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6-7-25 12:29:59
|
只看该作者
超级大国作为体系中权力层面的主要构成者,即“极”,在权力政治上的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外关系中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超强权力资源,特别是军事力量;第二,对体系层面的力量变化特别敏感,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挑战者,一旦确定可能的挑战者,就会力图加以遏制或消除。在制度合作上,由于它往往是制度的主导者,因此对制度会采取比较随意的态度,即一方面会推动有利于它的制度,并且强制别国加入这种制度,诸如防止导弹技术扩散的制度,但同时也会随意退出认为对自己不利的制度,诸如退出《京都议定书》。在观念互动上,超级大国也往往具有最强大的影响手段,但在这方面却最不能随心所欲,因为它不可能决定别国的看法,不可能改变人们对霸权行径的反感。这种观念性的东西尽管不影响其权力地位,但却有可能影响其权力的功效。例如,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就直接影响着美国反恐战争的进程。<br /><br />就当今世界的其他大国而言,由于力量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格局中超级大国的影响会持一种既适当接受又适当制约的态度,即一方面承认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但不是事事服从,另一方面对之有所制约但又不做挑战者。在制度合作上,这些大国会采取比超级大国更为积极的态度,因为它们在国际关系中不大可能轻易动用军事手段实现目标,除非面临生死攸关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这些国家通常赞同多边主义,赞同通过对话、谈判实现目标。在观念互动上,它们更愿意通过善意的对话与超级大国以及其他国家建立以合作为基调的伙伴关系。<br /><br />对于广大中小国家来说,在体系层面上是不存在运用力量的考虑的。它们通常只能服从现有的格局,并且可能通过与超级大国建立同盟关系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在制度合作上,它们大多是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但也有少数例外。在观念互动上,这些国家因数量多,往往成为建构国际氛围的主力。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种决议,通常都是这些国家在起作用。这种作用其实就是社会建构作用。虽然它们通过的声明、决议没有约束作用,但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看法,形成舆论的压力。<br /><br />以上所讲的情况,只是做了有限的几种区分。也许,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有更复杂的区分。进行这种区分,是想说明一点,即解释不同的情形,所用的主要理论假定可能是不同的,这就像工人排除不同的机械故障要用不同的工具组合一样。国际关系的复杂现实表明,解释模式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对理论的应用必须不断创新,学科的发展才有生命力。由于在解释现实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提出对理论的新要求,因此这个过程也会推动理论的发展,并使得国际关系的大理论经由解释模式而与现实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桥梁,解释模式的发展应该是有意义的。<br /><br /><br />1 迈克尔·布雷彻(Michael Brecher)1999 年在国际研究会(ISA)的主席致词中就表达了对20 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现状的强烈不满,他认为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学者追求时髦、新奇、形式而划分出许多不必要的学派,这种不适当的“两分法”、“三分法”阻碍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使之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他力主理论的“综合”(synthesis)认为在国际问题研究的所有方面都应进行综合,包括研究途径、理论、方法和经验主义的发现。他指出,没有知识的一体化,不能按照新鲜的理论洞察改进方法和新的证据,国际研究就注定只是有关现实和行为的零星解释的集合。他认为综合不仅代表更高的学术成就,它而且会加强我们对国家决策的贡献,参见Michael Breche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Flawed Dichotomies, Synthesis, Cumul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3, No.2, June 1999, pp.216-217, 252。<br />2 参阅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第二版,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第7 页。<br />3 参阅[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年版,第4 页。<br />温特的依据是:John 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Issue 3 - Winter 1994/1995, pp.5-49; Robert Keohane and Lisa Martin,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Issue 1 - Summer 1995, pp.39-51; Stephen M. 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Vol.110, Spring 1998, pp.29-47.<br />4 参阅[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年版,第135、147、150、155 页。<br />5 Herbert Butterfield, History and Human Relations. London: Collins, 1951, p.21.<br />6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 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9-11 页。<br />7 参阅:[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年。<br />8 Matthew J. Hoffmann, “Constructivism and Complexity Science: Theoretical Links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paper for ISA meeting 1999.<br />9 [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年版,第18 页。<br />10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 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 页。<br />11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年版,第4 页。<br />12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年版,第5 页。<br />13 [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年版,第13、107 页。<br />14 基欧汉说:“对于国际制度的新的研究(在1980 年代)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假定,接受了这样的说法,即国家的相对权力和竞争的利益是世界政治中的关键因素,但同时却得出了制度对进程影响的新的结论。”见R. O.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an Interdependence Work?” Foreign Policy, Vol.110, Spring 1998, p.83。<br />15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Seco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97.<br />16 参阅[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br />17参阅 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Seco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225.<br />18 R. O.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an Interdependence Work?”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p.82.<br />19 Jeffrey W. Legro, Andrew Moravcsik,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2, Fall 1999, p.6.<br />20 Stephen M. 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p.44.<br />21 毛**:《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二版,第3 页。<br />22 Christopher Layne, “The Unipolar Illusion: Why New Great Powers Will Ri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7,<br />No.4, Spring 1993, p.5.<br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