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0: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8年1月13日15时55分,民国总统蒋经国先生逝世。1月14日,**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发表谈话,对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的不幸逝世表示悼念。谈话中说;“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不幸逝世,我们深表哀悼。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要向历史做出交待,并为两岸的缓和做了一定的努力。”同日,**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吊唁蒋经国逝世。电文如下:“惊悉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先生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同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主席屈武致电蒋经国的夫人蒋方良,对蒋经国老弟不幸逝世表示哀悼。
    1月30日,台湾举行蒋经国先生葬礼仪式。9时正,鸣放礼炮21响,各地警报器同时施放一分钟,教堂、寺院的钟也敲响一分钟。礼炮毕,蒋经国先生生前的12个侍从人员将灵枢举起,随着哀乐声,将灵枢移上灵车,在三军乐队和仪仗队的引导下,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缓缓开出“忠烈祠”向大溪镇方向驶去。沿途,很多人按传统习惯在人行道上磕头。很多头发剃得光光的和尚身着黄色或黑色袈裟在马路两旁念经。沿途有自发而来的100万人观看送葬队伍。蒋经国先生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和父亲所书写的“蒋家王朝”的历史到此己是一个句号。
    1956年10月,周恩来就毛**谈话进一步说明:蒋经国等安排在人大或政协是理所当然的。蒋介石将来总要在中央安排。台湾还是他们管,如果陈诚愿意做,蒋经国只好让一下做副的,其实陈诚、蒋经国都是想干些事的。陈诚如果愿意到中央工作,不在傅作义(部长)之下,蒋经国也可以到中央工作。当场,周恩来指示有关方面,对蒋介石、陈诚等人的祖坟加以保护,对其尚在大陆的亲属注意照顾。195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刊出标题为“毛**说,我们还准备第三次国共合作”。后来,毛**更出语惊人:“台湾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还是胡适好?还是蒋介石好。”这是因为蒋坚持一个中国是毫不含糊的。
    蒋经国先生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镇。1934年,蒋介石先生建造武岭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门前额题有“武岭”两字,后额也有“武岭”两字,是蒋介石先生自题。“**”中,这四个字被用水泥涂掉,改为“红卫”,现己恢复原状。蒋介石先生每次回溪口,必游雪窦寺,曾为雪窦寺题有“四明第一山”的匾额。“**”中,雪窦寺两次被毁,1986年重建。建国后,**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对溪口蒋氏故居和遗迹一直妥加保护,尤其是1978年以后,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蒋经国生先生前曾多次向人表示:共产党做了一件好事,这笔钱应该由我来出。
    蒋经国先生的政治性格与老蒋截然不同。由于他早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己是俄国共产党员,讲究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在苏联特别“二战”正式爆发前,由于中俄关系不好,备受歧视和打击。1978年5月,他就任+++国总统,决心要改变父亲时代那套老作风。当天下午,他召见主管宣传的负责人,作了三点指示:
    第一,今后不希望再有“蒋经国时代”这一类名词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他认为今天是一个民主的时代,不应再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如果真有时代的话,只有群众的时代,而没有个人的时代;
    第二,今后不希望称呼他为“领袖”。他认为国民党只有两位“领袖”,一位是孙文先生,一位是己故的蒋介石总裁。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没有人可以再被称为“领袖”,他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一个普通的国民,只愿以党员和国民的身份,与全体同志及全国同胞一起,共同奋斗;
    第三,今后不希望有“万岁”的出现。他认为只有国家民族的万岁,只有三民主义及国民党的万岁,没有个人的万岁。他表明与父亲时代划出了明显的界限。他当总统不希望再有原士林官邸那一套老制度,说要统统革除掉。他对父亲时代少数侍卫人员假借官邸招牌,在外面招摇撞骗、作威作福,十分厌恶。他在八胜园时,有个得力干部姓张,派他去日本当特派员。张迷上一个日本婆娘,张太太多次向他哭诉,他实在受不了,把张调回台湾,从此打入冷宫。1979年他因为开刀住院,荣民医院建议有几位护士照料生活起居,他就难于同意。
    蒋经国先生身为民国总统,家里生活非常俭朴。他忘不了刚到台湾后,经济相当拮据,没有什么官位,谈不上有收入,有好一段日子,老蒋每月给他5000元台币。早餐经常一锅泡饭,菜是一块豆腐乳、一碟花生米、两片咸鸭蛋。平时经常煮锅罗宋汤,一吃好几天。穿衣更是节俭,早年连一套西装舍不得做。在清廉自持上,绝对没有话说。他当上总统后,吃的三餐与平民毫无二致,有时比平民还省俭,不象父亲那样讲究。他进餐时不要服务人员在旁服侍。衣着从不讲究,西装穿来穿去这几套,不讲衣服品质,只要实用就可以了。来人做客,要么一杯红茶,要么一杯白开水。想要让他请一餐饭吃,一般客人还享受不到类似的待遇。家里每天菜绝对控制在新台币1000元范围内,超出夫人蒋方良要亲自查帐,有时弄得侍卫人员没菜下饭。当他得知后,特别关照一个月拨给七海官邸每位工作人员1200元副食津贴,算是特殊照顾。每当过年过节都有送礼习惯,他一再强调要革除送礼浪费的陋习,他自己坚守不收任何礼品与馈赠的基本原则。他把外国朋友送的高贵礼物,全部在年终举办一个全体员工(他除外)摸彩大会。有一年有一位宪兵摸到一块劳力士手表,高兴得不得了,可是经国先生到死为止,手上还是戴着一块普通的石英表。家里的老冰箱己有二三十年了,还是舍不得丢。厨具二十多年从未更新。
    蒋经国先生私下对一位好友说,他只有和老百姓在一起时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所以,他经常马不停蹄地到处巡视。就在他当总统时,不习惯周围有侍卫人员的保护。一次闹出笑话,他搭乘飞机去南部视察基层,下机时侍卫人员照例围成一个圈子保护。由于他不喜欢保护,不大认识侍卫。下机时见有一位衣着光采、满身福态的人向他走来,以为当地接他人员,他一个箭步上前,满脸笑容握住那个青年的手,没想到那个年轻人本能地缩回手。连退几步,一脸不知所措样子。旁边随从连忙告诉他是我们的侍卫。这时他立刻收起笑容,因为真的地方官员混在人潮中,他按捺住脾气,回台北后找负责主管,劈头就问:“是谁叫你们站得那么近啊?你们以后隔我远一点,不要再有今天的情况发生!”
    蒋经国先生有个非常贤惠的妻子蒋方良,台湾百姓称赞蒋方良是“她表现出另外一种形式的伟大”的人。蒋方良是苏联人,俄文原名芬娜-伊帕季耶娃-瓦哈利娃。她从1935年与蒋经国先生结婚。1937年初,苏联同意蒋经国先生回国。4月,他携妻挈子回到南京。她与蒋经国先生共同生活了53年,但蒋经国先生从来不允许夫人插手政务。一些官太太希望蒋方良为自己老公或亲朋讲些情面,拉些关系。她向经国先生提起,经国先生劈头就说“以后公家的事情,你最好别管。”他坚持男主外,女主内,太太对外面的情况知道得愈少愈好。他不支持太太经常外出,到别的官家去串门,使蒋方良难免走上自我禁锢的道路。不管怎样,他们夫妻之间还是患难与共,有时他还与蒋方良在家里招待客人的面前猜拳,为客人助兴。有次,他让儿子骑在他的背上爬行,被人进来撞见,蒋经国先生很尴尬。国民党政要宋时选说:“她的脑筋里,恐怕只有先生、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要干什么。”蒋方良平日深居简出,从不顾问和干预蒋经国先生的“公事”。曾有人作对比:“婆婆(宋美龄)本事高,媳妇本质好。蒋夫人以一个中国人而醉心于西化;而方良夫人是个西方妇女,却一意把自己投入东方的染缸,使自己成为一个标准的中国人。”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0:07:58 | 只看该作者
蔣經國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灣獨立,主張國家統一!



