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待蔣中正先生的這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4: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待蔣中正先生的這些
轉載本文之唯一目的在于希望大傢對于蔣中正先生有更好的更全麵的暸解,每個人都是有功有過的,我們不能過分苛求于歷史人物,正確對待歷史人物,尊重歷史!兩岸的***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兩岸的統一必須建立在正確麵對歷史的基礎之上。而這歷史中,蔣中正先生無疑是焦點人物!政治立場不一緻,但是我們的民族立場一定是一緻的!
以史為鑑 麵嚮未來 共同努力 統一中國。
本帖共有三篇文章,分别为:
一、蒋公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
二、穿透历史的悲怆:如何看待蒋公
三、蒋介石捍卫国家领土之言行
以下文章皆轉載自 中國黃埔軍校網 http://www.hoplite.cn/

蒋公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
华英雄 供稿 中国黄埔军校网 供图

    写这篇文章只是出于一个中国人的良知。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史上的一个伟人。现在我列举蒋介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确实不如毛**,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蒋介石承继的“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毛**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 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削藩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 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登辉政权以及其他台独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实。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 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制度是中日战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蒋校长致力于把中国发展成世界军事强国,不再受外来侵略。

    3、 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寇侵略城市的学校南迁。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 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这对后来的抗日胜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最近通过史料才知道,由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积极努力,东南亚可以说是比中国本土更早普及 “国语”的地区,原来四分五裂的海外华人社区因此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统一,并且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坚,华人子弟几乎毫无例外上华语学校,而几乎所有华语学校都在国民党的实际控制之下。这也为中国本土以后的抗战提供了大量财力人力。新加坡的“中正中学”(英语称蒋介石中学,沿用至今)是最为著名的一个例子。
    4、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当时的东北内外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国背景。蒋介石加强对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国民政府于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边陲等少数民族集居地区行政事务。1938年9月24日,颁布喇嘛转世办法计13条, 明确规定****、班禅额尔德尼、哲木尊丹巴呼图克图暨各处向来转世之呼图克图、诺门汗、班第达等圆寂后,应报由该管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备案;转世灵童访获后,报由该管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查核分别掣签等等。1928年国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面的康部,建立为一新省,名西康省。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议,9月17日发布命令,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宁为省 会。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义最大,向南配合西康省影响西藏局势,向西可前进新疆。苏德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派军入疆,架空盛世才,新疆终于重回中国怀抱。
    5、以中华民族领袖的身份领导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并派四十余万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为缅甸独立解放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我就不多说了,蒋介石曾对向他传达与日和谈的孔祥熙这样批示:“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汪逆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前面五个 字,以汉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毛**在1938年的中国***六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毛**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只是后来国共斗争,这些就没人提了。本人在此再次重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牵制日军70%的兵力,消灭了大量的日军。这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出兵缅甸,在维护中国利益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我国在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fficeffice" />
善始善终-作一名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6、 废除了晚清所签署的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中国 成了五常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开罗宣言这一收回主权和领土的协议就是蒋介石政府在国际社会极力斡旋的成果。
    7、蒋介石一生都坚定地维护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后来虽然是退守台湾,但他始终把台湾当成中国的一部分,尽管要把台湾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但与李登辉、陈水扁***贼,欺宗忘祖之流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越南印度侵害中国主权时,还拍岸而起,大喝一声:“娘希匹,大陆不出兵我出兵”,可见他骨子里的爱 国主义。也正是由于蒋介石的坚定的认为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整体,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台湾更好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长久以来都未改变对自身是中国一部分的认识。这样也利于今后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
    回眸历史,沧海桑田,蒋介石也有过失,但总的来看,蒋介石是无愧于华夏的,我们不应忘记他对中华民族所作的杰出贡献,特此志之,并热切希望看到两岸统一的一天!

