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个人注册中文域名被禁网友叹息 投资者大量囤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5 10: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个人网站将成为历史”,“再也不能只花买瓶饮料的钱来注册一个网站域名了!”昨天上午9时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C)关闭了个人域名注册,仅向企业用户开放。许多网友发帖叹息,“价廉物美”的域名注册从此消失。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个人注册中文域名被禁,但个人用户仍然能通过注册“.COM”等国际域名,来实现开个人网站的目标。
  个人注册国际域名不受影响
  昨天中午,记者以个人想注册“.CN”域名为由致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告知,所有的“.CN”注册用户都必须按公告申请,而公告中所述三种证件(加盖公章的域名注册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注册联系人身份证明)缺一不可。
  记者昨天还致电新网、万网两家大型域名注册商,工作人员都表示他们将严格按照上述域名注册方法执行。一位万网的工作人员甚至还纠正道,“不是停止个人注册域名,而是从来就没有允许过个人注册域名。条文规定:CN域名注册必须得是具有独立民事责任的组织。但是长期以来,条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不少网友也发帖表示,这次公告针对的范围不算广,大家还能注册“.COM”或“.NET”等域名来开网站。“比起国际域名,‘.CN’的优点也就是每年便宜个几十元块钱,如果你真想好好做个网站,还会在乎这些钱么?” 不会贸然关闭已注册域名
  记者获悉,CN*IC此次整治分两大块。一块是针对已申请CN域名的用户,CN*IC将重点审查这些域名所指网站是否涉黄或者从事其他违法行为。另一块则针对新申请域名的用户。
  不过更让许多用户关心的是,如果个人已经注册了“.CN”域名,是否也会在此次审查风暴中被封杀。对此,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审查主要针对违法涉黄行为,如果个人已经注册域名,使用目的合法合理,这些用户的合法利益也会予以保护。
  “米农”大量囤积域名
  据悉截至2008年底,“.CN”域名占国内网络域名市场份额的80.7%,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记者发现,其实际使用率却并不够高。2009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1357万个“.CN”域名中,仅有221万家建立了网站,利用率仅16.3%。
  记者了解到,如今囤了数百上千个域名的“米农”(域名投资者)大有人在。
  有人仍想钻空注册“.CN”
  另外记者了解到仍然有不少网友对中文域名情有独钟,为了继续注册这些域名他们只好另辟蹊径。
  一个名为eriso的网友还在宽带山论坛上发布了一则“今后注册‘.CN’域名灰色方法揭秘”帖。他认为个人用户仍可以通过注册虚假公司来进行中文域名注册。“3万元资本虚假注册一个有限公司的全部费用,仅为300元至600元之间不等。注册成功后,个人不但可反复利用该公司虚假信息进行注册活动,而且无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另外,还有网友指出,干脆可以通过寻求“godaddy”等国外域名注册网站,来免资料注册“.CN”域名。“缺点就是价格很贵,一个中文域名要29.9美元,如果不是中文域名的狂热爱好者,还不如注册个国际域名来得划算。” 专家看法

  此举更有利于防止恶意囤积域名
  万网的域名注册专家刘严认为,目前尚难评估CN*IC加强域名监管对网民和域名注册商带来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个人注册域名成本的大幅提高,对防止恶意抢注囤积域名的行为很有作用。他还认为,加强域名注册监管,能相对减少网民受不法分子的欺骗,因为以单位的名义注册不像个人注册那样容易造假。
  但是,在网络上被称为“米农”的域名投资者们在接受采访时称,限制个人注册“.CN”域名提高了域名投资的门槛,这对大佬级“米农”们非常有利,但对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人投资者却是个噩耗。部分小“米农”表示,他们对CN*IC限制个人注册CN域名不太理解。虽然COM、NET域名也都要求填写真实信息,但它们都不限于公司注册。而且,即便以公司的名义注册,也不能避免今后CN域名被不良应用。
  另外记者获悉,12月9日央视点名批评了两个涉黄网站。称正是因为注册商代理下的“.CN”域名不需要真实信息,因而导致了监管失利,大量的色情网站泛滥。而此次CN*IC的个人限注行动也部分缘于此。
  链接
  VeryCD正式申请“许可证”
  记者昨天获悉,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已经正式接受VeryCD提出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申请,许可证是否批复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3月4日。这意味着,VeryCD正努力避免由于不具备视听服务许可证而遭关停的命运,不过最终还要取决于许可证是否批复。(陈轶珺上海《青年报》供稿)
  (来源:上海《青年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9 18:2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