難得的好總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0:08:01 | 只看该作者
1987年即民国76年蒋经国最后一次组织盛大的双十节。
附件
21523_2003-10-14_21-48-58.jpg (41.06 KB)
2009-2-20 02:21

民国76年,蒋经国最后一次主持国庆。.jpg (56.03 KB)
2009-2-20 02:21

21523_2003-10-14_21-52-15.jpg (69.28 KB)
2009-2-20 0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0:08:06 | 只看该作者
蒋经国真是死因
     蒋经国的死是有预谋的 直接执行者是李登辉 而李登辉是美国人甚至日倭一手培养代替蒋经国的傀儡 它们不想看到中国统一 便加以破坏 刚开始它们觉得以更快的方式---暗杀的方式除掉蒋经国---对美国有利 但暗杀手段会使台湾政局混乱而不符合它们利益 所以它们以暗中下毒的方式向蒋经国的食物里注入病菌(针对蒋经国的病适量下毒使其达到自身病情不治而亡,加之医生方面做点手脚也叫收买,这下不死都难)美国不断的给予各方面李登辉暗中支持 拉拢所谓的少壮派(现在的台独) 向“总统”宝座靠拢 再加上李登辉超级会拍马屁 很快得到蒋的赏识 这下完蛋了!大家都清楚李登辉这个败类 没有在大陆生活过 对大陆没有一点感情并且其一直接受的美日教育所以美国人选它来接任蒋 是很合适的 这符合美日利益  亲爱的网友想想看论资历 论政治才能或者学识---李登辉怎能和当时任何一位台湾政治家抗衡呢?

                                    以上属个人见解 欢迎网友指教或分析或发表不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0:08:10 | 只看该作者
坚持一中,是蒋氏父子杰出的,为数不多的贡献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0:08:14 | 只看该作者
与二奶生出一个台独的杂种货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20:4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