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将近代中日战争定性为侵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9 11:5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一阶段近日结束。昨天,此次研究的中方研究人员介绍了主要成果。在研究中双方就近代中日战争的侵略性质达成共识,并明确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双方学者对中日战争的性质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各自的论文中都明确指出:自1931年开始到1945年的中日间的战争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就是说:在侵略战争性质的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中方委员会对于这一原则问题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在论文中深刻阐述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伤害与损失,表达了谴责侵略战争和维护和平的愿望。日方学者在研究成果中明确承认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认为战争中因日军的种种非法行为及造成的大量中国平民的牺牲,造成了深刻的战争伤痕,是构筑战后新的中日关系的障碍。日方学者的论文认为近年关于细菌战、遗弃化学武器、强制征用劳工、对妇女的暴行等问题的诉讼,都是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深刻伤痕的表现。

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表示,此次共同研究是双方分别接受外交部门的委托,比起一般的、个人的学术研究,“有一些正式的意义”,价值特殊。步平介绍,此次研究在冷静的环境中清除了中日关系的历史障碍,有助于中日双方适应国际格局的变化。他说,法德两国在战后就开始了历史的共同研究,目前已取得成果,并编写了共同教科书,这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而中日历史的共同研究也是国际对话大趋势的一部分,有助于两国形成同一性,有助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对于中日关系,他表示此次研究将正面推动其向前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56:32 | 只看该作者
■新闻背景

2006年10月,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年内启动两国学者之间的共同历史研究达成了共识。2006年12月,项目正式启动。双方各10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基于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及“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开展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就中日关系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本次研究按照“同一题目,交换意见,充分讨论,各自表述”的方式,对19个论文题目,由双方委员各自撰写文章,体现的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将南京大屠杀定性反人道屠杀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张蔚然) 记者二十八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了解到,将于下月公布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将包括东亚国际秩序与体系的变革、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日本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近代中日关系的开端与演变、日本向大陆的扩张政策与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等内容。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向本社提供的资料显示,共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七世纪东亚国际秩序与体系的变革、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东亚国际秩序与中日关系;中日社会的相互认识与历史特质的比较;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相互认识、中日政治社会构造的比较;对立与合作:走上不同道路的中日两国、日本向大陆的扩张政策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56:44 | 只看该作者
本月二十四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东京召开,宣告第一阶段工作结束,研究报告由双方各十三篇论文组成。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向媒体表示,此次公布的研究论文是双方学者根据同一题目在交换意见和充分讨论后,各自撰写的论文,体现的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步平表示,中方学者十分强调定性的问题。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中,中日已就定性的问题取得共识,即中日战争的性质为侵略战争,南京大屠杀为大规模反人道屠杀。

步平表示,这是由两国政府主导的活动,所以参与学者也由政府挑选。中方的十名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科院与北京大学,研究的范围是中日两千多年交往史、近代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六十年中日关系发展史,目的是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增进相互理解。

二00六年十月,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年内启动两国学者之间的共同历史研究达成共识,成立双方各十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基于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及“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开展中日共同历史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57:23 | 只看该作者
据日本共同社12月24日报道,由中日两国有识之士组成的“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最终会议24日在东京召开。研究报告将推迟到明年1月发表,双方还就在“古代·中近世史”和“近现代史”上同时记录双方观点达成一致。但就“南京大屠杀”牺牲人数问题,双方的对立持续到最后。

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与日方首席委员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在记者会见上分别强调了共同研究的意义。共同社称,虽然在联合声明中将此次共同研究定位为促进相互理解的第一步,但中日两国间历史认识问题的“鸿沟”也再次显现。

其中,就“南京大屠杀”牺牲人数问题,步平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南京审判记录上是30万以上,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也是20万以上,可以引用。对此,北冈伸一反驳称,“也有必要追及审判记录的可信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57:47 | 只看该作者
记者二十八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了解到,将于下月公布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将包括东亚国际秩序与体系的变革、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日本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近代中日关系的开端与演变、日本向大陆的扩张政策与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等内容。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向本社提供的资料显示,共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七世纪东亚国际秩序与体系的变革、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东亚国际秩序与中日关系;中日社会的相互认识与历史特质的比较;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相互认识、中日政治社会构造的比较;对立与合作:走上不同道路的中日两国、日本向大陆的扩张政策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等。

本月二十四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东京召开,宣告第一阶段工作结束,研究报告由双方各十三篇论文组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58:07 | 只看该作者
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向媒体表示,此次公布的研究论文是双方学者根据同一题目在交换意见和充分讨论后,各自撰写的论文,体现的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步平表示,中方学者十分强调定性的问题。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中,中日已就定性的问题取得共识,即中日战争的性质为侵略战争,南京大屠杀为大规模反人道屠杀。

步平表示,这是由两国政府主导的活动,所以参与学者也由政府挑选。中方的十名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科院与北京大学,研究的范围是中日两千多年交往史、近代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六十年中日关系发展史,目的是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增进相互理解。

二00六年十月,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年内启动两国学者之间的共同历史研究达成共识,成立双方各十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基于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及“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开展中日共同历史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6: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