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行信贷投放定调 银行年底忙“储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5 18:0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到年底,商业银行放贷的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业务人员却没有闲着。“最近特别忙,年末的汇总、结算工作,年初的营销工作,还要为明年年初储备项目。”交通银行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高速信贷投放之后,大多数商业银行目前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信贷投放目标,信贷投放速度明显减缓。不过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获悉,从本月初起,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暗自为明年的信贷投放储备项目,与去年底的情形显著不同,今年底包括中小企业、民生领域、文化产业、“三农”等领域成为商业银行部署的重点,这些领域有望成为2010年信贷投放的热点。
    “年底在储备项目时,我们加大了对文化产业、医疗卫生,民生等领域项目的开发力度。”建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据了解,本月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家银行负责人均召开会议,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在信贷投放的领域上进行了总体部署。
    建设银行提出要将巩固传统优势业务与加快发展创新业务有机结合,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医疗卫生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下决心把结构调整落到实处。要大力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通过打造民生系列产品综合服务方案,重点支持教育、医疗、社保、安居工程等民生产业的发展。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则提出要充分发挥大银行应有作用,进一步完善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衔接的信贷政策,合理增加信贷投放,积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业振兴计划、企业兼并重组以及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同时要继续严格限制对“两高一低”建设项目的贷款,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中行董事长肖钢则指出,中行将优先满足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研究,积极创新业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农行党委书记、行长项俊波指出,农行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此外,农行将对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优先予以支持。调整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公路、纺织、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信贷政策,使部分企业“进得来”、“贷得到”、“能控险”。
    “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了结构调整原则,商业银行自然会适应政策要求来优化信贷投放结构。”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表示。杨涛认为,明年对于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两国一资”行业等,将明显地减少放贷。其次,对于房地产也来说,为了防止风险、适应政策变化,预计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支持力度会有所弱化。再者,由于明年经济进一步复苏,“保增长”之外的政策重点更加突出,包括“三农”、中小企业等领域将得到更多信贷支持。另外,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新能源、环保产业预计会获得银行更多青睐。(记者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屈绍辉 )

 新华视Pin >>


温Jiabao接受独家专访

温Jiabao专访全程回放


2009年度电影盘点

2009好歌推荐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Pin 社区  



 相关报道


货币政策"四目标"拷问 2010年信贷投放何去何从?
央行暂停正回购 本周净回笼100亿元
明年我国信贷投放将呈现哪些新特征
过剩产业融资之门关闭 765亿再融资将"胎死腹中"
四部门力挺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禁止对严重过剩盲目放贷

2010 紧缩“靴子”何时落地

 图片精选 >>


   · "圣诞老人"亮相泥浆地比赛
· 谁将获吉尼斯最受欢迎纪录?
· 国际特色猫咪展览


   · 男童玩耍时竹筷插入大脑
· 香港叮叮车
· 异地求学的藏族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6:32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