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资倍增计划缘何赶不上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5 14:5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今年的“居民家庭投资心态调查”显示,58.0%的居民表示收入相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没有变化,仅有6.3%的居民收入增加。(12月24日《人民日报》)

    这一调查结果,使人联想广州去年提出的工资倍增计划:
从2008年起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力争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每年递增12%以上,到2012年左右,实现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从实际情况看,计划显然落空。原因何在?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给出的解释是,“去年很多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经营效益明显下降,所以今年对工资增长幅度相应作了一定幅度的下调。”

    这么做,有其合理性。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保住饭碗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不是工资倍增计划不了之了的理由。以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例,该计划不是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提出来的,而是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后,社会各界对未来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信心不足的背景下出台。

    日本为什么这样做,就是想通过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经济增长。可我们一些地方在经济增长遇到压力的时候,却不敢提高工资,害怕企业因此而成本增加,破产倒闭。这显然是一种短视。日本当年在大幅增加国民收入时,为什么没出现企业大量倒闭等现象?道理很简单,居民收入不高,没有钱消费,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积压,简单生产都不能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4:59:3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良好的市场应该是企业的经济增长与工人的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只有这样,生产、消费、发展才能产生良好的循环。可是我国当前居民的收入明显偏低,很多地方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需不足,而导致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民收入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大力实施工资倍增计划很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也有这个财力。如今年广州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大,今年前11个月,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4.24亿元,同比增收81.06亿元,增长14.65%。地方财政收入能做到大增长,居民收入为何却不能实现?显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重视不够,决心不强,措施不硬。实际上,只要下决心、动真格,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倍增计划还是可以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0:48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