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意调查是一面“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 16:5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调又"出炉"了。这是继2008年以来的第二次民调。2009年民调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和防止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四项测评分值均比去年有所提高,群众满意度较大上升。

    民意调查是一面"镜"。这面"镜",映照的是民心,是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认同度和满意度。记得2008年民调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对组织工作"不了解",2009年这种状况则得到明显改善。被调查的各地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对组工干部形象的满意度、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的满意度、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都明显高于上年。看来,这些由中国权威统计部门进行的民调,是建立在科学、翔实的数理统计上的,既有量的统计,又有质的界定,无论是问卷的面,还是调查的内容,都是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慎重进行的,因而调查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效果具有无可置疑性。这面"镜",让我们看到:这几年来,组织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组工干部的职业形象是好的,效率是高的,业绩是令人满意的。完全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的组工干部,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队伍!

    一向披着神秘面纱的组织干部工作,为什么非要让群众来考量?

    从理论上说,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有一句很流行的称谓叫"公仆"。既是"公仆",就应该由公众来选择。一百三十多年前的巴黎公社,就曾经提出了"公仆"这一概念,并提出"公仆"要由民众来普选,对不称职的"公仆",民众有权利随时罢免他。然而,只有70多天生命的巴黎公社,虽然普选出了自己的"公仆",却因为敌强我弱等种种原因,却、未能将这一先进理念附诸实践,变成现实。今天,中国***作为执政党,有条件将"公仆"选拔、管理、考评工作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中。而组织工作民调,就等于是发动各方面人士、群众,来关心这项工作,监督这项工作,评判这项工作。组织部门在工作中,是否认真践行"三服务、两满意"的组织工作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什么新举措,取得什么新成效?就是调查的重点。比如,是否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坚决整治"拉票"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按照重在培养、同样使用、优进绌退、动态管理的原则改进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选拔工作,对县委书记等关键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从严管理;等等。这一系列重要工作,都需要接受各方面人士、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为组织部门、组工干部"打分"。

    本人以为,民意调查这面"镜",不仅要照,还要常照。至少一年一次。通过对公众的民调,始终保持对各级组织部门的"压力"态势,让组织部门不敢懈怠、不能懈怠,让组工干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头上高悬一把"公正之剑",周围布满关注的目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体现选贤任能的公平公正,回应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待,适应科学发展的新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年一度的民调,让各方面人士、群众参与进来,对干部工作有更多、更直接的话语权、表决权。也就是从旁观者到评判者再到表决者,实现角色的不断转换、升位。例如,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公推直选,扩大人才的选荐范围,让更多的人才依靠自己的能力脱颖而出、受到重用,展示才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5:2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