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农”攻艰 新农业部长迎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7 09:3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任命韩长赋为农业部部长。

    翻开这位法学博士的履历,从团中央青农部部长到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从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到农业大省吉林省省长,韩长赋的任职几乎每次都与农业有关,可说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学者型干部著述颇丰,他的两部专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都是破解三农、推动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著作。

    近年来,专家学者型干部越来越多地走向领导岗位,从前农业部长孙政才、科技部长万钢、卫生部长陈竺、再到今天的韩长赋,都是在熟悉的领域得到施展专长的机会。

    农事大过天。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三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城镇化进程、社会稳定等诸多根本问题。可以说,如果9亿农民的日子不能蒸蒸日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党中央对此有着清醒认识,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持续将“三农”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中央的重托,9亿农民的期待,让农业部长这份担子显得分外沉重。当前,中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之中,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化的矛盾比较突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农业部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承担着研究拟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等艰巨任务,选择一位“三农通”掌管农业部是理所当然的明智之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9:36:06 | 只看该作者
在吉林期间,韩长赋素有亲民、廉洁、务实、高效之名。在他主政三年里,吉林2007年、2008年全省GDP增幅分居全国二、三位,粮食连年增产,既让农民增收得到了实惠,也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近几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一些国家因缺粮出现“粮荒”。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价格保持稳定,这一方面是国家在宏观层面高度重视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吉林这些产粮大省连年丰收密不可分。现在,韩长赋出任农业部部长,如能在吉林的成功经验上更上层楼,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三农”事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9:36: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农民苦了几千年,直到解放才有了自己的田地,翻身做了主人。又过了三十年,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真正解决温饱。如今,在城镇化大潮中,中国农民开始进城变成“城里人”,亿万农民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党和政府能够继续在养老、医疗、户籍等问题上出台好政策,希望粮食增产能够变成实实在在的增收,让农民收入的增长赶上城里人,这些期待,就是党和政府的任务,也是新任农业部长必须直面的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9:36:38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意味着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跃过“农门”,成为“城里人”。在一些网友看来,农民进城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但也有人担心,城镇化会不会上演新一轮房地产“狂欢”,农民进城后生活没有改善,“穷居闹市”倒不如“安守农田”。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5.7%,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已经进城的2亿多农民工城镇化尤其迫切,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子女在城市上学、成长,但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分割,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因此享受不到城市的配套福利,在利益和情感上都与城市隔膜重重。与此同时,业已显现的“大城市病”,一些地方重拆建不重经济、一锤子买卖式的急进现象,也频频引起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9:37:01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加快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推进城镇化不仅是立足当前的形势需要,更是着眼长远的发展大计。城镇化要立足长远、谋划当前,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要立足各地实际,不能搞“一刀切”。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均,城镇化就应因地制宜。当前,一线大城市人口负荷不断加大,其本身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问题,因此,推进城镇化不能仅靠大城市,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中小城市发展成本低、效益好、空间大,城镇化的愿望也尤其迫切,这正是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城镇化要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移,逐步消弭城乡之间、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

    要兼顾各方利益,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单纯的拆迁改建,而是对传统工业化和小农经济的彻底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进城农民真正转变成“城里人”,就要在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户籍限制的同时,更加关注户籍制度背后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提供等配套福利措施,改变原来单纯依靠土地保障的农民保障模式,让“新市民”获得稳定、较好的收入,转变思想观念,激活消费能力,在消弭身份差异的同时增进福利,真正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经济,强化城市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09:37:17 | 只看该作者
要积极稳妥,不能一哄而上急于求成。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些地方认为城镇化就是多盖高楼大厦,农民“洗脚上楼”,城镇化成了房地产化;有的追求快见成效,盲目上马大工程、大项目,结果浪费严重,教训深刻。城镇化应该是人和经济方式的城镇化,有了产业和经济的依托,城镇化才有活力;只有通过创新和提升产业特色来带动经济发展,城镇化才能少走弯路。中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正是提醒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多修“内功”,搞活经济,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言,城镇化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契机。既要大胆迈进,又要积极稳妥,才能让城镇化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3: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