穿透历史的悲怆:如何看待蒋公
梁遇春 撰稿 中国黄埔军校网
    2005年4月的一天,我从台北中正纪念堂出来,百感交集。纪念堂里慈眉善目、朴实无华的蒋介石,安祥地坐在大厅里,身后镌刻了六个大字:科学,民主,伦理。
    我吃惊于蒋介石晚年慈祥的面容。印象中久已形成的蒋介石,戎装秃头,表情呆板。负面的形象是在大陆受教育的必然结果。然而,儿童记忆的积垢是很顽固的,因此,我两次去台湾竟没想到应该去蒋介石纪念堂拜竭一下。
    同样让我震惊的是蒋介石的遗嘱,也就是他的政治遗产。他的遗言简洁、中肯、睿智,切中中国大陆时弊。
    和毛**一样,蒋介石也是20世纪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人物之一。70年代中期,我中学毕业,见证了毛**、蒋介石人生的最后岁月。当时的人们,生 活在变幻莫测的活历史里,被接二连三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弄得晕头转向,在改朝换代的前夜显得惊慌失措。毛**、蒋介石的一生处于一个惨痛的时代,在这时代里,正义与邪恶、仁政与强权、光明与黑暗、先进与野蛮的分辨令人眼花缭乱,而活在中国更是习非成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龙鱼混杂、真假莫测。
    蒋介石(1887-1975),原名瑞光,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祖籍江苏宜兴。他的名字取自《易经》,《豫》卦六二爻辞本义曰:“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屡次侵略中国,中国就象一头不懂世事的牛犊,屡遭修理、欺凌。清朝后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正是蒋介石领导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农村恶势力,进行了顽强斗争,戎装白马、年仅41岁就统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国。
    统一中国后,蒋介石一边继续驰骋沙场,与国内各种***中国、***中央的势力作斗争,一边带领中国人民有秩序地从事辉煌的十年建设,一边从帝国主义列强手中收回了汉口租界、威海市,收回了中国的海关权。
    1937年盛夏,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蒋介石带领中国人民在极其艰巨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不屈不挠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即便在二次世界大战最艰难的期间,他毫不迟疑地抵住了美国要他交出军权的压力,谱写了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可歌可泣的历史一页。



    1943 年11月,蒋介石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对中国人来讲,这次会议具划时代意义,因为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同西方大国领导人坐在一起共同谋划世界格局。这次会议不仅为中国收复日本占领土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洗刷国人的百年耻辱。
    曾几何时,蒋委员长戎装笔挺,目光炯炯有神,风度翩翩。是他,带领中国人民扭转百年挨打的局面,以战胜者的自豪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他,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向世人尽显中国礼仪邦国的王者风范。1945年8月,蒋介石发表讲话,号召中国人民“对战败的日本,要以德报怨”。
    国共争雄,蒋介石军事失利。他于1949年1月21日下野,引退浙江溪口反思,以便国共和平谈判。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蒋介石 此时住在广州东山梅花村32号陈济棠公馆,在漫天的落叶中,仰天长叹,黯然神伤。九个月来,他眼睁睁地坐看覆亡的逼近,代理总统李宗仁战不力、谈无方,失守南京、上海、福州。
    两个月后的1949年12月10日,是蒋介石一生中最悲哀的一天。冬季的阴霾已经笼罩大地,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砸碎着四川成都潮湿的平静。难得作诗的蒋介石,心潮澎湃,含泪挥毫写下了: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泪纵横。然后,离开成都,与蒋经国乘机腾空东南去,飞往台湾,永远离开他为之奋斗、深 深热爱的大陆中国。
    蒋介石虽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气,却痛苦于在经历如此巨大的挫折时,得不到自己国民、部属、同僚的理解。蒋介石以极大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以他特有的高瞻远瞩和人格魅力,在国民党面临分崩离析之际,赢得国民党骨干的信任,在台湾这一弹丸之地保住了三民主义革命的果实。
    在台湾,蒋介石复行视事后,在阳明山举办了“革命实践研究院”,分批集训高级干部和高级将领。蒋介石发表了多篇训词,对国民党的失败有痛切的指 陈。通货膨胀固然是主要原因,国民党高官的言行与作为辜负了民众的期待,也是原因。国民党军队虽谋臣环伺,名将联翩,却终至不可收拾。他严肃地面对外界的责难,痛定思痛,勇敢地承担所有的责任,带领国民党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励精图治,在岛内开始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及建设,为60年代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为今天的民主台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蒋介石在台湾的成功,来自他儒家文化的浸润。几十年来,他早睡早起,从小侍母至孝。蒋介石九岁时,其父病故。同父异母兄弟分家并占得大部家产。蒋母带着年幼的蒋介石、女儿蒋瑞莲贫困度日。但是蒋母节衣缩食,鼓励蒋介石离家到文化昌明之地求学,这才成就了日后的叱吒风云的蒋总司令。母亲在世的时候, 蒋介石常常回乡看望。母亲故去后,他在溪口为母亲修了肃穆庄严的墓地。蒋母墓石请孙中山题字“蒋母之墓”。墓旁有墓庐,蒋介石起名为慈庵,表纪念慈母之 意。
    蒋介石待子至慈至严,待宋美龄至爱,待乡亲至睦。他生前担任两个社会慈善机构的领导,一是家乡的武岭中学的名誉校长;一是奉化县孤儿院名誉董事长。1925年,他将溪口原有的三所小学合并为完全小学,以自家店屋作为校舍。1929年他又筹资20万元,在武山西麓新建校舍。1932年蒋介石自兼名 誉校长。

