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迎接公共自行車時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2: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迎接公共自行車時代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时尚哈拉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26059


迎接公共自行車時代

大家就騎下去  單車族團結起來  壓迫市政府規劃道路
如果願意早起  騎單車上班其實很舒服  我以前通常六點半從永和到內湖  大約四十五分鐘  比開車慢不了多少

PS  還可以向交通警察擺一副"就是不屌你"的表情  嘻嘻



2009-03-04 中國時報
【■賀陳旦】


     報載高雄市將提供公共自行車(C-bike)一千五百輛,在二十個地點,從三月一日起用新科技開始服務市民。台北市也打算在十天以後上路試用,以信義計畫區為範圍,提供五百輛公共自行車(U-bike)。

     這不是C vs. U競技,也不是高雄|台北別苗頭。實際上,是新一代公共自行車襲捲到台灣來的流行風。

     從前年七月巴黎推出一萬輛velib( 法文:自由自行車)以來,歐洲城市幾乎無一不跟進。在腳踏車仍為主流的中國,國際化較高的京、滬之外,杭州也宣稱今年五月要有五萬輛公共自行車。這股沛然不能抵擋的浪潮,打著節能減碳旗號,又有新穎設計和網路調度的時髦感助威,馬上成為都市新寵兒。

     事實上,公共自行車真的會減少那麼多碳排放量嗎?一旦施行起來,可能又會面臨那些問題呢?

     巴黎velib約每三千公尺就有,又頭半個小時免費,多數人都用來短程代步,恐怕省下的是步行里程,多過車輛耗油吧!因此,不論從改善交通或減少空氣汙染兩個堂皇目標,公共自行車並非良方。她不必有功能性的大貢獻,卻會成為行銷城市特色的利器。這一點北高兩市主其事者心理要有準備,作法也宜早作調整。

     公共自行車另一個陷阱是走向休閒化或觀光化。都市拿出黃金地點設車架,並不是要開一個大型租車公司。使用人也不宜視為所有物,不管騎不騎,長時間留在身邊備用。公共自行車精神是鼓勵短乘,務必歸架,供他人續用。愈多人次使用愈好,而非追求最大收入。讓車子不斷上下架,有如路邊停車格不時有車進出,才是「公共」兩字極致。

     要達到「公共」的境界,「方便」和「規模」兩者必須兼顧。取、還簡便之外,車架必須夠普及,避免設置超大停車場,以免光走進走出就花好多時間。車多、站多、規模夠大,可以引進彈性費率,誘導騎乘行為,自然而然做到隨機平衡。否則,捷運站口車輛被早起人兒騎走,還要額外用人力來調度、運回車輛上架,成本必高,也難以為繼。

     自從《練習曲》電影上映之後,帶動全台環島騎車運動風氣,對體育界和自行車廠商自然是大好現象。不過,運動性騎車強調人車一體,車子愈個人化愈棒。而(都市)生活性騎車則不可能車不離身,必須要依公共規定停放妥當。公共自行車更進一步,騎的是大家的車,愈多分享愈理想。

     幾乎可以說,台灣新興的自行車運動,文化骨子裡和外國引進的公共自行車理念似乎是矛盾的,主事者不能不察。如何倡導正確的使用態度,建立對公共自行車的合理期待,才不會誤用公共資源,也才能避免北高兩市在新措施上互比輸贏,妄打口水戰。

     記得捷安特劉董事長曾在民國八十六年捐出了六百輛車,在台北首推公共自行車。我在市府任內未能規畫出合理使用環境,當年的計畫沒有成功,辜負劉董事長一番苦心,個人一直引以為疚,引以為憾。如今,網路和數位技術發達,公共自行車已經可以用更多市場機制,達到「公共」目的。

     帶著贖罪的心情,我格外用力鼓掌,歡迎新一代公共自行車!也期望大家善用市府新獻,追上國際步伐,共同營造優質都市生活。

     (作者曾任台北市交通局,目前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2:15:32 | 只看该作者
发展自行车是好事儿,锻炼身体,节约能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2:15:35 | 只看该作者
武汉也说要搞,关键是网点一定要多,不然还是不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2:15:3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公共汽车停站和小汽车停放经常把自行车的路全部侵占了,没有路怎么走?路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2:15:41 | 只看该作者
以台北而言   道路規劃是關鍵  單車族多了  習慣多了  公共自行車的網點也好設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2:15:45 | 只看该作者
武漢沒去過 不知道有沒有地鐵? 蘇州從去年開始蓋地鐵
地鐵搭配單車 超棒!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hq_48.gif" border=0 smilieid="327">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8: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