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異議文化-普普毛澤東 符號的除魅未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3: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異議文化-普普毛澤東 符號的除魅未盡
2009-03-07
中國時報
【張小虹】
     影像的快速增殖繁衍,一直是機械複製時代以降的「奇蹟」,而能夠讓複製影像在不斷「生殖」中還能不斷「升值」的,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算是天下第一人。

     此次正在中正藝廊展出的「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最大的賣點似乎不是沃荷,而是「毛澤東進了中正紀念堂」。說實在的,沃荷的「負片」影像與「複片」美學,眾人早已知之甚詳,此次世界巡展又無特定主題,只是將沃荷五○到八○年代的一百多幅作品依序排列展出,無甚驚奇可觀之處。故此次世界巡展台灣站最有趣的地方,正在於展場與作品之間異質差異所產生的奇妙張力,讓傳統保守的中正藝廊,展出離經叛道的安迪沃荷,讓立於其間的觀眾,前方望去的是康寶濃湯圖案做成的洋裝,抬頭看到的卻是雕樑畫棟的中式仿古天花板。

     而更有趣的是展品中有兩幅毛澤東的肖像畫,一個是中幅彩色的絹版印刷,一個是小幅黑白的凸版印刷,兩者皆有沃荷龍飛鳳舞的簽名於其上。彩色的那幅較為有名,青面紅衣,乃是沃荷在一九七二年製作的毛澤東肖像畫系列中的一幅(我們當然也不會忘記一九七二年正是中美關係融冰,美國總統尼克森初次訪問中國大陸的那一年),此系列中另一幅深藍衣淺藍底的毛像,幾年前才在國際拍賣會由某位亞洲富豪以上億港幣賣下,而去年奧運前後,沃荷的毛澤東系列肖像更被追捧到超乎想像的驚人天價。

     有此一說,普普藝術標示了後現代消費圖像空洞化的濫觴,只有表面,沒有深度,而此「淺平性」導向的正是「歷史失憶」與「情感消退」。若以沃荷的毛澤東肖像為例,此平面複製的影像真的被挖空了歷史、意義與情感嗎?沃荷的毛澤東,究竟是影像的除魅化還是增魅化?賣到天價的毛澤東肖像畫,除了再次印證沃荷大言不慚的宣言「藝術是門好生意」而「普普」絕對一點都不「普羅」外,還傳達了什麼訊息呢?

     如果不是最近幾年接二連三發生了好幾件毛澤東肖像事件,我們大概無法理解為何沃荷的普普毛澤東是如此保守、如此安全,以致可以如此大發利市。首先是紐西蘭某大學的校刊封面,用了毛澤東的半身肖像,再以珍珠項鍊搭配低胸細肩帶的白色晚禮服,為其加料「變裝」,立即遭到中國網民的群起而攻之,雖然校刊編輯解釋此乃幽默之作,也曾如法炮製英國女王、紐西蘭總理與美國總統,但在巨大的壓力下,校方還是被迫出面公開道歉。而法國第三大汽車公司雪鐵龍也因為其在西班牙刊登的一幅平面廣告而被罵到臭頭,只因廣告中的毛**嘴歪眼斜,被視為是為對毛聖像的褻瀆。後又有日本雜誌刊登了身穿紅色Nike的T恤毛**像,也被網路紅衛兵威脅「要小日本血流成河」。

     這些後發事件讓我們重新審視到「政治聖像」的魅力,完全沒有因為科技新時代的來臨而退減,反而變本加厲成為號召民族主義集結的聖地。這些後發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七○年代沃荷「變色」毛澤東的保守性,「複製技術」與「藝術商品」完全不足以動搖更遑論顛覆毛聖像的威力,只要沃荷擅長的「扮裝」與「變性」(可參見其七○年代的「紳士與淑女」系列,十足男同志次文化的「假仙」美學)與毛澤東肖像系列在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毛澤東是張藍臉還是張綠臉,就相對而言無傷大雅了。

     然而進入了中正紀念堂的毛澤東,恐怕也不可能只是一個純粹被挖空歷史、意義與情感的符號。展覽初期的普普投影秀,將此次展出的沃荷作品投影在中正紀念堂大廳外牆,從瑪麗蓮夢露,伊莉莎白泰勒甚至到沃荷晚年的「列寧」都出現了,毛澤東的肖像畫還是被剔除在外。中正紀念堂的這座大廳外牆,雖已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解嚴,就連一○一忠狗的圖案與LV品牌商標都早已爬上了牆,然而此次已然進了中正紀念堂的毛澤東,終究還是不能爬上外牆公然亮相。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08:20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