蒋公晚年仍孜孜不倦勤于政事

    蒋介石律己严,不沾烟酒,对祖国,忠心耿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是为民族大义而放弃个人私怨。1974年中国与南越的海上之战爆发后,解放军增援舰队直接走台湾海峡,人多担心,然而,蒋介石不但未向解放军开火,还下令打开照明灯,让解放军顺利通过。
    1950年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周年大典,国民党空军计划进行大规模轰炸,但当天要执行任务时,蒋介石却迟迟没有下达命令,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眼看时间越来越紧迫,向蒋表示,“再不起飞,我们就不能按时到达。”蒋介石最后回答,“取消任务。我不能做项羽、英法联军。”他担心轰炸会把故宫、Tiananmen等古 迹毁灭,成为民族罪人。
    即便是对政敌,蒋介石也不可谓不仁、不可谓不义。对一度反对过他的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白崇禧,他都能做到宽宏大量,既往不咎。
    而蒋介石自己在台湾为了站稳脚跟、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实行的白色恐怖,杀了几千条人命,关了几千人,即遭国际友人,包括盟友美国,谴责,被国人痛骂。
    1957年大陆反右,更让蒋介石跌破眼睛。当年敢指着他鼻子,骂他“独*、民贼”的知识分子,解放后,个个低眉顺眼,已经让蒋介石吃惊。反右后, 一个个更被吓的发抖如筛糠。此时,你要是指着他们任何一个人骂娘,他们都能稳如泰山,不为所动。在接受了“党与群众的批评”后,他们已经脱胎换骨。
    蒋介石常常在想,大陆怎么了。中国人不再为祖先留下誉满全球的千年物质文明而骄傲,不再为勇于直言、不畏生死的高风亮节而震撼,不再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源明而钦佩,不再为中华民族享誉千年的道德风范而自豪。言论获罪,思想获罪,获罪被罚却叩头谢恩。多少人,喊着万岁,发配边陲;多少人,喊着万 岁,含冤坐牢;多少人,喊着万岁,含泪自杀。**后,连“万寿无疆”都能喊出口,这是20世纪共和国的中国吗?
    回首人生,作为统治者,蒋介石干过错事、冤枉过好人、杀过无辜。国民党失去了大陆,这是他一生的永痛。但是,成功不能只看生前。历史并非成王败寇。关公、拿破仑的生前都不比蒋介石成功。但是,他们生后的荣耀却与日俱增。上善若水啊。
    于是,蒋介石看开了,他平静了,他从容了。于是,他除却戎装,换上传统便服,退居二线。于是,他闲邪存城、悲天悯人,变成一个笑眯眯的温和老人。于是,他闲情逸致,在风和日丽之际,出门晒晒太阳。于是,他陶醉于合家欢乐之中,含贻弄孙。
    从1972年下半年卧床治疗后,蒋介石苦不堪言。长期静卧,导致肌肉明显萎缩,排泄机能失调,大便则解不下来。每天依*医护人员从直肠内将粪便挖出来。患这样的病,是很折磨人的,有些人会呻吟,有些人会叫喊,可是他是个坚强的人,从不埋怨。
    对于死亡,蒋介石并不害怕。在他的一生中,生生死死的经历太多了。对于身后之事,他早已安排妥当,他相信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历史总会还他一个公正。

