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国际体系研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
2008 年 7 月 13 日 下午 1 点半,由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先秦国际体系研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文南楼旧经管报告厅举行。
参加研讨会的嘉宾有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 阎学通 教授、外交学院 秦亚青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赵汀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 徐进 博士,广东省委党校的 王日华 博士。
参会的学者们就先秦国际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研究。 秦亚青 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积极参与研究先秦的国际体系,是很有意义的。他从文本、格义、意义和差异四个方面来谈。并提出,现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三个流派,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传统经典派以及以 阎学通 教授为代表的中西合璧派。 秦 教授认为,虽然这些流派还很弱小,但是很有希望。
赵汀阳研究员则是从东西方的哲学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差异来看待先秦国际体系。他认为,关系是中国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体系层次和分析单元是中西方研究完全不同的结果。
徐进 博士就王权体系和霸权体系的差异提出了道义和政治实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徐进还谈到了国际规范与维持国际体系的关系。
王日华 博士就先秦国际体系的结构与变迁作了说明,提出了目前对于先秦国际体系还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先秦国际体系的结构以及变迁的动因,还有中国与西方在体系研究上的对比差异及启发。
阎学通 教授就推动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说明,指出是为了丰富国际关系理论,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并着重就先秦思想家们对国际体系和国内体系的认识,国际体系等级与国内体系等级的决定因素,国际规范与国内规范的关系及发展趋向,国家变化的根本原因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参加清华大学第六届“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讲习班”的学员们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积极与嘉宾们进行互动和讨论。本次研讨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