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结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21:4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的天才,他们并非都是名校出身,他们也非有很高的考研分数。高校里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学生,考研路上也是毫不起眼的人群。在艰难的考研路途,他们或横跨专业,或出人意外,或直接攻博,他们都以不同的成功方式记录了考研时代的悲壮岁月。
在我们心中,他们是--旋转180度的考研人。
  其实我并不优秀,
  甚至十分平凡,但是我的经历却是特殊的,因为这样的经历有许多同龄人梦想飞翔的痕迹:我沿着高中文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西医的S形路线,把人生转了一个180度的弯。
  杀出重围
  我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因子,不喜欢赌博却钟情于冒险。在经历了父亲去世,女友分手和挚友遇难这样几乎只有在文学作品里才有的巧合和不幸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明天:如果考本校的研究生,风险很小且争取公费的几率很大。考外校则全部相反。经过挣扎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考出去。
  做决定的时候我很低调,只是买了相关的书籍并查阅资料,做好计划之后就立即开始复习。和母亲通电话说明我选择的时候,母亲说:孩子,你很要强。但是咱家的境况不如父亲在世时,不论你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谨慎再谨慎。我知道母亲的意思,选择一切重新开始的代价是高昂的,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前途上。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又是单亲,这就意味着可能彻底的失败。
  那一夜我失眠了,想了好多,天亮时再看书封页的那句话,我觉得还是应当有理由相信自己,应当有足够的自信去走好我人生关键的这一步。除了像突围一样拼杀出去,我没有选择。
  自由的代价
  复习的时候我有一个师兄是我同专业的,但是他放弃了几乎已安排好的临床工作和基本稳妥的上本校研究生的机会,去考和我们专业毫不相干的国际贸易。跨学校跨专业,而且还有十分头疼的高数,要知道我们本科是不学数学的。
  这个师兄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他可以一个人忍受孤独,在自习室里无日无夜地学习,啃下艰涩的数学。我们一起学习的时候,他总是那句口头禅:孤独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最浮躁的是十月之后。那时各高校的招聘会开始升温,看着或者听说自己的同学签了哪里哪里,有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落差。想想自己的复习准备并不是很充分,状态也并不理想,每天只看一点书,记忆力也越来越差,就觉后悔。有的时候甚至在处理与朋友或者其他人际关系时都显得笨拙而毛躁。我觉得自己很孤独。
  我租了一个小屋,里面布置十分简单。写字台,床,还有电源。写字台用来看书整理笔记,记录心得;床用来睡觉休息;电源上横七竖八的连接着三部录音机,分别用来听不同科目的、自己录的和购买的录音带。还有就是在小屋里随处可见的小条,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只有我自己可以看懂的东西。那时的生活简单得有些原始,每天从教室回来在小屋里重温一天主要的成果,喝一杯不加任何调料的苦咖啡,和几个知心的朋友通电话互相鼓励偶尔互开玩笑已经是最大的奢侈了。
  永远的229
  229是一间很小很普通的教室,因为安排的课时少,被考研的人渐渐地占用了。十月末的时候我来到这个小教室,大家开始熟识,在共同的选择下形成一个只有单纯目的,没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团队。
  有一个女生是准备考北大的,我们在这里成了“战友”。她很优秀,外语基本功很好,最后她在去年以专业第一顺利考进北大。在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做实战模拟时,做为partner我们互相换着批改作文,收获颇丰。这样的模拟为真正考试时,在最后20分钟我还能很冷静地写完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关系论坛
  在离考研还有10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画了一副漫画,并签上自己的话。我写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自己。
  229的故事还有很多,有时候想想过去的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这样的经历会在记忆深处默默地影响一个人,包括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17: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