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 中国"90后"在备受关注中登上舞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9 11: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搬家一样的宿舍入住,“非主流”的穿着打扮,超前的消费观念,都使得初入校门的“90后”以“新新人类”的姿态走入大众视野……2009年,中国第一代“90后”首次在高校集体亮相。

    近10年来,“80后”一直是社会聚焦点,被贴上“独立、自我、迷失”等标签。如今,80后普遍走向“成家立业”的阶段,在其逐渐远去的背影中,世人对下一代带着质疑的关注延续到了“90后”身上。

    2009年9月的大学新生入校,成为各地一道风景。有人说,时尚不羁的“90后”,在随意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他们对普世社会道德价值观的疏离,以及自身的迷茫。

    一些人甚至认为,与“80后”相比,部分城市“90后”像来自火星一样坚守着自己的世界。

    独生子女、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过早地靠手机和“触网”进行社交……生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环境中,“90后”具有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明知掺水还趋之若鹜"国际大奖"何时不忽悠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超前,爱情观更加开放,但也普遍面临不善现实人际交往、不认同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道德观念等问题。同时,这些孩子们身上有着与年龄所不相匹配的早熟。

    广西南宁市一事业单位的王女士为自己1997年出生的侄女的一些很“成年”点和理论所震撼,而其所获得了解的渠道,竟然是从电视和网络。而作为80后的她,在大学毕业前尚未接触过手机。

    像怀疑“80后”能否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一样,一些人怀疑“90后”是否是有希望的一代。

    广西大学一位老师说,怀疑并不是没有道理。在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些没有经历过任何风雨考验的孩子能否有所承担还值得商榷。

    2009年10月24日下午,湖北省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手拉手组成ren链伸至长江中,勇救落水儿童,三名“90后”大学生在施救中牺牲。

    长江大学“90后”大学生舍己救人一事出现,让人们以全新的眼光开始审视“90后”。

    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这种“人链精神”成为勇敢、团结、舍生取义精神的象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副教授盘世贵说,“90后”正在成长,他们身上同样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熏陶,社会应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宽容。

    2009年9月,位于中国西南的广西大学招录了13岁的南宁女孩佟硕。她5岁读小学,7岁进初中,10岁进高中,今年又以高考理科527分,比一本线超出20分的分数,考上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对于被人称为“小神童”,佟硕不以为然。“我是一名普通学生,高考比我考得好的人很多,我只是年龄上比其他人要小一些”,佟硕说。

    佟硕曾经在爸爸的指导下用两年时间自学完小学六年课程。进入大学后,佟硕表现得比其他新生还成熟,完全可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她已确立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当一名高中老师。“我认为高中教师最辛苦,因此最有价值。”佟硕说。


    与别人一样,佟爸爸也很疼爱自己的独生女佟硕。但他的观点是要放手让女儿自由成长,不给她任何束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代人都在迷茫中走向成熟,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刚刚走向成年的“90后”一代,青涩的面孔逐渐变得成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1:0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