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转型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5 15:5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何俊昌摄
    11月5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变化,但发展正面临结构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困扰。现在需要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出席论坛并致辞。周树春表示,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不仅使经济运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而且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行动是及时的、战略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显著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8.9%,国内经济出现复苏的绿芽。
    但宏观数据还是让人对结构性问题心存忧虑。“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一到三季度还是负20.9%,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发展的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来。我们经济增长的95%是靠投资,我们还是要努力扩大消费,千方百计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数据显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迄今为止,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政府扶持下的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4%。相比之下,消费增速依然乏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15%,低于危机前水平。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多数学者和专家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需要系统推进,其中主要有三个层面:技术创新是动力、提升内需是根本、社会保障是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我们已经认识到这次危机的根源是一个科技危机,是一个科技产业化的危机,所以经济复苏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科技基础。”

    据介绍,在后危机时期,一个大思路也正在凸显,即以科学技术的功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稳步复苏。专家和学者们表示,要抓紧规划危机后的科技发展,要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方面进行高端研发,以支撑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第二方面是,由过分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发展消费型大国。“相对于均衡的产出分配和良性的内需结构来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专家和学者们还表示,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还在于社会建设能否有效跟进。
    中央政府需继续出台和完善与民生相关的就业、社保、住房、医疗政策等社会建设政策,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资,使经济复苏和发展转型在平稳和谐的社会状态中进行。(记者方家喜)

(责任编辑: 廖佳 )

 新华视Pin >>


11.5《新闻联播》

国际儿童日精彩视Pin


空军跳伞队精彩表演

纽约普选华裔人气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Pin 社区  



 相关报道


寻找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卢中原:澄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认识误区
一揽子计划一周年论坛:中国经济谨慎步入后危机时代
中国经济谨慎步入后危机时代
张建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走出去”才能突破瓶颈
张宇燕:世界全面复苏为时尚早 美元趋软将会持续

 图片精选 >>


   · 伦敦市长街头上演"英雄救美"
· 可爱!异形柿子酷似"阿童木"
· 残忍!英"地狱实验室"被曝光


   · 天文望远镜拍到“宝盒星团”
· 德眼镜熊患神秘病变"裸体熊"
· 美战神火箭降落伞落水被拍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8:4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