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国际专家奋斗3年 华农教授获诺贝尔奖证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0 08:4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网消息(记者张翅 通讯员范敬群)7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包满珠教授收到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寄来的“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证书,感谢他为IPCC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作出的贡献。

  9日晚,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45岁的包满珠拒绝手持证书拍照
:“不要报道我,报道IPCC。”

  放在包满珠办公桌上的证书,上部为诺贝尔和平奖复印件,瑞典文,原件保存在IPCC总部日内瓦;下部为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所颁发给包满珠的二级证书,下方左右分别是IPCC主席和秘书长签章。

  200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他们分别代表对抗气候危机来自个人和组织层面的努力。

  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建立了IPCC,它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

  2004年IPCC开始编写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报告,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政府推荐专家参与编写,中国建设部推荐了包满珠,当时,他已任华农园林学院院长5年,“我只是很简单地填了一下表,没想到就入选了”。

  3年来,1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了四次报告,有七八十名中国人,这使IPCC荣膺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包满珠的贡献直观来看,浓缩在34页书中——900多页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中的一部分,这本书是IPCC编写的第四次报告中的第二本(共三本),包满珠与来自美国、英国、FaGuo、荷兰、墨西哥、印度等6国的8位专家负责“工业、人居与社会”篇章,其中包满珠负责人居部分。

  为了编写报告,3年来,包满珠参加了四次国际会议,世界各地到处跑,每次讨论时全英文无翻译。“为了这34页,我们用了整整3年时间,从头稿到末稿改动非常大,专家组、政府都要评议,哪一个国家不同意都不能定稿印刷。”

  IPCC给包满珠寄来“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证书,正是感谢他在创造以及传递有关人为气候变化知识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度量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没见过戈尔,也没有奖金,奖金应该留在IPCC总部作为研究基金了。”包满珠说,“获得这个证书,说明中国人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能走路就不要坐车!”  

  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包满珠认为是国际上承认该组织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IPCC从1988年开始启动这个计划,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包满珠说到这里不胜唏嘘,20年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还没有到现在的高度。近年来,面对“地球变暖”的困境,人们的忧患意识正在日益觉醒。阻止“地球变暖”已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运动,被列入现代环保的主要内容。

  “今年的雪灾天气,以及经常出现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联。”包满珠称,如果每个人从现在开始节能减排,或许能逆转全球气候变暖,但这几乎不可能做到,所以只能尽量通过改变人居环境如增加绿地,去有效缓解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满珠建议,在城市规划方面,武汉市可以考虑保持足够量的园林绿地,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公众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能走路就不要坐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3: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