蒋公晚年常常在金门岛用望远镜遥望大陆

    1975 年4月5日,清明节,中国人悼念亡者的传统节日。早晨,蒋介石坐在轮椅上,微笑地迎接前来请安的儿子蒋经国。临别轻轻嘱咐经国:“你应好好多休息。”夜幕 降临,蒋介石陷入昏迷中,他劳累的一生接近终点,奋斗的日子已成往事。子夜晨钟响起前的10分钟,在家人的环绕下,蒋介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
    儿子蒋经国倒地痛哭。尽管蒋介石逝去的时候,是那么安详、周围是那么宁静,但是他一旦离去,却狂风四起,暴雨滂沱,地动山摇。蒋介石,这是一个改变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名字,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名字,一个从帝国主义列强手中收回除香港、澳门之外所有租界的中国人,一个让中国人民平等地站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领袖。当他在夜深人静、悄然离开之际,天地为之动容。
    蒋介石安详、从容地走了。他的一生失败和成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蒋介石逝世30周年,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明居正表示,蒋介石一生有三大 功业:北伐完成中国统一大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抗日八年,坚决**、守住台湾不受共产主义荼毒。这三大功业足以让蒋介石被尊称为一代领袖。
    比较两个政治人物,中国人的习惯是哪一个更伟大。西方人的习惯是哪一个的罪恶小一些。两恶相权,取其轻。
    掩卷而思,满纸苍凉,蒋、毛龙争虎斗60载,同是五·四运动后的弄潮儿,同时在北伐战争中崭露锋芒。一个激进砸烂孔家店,全盘马列化;一个是保守 的革命家,同时高举科学民主和伦理的大旗;一个鄙视中国传统,蔑视中华文化;一个重视中国传统,热爱中华文化。一个激扬文字、锋芒毕露;一个言行拘谨,却腹藏乾坤。一个对人严、对己宽;一个律己严、待人宽。一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德报怨;一个对敌人宜将乘勇追穷寇、置敌于死地而后快。
    蒋介石,留给了中国人言简意赅的六个字:科学,民主,伦理。细细回味,这样精僻的箴言,必将惠及千秋万代。
    1989年1月,已73岁的前**总书记胡耀邦在湖南长沙,又谈起国事,说:中国的出路是“民主”与“科学”这四个字。至今,大陆还没有任何人提到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伦理在现代化中的重要。然而,中国今天真的不需要伦理吗?

