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货币汇率分化兑美元贬值拐点来临?
--------------------------------------------------------------------------------
2008-04-18 10: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韩元、泰铢、卢比、比索等货币在连续多年升值之后,在2008年至今开始贬值。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今年人民币升值将前高后低
在美国经济放缓、石油价格飙升、国际资本流向难卜等的共同背景下,今年以来亚洲新兴市场一些重要货币对美元的贬值,被部分市场观察人士称为一个“转折”的开始。
兑美元汇率分化
根据统计,进入2008年,截至4月16日,韩元对美元贬值6.04%,泰铢对美元贬值5.58%,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1.55%,菲律宾比索对美元贬值1.89%。
在以上几种货币对美元贬值的同时,同期,新台币对美元升值6.3%,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3%,新加坡元对美元升值6.21%,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升值4.52%,印尼盾对美元升值2.03%。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几只东亚货币对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元指数并没有停止下滑,今年初到4月中旬美元指数贬值了5%左
右。
“多个东亚新兴市场货币今年对美元出现贬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雷曼兄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对《第一财经日报》指出,有货币对美元升值,有货币对美元贬值,这样一个简单的“分化”,区别于前两年东亚地区对美元的近似集体升值。
根据统计,从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底,泰铢对美元升值30.5%,菲律宾比索升值22.6%,韩元升值21.2%,印度卢比升值18.0%,新加坡元升值16.7%,马来西亚林吉特升值12.6%。并且这5年均为持续升值。
原因之一:贸易恶化
孙明春指出,2008年至今出现的两个重要变化,导致了东亚地区部分货币开始对美元贬值。这两个变化,一是贸易项目,一是资本流向。
“在贸易上,韩国、印度、菲律宾等国的贸易逆差表现非常明显,这些国家仅靠资本项目的外汇流入来维持收支平衡,在国际市场动荡的背景下,是不让人放心的,这在汇率表现上就是汇率贬值。”孙明春说。
根据韩国知识经济部发布的数据,2008年3月韩国贸易逆差6.7亿美元,是自2007年12月以来连续第4个月的逆差,之前的三个月份的逆差分别达到8.7亿美元、37亿美元、12.5亿美元,连续4个月贸易逆差这还是韩国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该部门一位官员透露,进入4月份前10天的贸易逆差将达到30亿美元。同时表示2008年将很难达到其预期的贸易顺差。
而过去几年泰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07年达到124.7亿美元,但2008年1月、2月实现了连续两个月的贸易逆差,分别为6.5亿美元和6.9亿美元。
还有印度2008年2月贸易逆差42.29亿美元,2007~2008财年的前11个月(2007年4月~2008年2月),印度累计贸易逆差高达724.67亿美元。贸易逆差占GDP的比例在7%左右。
另外,菲律宾近年1月份贸易逆差为7.56亿美元。越南近年前2个月贸易逆差近4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倍多。巴基斯坦2月单月逆差21.1亿美元,2007年7月~2008年2月本财年前8个月累计逆差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38.05%。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第一财经日报》指出,这些国家从贸易顺差转向贸易逆差,或者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一是对美国出口的下滑,二是石油价格飙升,这些国家都是石油净进口国。
韩国2月份对美国出口为5个月最大跌幅,韩国的造船、钢铁、化工等行业,对全球经济周期非常敏感;印度对美国出口也有下滑;菲律宾2007年海外劳工汇款144亿美元扩大了国内需求,但孙明春指出,这其中52%来自美国,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将减少2008年的劳工汇款。
另外在石油进口方面,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官员指出,该国进口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进口价格上升,1月份进口石油金额达10.2亿美元,增长10.6%。另据印度商工部统计数据,印度2008年2月石油进口62.72亿美元,增长39.52%,而非石油进口只增长了26.35%。
原因之二:外资撤出
孙明春认为,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货币汇率兑美元贬值的另一个原因,是资本流出。
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的统计,截至3月24日,外国人在韩国证券市场上持有股份比例为30.48%,比去年下降1.9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历史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4月26日,当时外国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持股比例达44.12%,该比例在2005年到2007年末分别下降至39%、37.2%、32.38%。
另外,截至3月18日,3月份外国人已出售股票30.29亿美元,2008年外国人已累计出售股票130.84亿美元。
3月30日,韩国金融研究院发表了《外国投资者股票投资资金的撤离背景和启示》,报告指出:“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去年8月至今年2月,共有323亿美元资金以净抛售(抛售额减去买进额)形式撤出韩国股市。这与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等其他亚洲主要新兴国家和地区相比,其规模最大。”
韩国金融研究院的报告同时还表示,同期,外资在泰国和菲律宾的净抛售金额分别为25亿美元和8亿美元。
对于外国人抛售韩国股票的原因,韩国金融监督院称,这主要是因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来自美国的资金出售韩国内股票等风险财产,并把其变现为现金所为。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国际资本会先从经济基本面相对弱的新兴市场撤出。”孙明春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