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谈书记沈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6 16:5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合肥1月5日电 题:红手印背后的深情——“大包干”带头人眼中的沈浩
  记者杨维汉、周立民、王圣志
视Pin:小岗村书记沈浩病逝 村民曾集体写挽留信[/url]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1978年以来,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哪个村庄能像小岗村那样,用草草写下的一纸约定改写历史;也没有哪个农民群体,能像当年的18位好汉一样,用鲜红的手印掀起改革的大幕。
  2004年,39岁的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来到小岗时,那些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成了他了解小岗、改变小岗、发展小岗的“高参”,也成为沈浩生命中最后6年的见证者。
  信赖——“沈浩是农民的孩子,知道农民需要什么”
  当年按下红手印的18位带头人,如今健在的还有12位。风霜染白了黑发,岁月写满了沧桑,经过了“生死契约”的洗礼,亲历了小岗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如今的他们从容、淡定,以犀利、冷峻的目光审视下派到小岗的干部。
  在小岗村,要让这些“大包干”带头人信赖,仅靠说两句漂亮话是不管用的。
  关友江是村委会副主任,也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中唯一在村“两委”班子的成员。来小岗的各类干部他大都打过交道,可和沈浩共事的几年却让他终身难忘。他记得沈浩刚来时那次村“两委”会议上,干部介绍村民生活状况时含糊不清,有人“拍脑门”按估计报告。沈浩急了,当时就让会计把小岗村100多户人家的统计资料都拿来,他一家一家仔细核对。
  “这干部真是来干实事的!”关友江感叹。那次会后,沈浩决定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一定要摸清小岗的家底。在每位“大包干”带头人的家中,他更要多坐坐、多问问。
  严俊昌曾担任村干部多年。沈浩到他家请教小岗该如何发展,严俊昌当时说到了路:“路没有,谈什么发展?”这句话沈浩记住了,在小岗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着大家修路。随后的6年,沈浩为小岗修路的努力从未停止,不仅是实实在在的路,更要铺一条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路。
  当看到沈浩手捧水泥浆带头修路的场面,看到沈浩解决了多年来无人敢过问的少数人强占村财产问题时,“大包干”带头人不由得为沈浩竖起大拇指。
  “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在严立华眼中,这就是沈浩。
  严俊昌说:“沈浩是农民的孩子,知道农民需要什么。”
  期盼——“当年坐牢杀头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怕了”
  20多年没有迈进富裕门,小岗的矛盾、积怨、问题不少。而在沈浩看来,让有些停滞的小岗村再次焕发生机,就得靠发展。
  从2004年开始,沈浩开始带着大伙去华西村、大寨等名村“取经”,“大包干”带头人每次都参加。严宏昌说:“沈浩带我们去其他名村参观,就是要让大家解放思想,和人家对比看看我们是否落后了,变变我们的思想观念。”
  作为当年“大包干”协议的起草者,严宏昌是小岗的“文化人”,几十年走南闯北,他当过村委会主任,带着大家办过企业、搞过合作,一心想让小岗富起来。在沈浩身上,他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对沈浩充满了期盼。
  沈浩没让他们失望。
  严学昌忘不了,为了让小岗的交通更方便,带动旅游的发展,沈浩几年中多次到省里各个部门争取,终于开创了全安徽由一个村往省城发班车的先例。这3年,村里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卫生院,住房困难的村民搬进了新居,人心开始聚拢了,小岗真的开始有了起色……
  3年时间转瞬即逝,眼见沈浩归期将至,村里的致富能人严金昌说:“当年我们这些男人坐牢杀头都不怕,可想到沈浩要走了,我们真的怕了。”
  当年的老哥儿几个一合计,为了小岗的明天,要留沈浩,还是用当年成就小岗的“红手印”。于是一封联名信送到了省委组织部,语言一如当年的实在,列举了沈浩在小岗干的十件实事,后边紧跟着98个鲜红的手印,带头签字按手印的还是当年的带头人。
  沈浩用行动,回应着那些苍老、凝重,满含期盼的眼神。
  “看到村里的新房子,我总想起沈浩。”严立华看着房子睹物思人。当年那张“生死契约”就是在严立华家的茅草屋里诞生的。搞“大包干”,解决了温饱,严立华家的茅草屋变成了大瓦房。“沈浩跟我说,瓦房破了该淘汰了,现在咱们要起楼房。”这事严立华当时想都不敢想,可沈浩却真的带着大家做到了。关友申说:“看看这村里的规划,看看咱们的农贸市场,这都是沈书记带着小岗人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为了小岗的发展,大家也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也有争吵的时候,难能可贵的是,吵过之后,大家还是念着沈浩的好。严美昌说:“沈浩跟我们拉呱,真能说掏心窝的话。为土地的事情,我们争论过,但每次都是笑着结束的,不是抬杠,因为沈浩是在为老百姓考虑,大家最满意的就是这一点。”

  怀念——“让沈书记永远留在小岗村,让子子孙孙都不要忘了他”
  2009年11月6日清晨,噩耗传来。这一天距离沈浩第二个任期结束只有一个月,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小岗人又按下了手印,盼着他们的沈浩书记能再留下来。
  严俊昌听人说沈浩去世了,当时就生气地呵斥对方,无论如何不相信这是真的;严宏昌不思茶饭,心里仿佛堵了个疙瘩,几天都解不开;严国品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不久前还打电话问沈浩是不是要走,他说不走了,可……
  “积劳成疾,因心脏病突发引发猝死”,医学术语在老人们听来有些拗口,但他们心里明白,沈浩的病就是为小岗累出来的。“沈浩几次跟我说,太累了,身体有点吃不消,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当时我还说他,才多大年纪,怎么就睡不着觉,可没想到……”严立华低声念叨着。
  “沈浩,是我们小岗人太自私了么?是我们当初留你留错了么?”沈浩走后的这些天,严金昌一直沉浸在悲伤与焦灼之中。
  严立学说:“我们小岗人当年按手印是为了温饱,后来两次按手印挽留沈书记,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富裕的希望。如今他走了,我们又按了手印,要让沈书记永远留在小岗村,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不要忘了他。”

[/url] 小岗村书记沈浩病逝 村民曾集体写挽留信 [/url]来源:央视《新闻联播》播放视Pin[/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02: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