蒋介石捍卫国家领士之言行
文史顾问 单补生 撰稿   
    在1942年7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派他的私人代表居里,第二次来到中国。居里此行的任务是:了解重庆政府在抗日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设法疏解美驻华军事代表、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同蒋介石之间业已产生的矛盾。
    从7月2l曰至8月6日,居里在重庆共滞留了17天。其间,蒋介石同他晤谈达十四次之多。尤其是8月3日两人在南岸黄山的那一次谈话,内容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说为以后雅尔塔会议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埋下了伏笔。
    谈话中,蒋介石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同日本作战的看法和中国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当他谈到中国在战后收复失地时,居里忽然提高了声调,以颇为严肃的语气插话说,在华盛顿,仍有一些高层人士认为东北、蒙古,甚至包括新疆、西藏,都不属于中国的本土。连罗斯福总统本人,有时也抱有这样的看法。居里告诉蒋介 石:有一次,罗斯福在发表一个宣言时,把中国的东三省称作“满洲国”,几乎闹出笑话来,因为在英文中,“满洲”(MANCHURIA)和“满洲国” (MANCHUKUO)几乎看作普通的地理名词了。而在美国,极少有人知道所说的东北就是指的这块土地。即使在美国左派人士中,也有人主张东北成为一通个分离于中国之外的“日苏缓冲国”。这类言论在美国的报刊舆理论中实在是屡见不鲜的。
    因为这段话出自罗斯福的私人代表之口,所以蒋介石听后感到十分震惊。蒋在感谢居里能将这些情况坦率相告后声称:“时至今日,友邦美国竟有人认为东 北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甚至有人想使东北作为日苏间的所谓缓冲国,这实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奇谈怪论。若此类谬论传人我国同胞之耳,他们必定会责问政府:我们流血牺牲而不能收复东北失地,那抗日战争还有什么意义?由此也难免会影响他们坚持抗战的信心.所以这确是值得我国政府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居里看到蒋介石极为不满的神情,就婉转地接口说:“我上了次访华时,便一再听到阁下申言中国收复东北的必要性,由此我深知中国抗战的目的即在于此。所以这次乘我们讨论战后中美关系之便,将美国有关人士的看法率直相告。”
    蒋立即指出:“频年以来,日本方面曾多次向我提出和平方案。他们甚至只要求能保留住东北,就愿意接受我方提出的任何停战条件。最近他们又声明,可以考虑东北由日本独占改为中日共管,而我方仍然断然拒绝。因为东北绝不能从中国分离出去。这就是我国的既定方针,决无变更的余地。”蒋介石越说越激奋: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东北的态度,可用三句话概括之:其一,东北诸省就其历史、种族、法律及实际管辖等各方面而言,五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二,我国民众之所以忍受各种困难和作出重大牺牲,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恢复我国在东北的领土主权。最后,我们今天仍在流血奋战,就因为东北尚未恢复。”
    “所以,我深切地盼望在适当时机,请罗斯福总统发表一项声明,重申东北为中国之一部分。倘若战后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那么,国际间平等、自由、公正等悦耳动听的字眼,实际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次谈话从历史上讲是十分重要的。后来的雅尔塔会议就种因于此。
    再说史迪威事件之后,罗斯福总统对中国冷淡了。在雅尔塔会议上,他把共同击败日本的希望,寄托在斯大林身上。可以说,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背着中国,同斯大林达成的有损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即是“史迪威事件”的后遗症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4:16:40 | 只看该作者
即便是对政敌,蒋介石也不可谓不仁、不可谓不义。对一度反对过他的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白崇禧,他都能做到宽宏大量,既往不咎。 那么孙立人将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4:16:4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
在大陆也会有这样的网站,足以证明大陆官方的心胸还是相当的开阔的,

比起台湾来,无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4:16:47 | 只看该作者
如此斷言,似有不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4:16:50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孫立人有跟美國人接觸
在這證據還沒有確實被蔣介石知道之前
蔣介石對孫立人不能說虧待
因為美國人想藉孫立人在台灣發動軍事政變
讓美國能夠住軍台灣
蔣介石之前對付毛也是相同的道理
毛的背後有老蘇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4:16:54 | 只看该作者
对蒋介石到台湾后,坚持“一中”的做法还是很欣赏的。但在抗日时期,尤其是“9.18”时的表现是在是难以恭维,甚至是憎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4:16:58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但不知道台湾是否还有亲共的网站!
台湾,有谁对毛**有过正面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04:17:02 | 只看该作者
但历史证明,蒋先生的能力只能领导一个省,只有毛先生才能号召13亿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4:17:06 | 只看该作者
我討厭蔣介石的原因
只是因為他獨裁而已
並沒有否認他的功勞
沒有蔣介石,台灣就會成為美國的附屬國
你認為這樣好嗎?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4:17: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蒋公也是一代伟人,抛开政见与理念,起码都属于中华民族的,这点毋庸置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3: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