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瞄准世界城市愿景:城中村和二元结构将消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5: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似乎难以量化性地断言,要成为世界城市,北京还需要多少年。10年?不大可能。30年?不免又感觉太久。

    于是,莫如来一次现实盘点,看看我们这个赖以生活的大都市,究竟和世界城市还有多大差距,通往美好愿景的路径,有哪些可供借鉴。

    目前已知的是,世界城市应该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因此,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可被称为“世界城市”的危机。金融危机暴露了顶级世界城市的先天性结构性问题。最近,美国人也在反省美国的世界城市,如纽约、洛杉矶等因缺乏坚实的第二产业基盘,而对外界的依赖过高,使得他们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削弱。

    这其实也在警示北京,世界城市,并不止于荣耀。

    -北京现实

    增长速度进入全球前10

    吕斌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他认为,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构世界经济地理,这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个机遇,但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去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表明,在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城市总体处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巨大,但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吕斌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个城市有8个属于中国。在世界城市网络连接度方面,香港、北京、上海和台北四个城市已跻身世界城市前列。其中,香港和北京跻身全球624个城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成为亚太地区的中心城市。

    “由此可见,中国多数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度与欧美城市差距巨大,但上升潜力空前,特别是北京、上海、香港。”吕斌认为。

    尚在世界城市体系低层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雪串认为,近年来,北京在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通过与几个主要世界城市基本指标的比较分析(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4》资料),数据显示,北京与较高层级的世界城市伦敦、纽约、东京、首尔相比,在人均GDP、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数、空港年人流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苏雪串认为,这些研究表明,北京已进入世界城市体系,但尚处于较低层级。因此,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增强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比如,重点发展现代第三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等国际机构,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北京的国际化程度等。

    -世界之路

    借鉴东京打造世界城市

    “我们要构筑世界城市这一目标,但不是要一步走到顶级。”吕斌认为,中国应在世界城市体系中逐步培育几个层次高的城市,“但应坚持实事求是”。

    “我们对世界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我们要抓住机遇,要扩大内需,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从世界工厂培育出世界城市。”吕斌认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应该借鉴日本东京的形成路径。

    东京形成世界城市的路径是产业中心型。东京和纽约不同,产业结构多样化,与周边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服务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复合体。

    吕斌指出,东京有坚实的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也非常发达,这些特点符合中国地缘情况,因此,北京也应该抓住时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建成巨大产业中心型的世界城市。

    联手周边省市一起发展

    “世界城市需要根植于地域和区域,形成世界城市区、世界城市圈,或者以世界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孤立的世界城市是很难形成的,打造世界城市当前只靠单个城市去冲是有难度的。”吕斌认为,北京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联手周边的省市一起发展。河北、天津可以为北京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客观条件方面,北京存在成为世界城市的条件。但是,世界城市的形成最终是要靠市场去实现的。”吕斌指出,亚洲世界城市的形成,与欧美的纯市场路径不同,而是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市场,或直接推动世界城市地域的形成,比如日本东京世界城市区域的形成,就是通过多次“首都圈规划”引导和推动,效果明显。

    吕斌认为,政府的推动就是要靠规划先行。如今,东京已经在着手进行第六次首都圈规划了。经验证明,政府通过规划,在引导市场、推动市场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位学者也特别强调,北京培育世界城市应有阶段性目标,切忌盲目、过度追求构筑金融中心,而轻率地放弃合理的制造业。构建北京世界城市的目标应是基于制造业的产业中心型世界城市,不仅关注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应关注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愿景描绘

    城中村和二元结构将消失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梅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在产业结构、对外联系、创新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已经显现世界城市的雏形。

    “世界城市目标将写入北京的十二五规划中,也就是从2011年到2015年北京要初步建成世界城市。但完成这个目标不是指一步到位,可以进入世界城市的第二梯队。”梅松表示,社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根据国际经验制定出一套世界城市的指标评价体系。

    “这个评价体系是塑造世界城市的评价体系,这样北京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方向在哪里,这个体系在今年或明年可以出台。”梅松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21: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