1958年8月27日,艾森豪威尔公开声明:必要时将会协助台湾方面协防金门和马祖。他一方面怕丢失金、马挫伤了台湾军队的士气,一方面又担心一旦卷入中国内战,则势必陷入久拖不决的泥潭。当时的美国政府内有不少人叫嚣对新中国使用核武器,国务卿杜勒斯甚至说:“我们的武器库中有那么多原*子DAN,留着有什么用?”
  在炮击金门后的两个多月里,尽管美国政府和军方向蒋介石提供了“响尾蛇”导弹和大口径远程火炮,但美国人始终与这场战争保持着一段微妙的距离。美舰都在距金门岛3海里外抛锚,由国民党士兵卸货后运抵金门。
  按毛**最初的战役构想,炮击金门的目的是为了封锁金门列岛,迫使台湾方面从金门撤兵,达到收复金门的目的。在炮击金门当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湾太远打不到,我就打金、马。这肯定会引起国际震动,不仅美国人震动,亚洲人震动,欧洲人也震动。在美国干涉台海后,中央决定因势利导,将金门和马祖作为拴住美国人的两根铰链,使其如食鸡肋,骑虎难下。”
  据文献披露,毛**在炮击金门一周年后曾经对来华访问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美国人没有多大本领,他们以为我们(中苏两国)在炮打金门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我们没有想到打炮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美国人在黎巴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生怕别人打他。美国人没有立刻弄清楚我们的目的,以为我们要打台湾,就把他们的军队从地中海、太平洋、西太平洋、日本、菲律宾调来。等到地中海舰队开到新加坡的时候,一看没什么事情了,就在新加坡停下来了,引起了印尼的恐慌。我们一骂,他们就退回菲律宾去了,住了两个礼拜。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人这次部署很慌很乱。”
  1979年1月1日,我国公布了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两岸合作的基础,“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炮击金门影响深远
  金门,旧名浯洲。因与厦门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故得名“金门”。1958年8月23日,震惊中外的“金门炮战”爆发,小小金门一夕成名,成为两岸关系演变的重要坐标。
    金门八二三炮战五十周年,台湾军方和金门县政府合办系列纪念活动,并在“小三通”水头港区布置巨幅看板,提醒“战争无情、和平无价”。
  炮击金门是国共之间武装斗争的延续。从战略角度看,这次特殊“内战”的双方都不约而同地着眼于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并对中苏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炮击金门的直接指挥者叶飞将军曾说:“金门炮战是我们与美国互相摸底的一出戏,一出很紧张很有意思的戏。”金门炮战并没有如美苏曾顾虑的演变为一场大战,其主要原因在于毛**始终控制着战场上的主动,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打。在达到目的后,又适时地将其转变为政治和外交斗争。
  金门炮击已成为历史。时至今日,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金门与厦门都会响起阵阵轰鸣声。但这已不是两岸互相对峙的炮火,而是相互祝福的阵阵礼花。持续20余年的炮战非但没有泯灭海峡两岸炎黄儿女的手足情,反倒加深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3: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