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本推动食用油涨价——一个真实的谎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4 15: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品牌近期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涨幅在10%上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柴火没人烧了,油就成了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这一下集体上涨,也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生活必需品——油,集体上涨,百姓着急。

    消费者:“我听说不是要涨价吗?到这儿来一看,涨完了。”

    在北京市一家超市,记者遇到了两位来买食用油的老人。他们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了食用油要涨价的消息,原本想趁涨价前买一些,没想到却扑了个空。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月初就已经接到了几家油脂企业的涨价通知。

    超市工作人员:“前一段时间是79块9。”

    记者:“现在是89块8,涨了正好10块钱。食用油我们是从11月底开始,鲁花的花生油有10%左右的上调。”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后发现,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各类食用油已经开始提价或者取消了赠品。在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最早掀起涨价潮后,豆维家、元宝等品牌也已经全部跟进。

    消费者:“收入低,一下涨那么多,接受不了。”

    记者:“您一个月收入多少钱?”

    消费者:“两千多块钱,我们工资来说是不往上涨的,这往上涨了,吃往上涨了,一个月的开销就涨10%,我们的生活就有很大压力,包括住房现在也上来了,房子也涨,吃得,油再问上涨的话,反正就是压力太大了。”

    在北京市新发地和锦绣大地粮油市场,批发商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市场上一度出现了油荒。

    批发商:“油厂没豆子,都断货了。”

    记者:“这什么时候的事?”

    批发商:“才一个月。”

    记者了解到,这段时间各种油食用油平均涨幅超过了1%,其中大豆油涨幅最大。金龙鱼期下的大豆油品牌涨幅在6——6.5%之间,福临门大豆油系列涨幅在10——15%之间。而这两各品牌占到了国内大豆小包装食用油至少60%以上的份额。

    批发商:“绿宝、会福、金龙鱼这个都涨了,涨钱就一个礼拜,一天一个价。”

    记者:“你生意受不受影响?”

    批发商:“肯定受影响,原来这油卖35,一下涨到进也40,底下的老百姓不接受,怎么涨这么多。”

    12月11日,记者赶到了哈尔滨市的一家超市,在这里记者了解到,前一段超市中的小包装食用油出现了断货的现象,近几天情况有所好转,记者在超市还是见到了仍然有部分品牌的产品,在没有摆上货架之前,就有顾客上前抢购。而各个品牌5升包装的大豆油价格涨幅都超过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5:05 | 只看该作者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市场上一片猜疑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引来了市场上一片猜疑。而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明年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从7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近20%,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

    我们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大豆油和以大豆为主原料的调和油占消费总量的四成以上,菜籽油、花生油定价都要看大豆油的脸色。如今大豆变脸了,油价也就跟着变。

    生产商的说法似乎很顺理成章,但实际情况是不是真的这样,我们的记者也到黑龙江的一家大豆油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我们现在每天生产的货,都是当天就能运走,基本上是零库存,市场供应不上,库里基本上快一个月了,库里基本上就是没有油,当天生产当天供应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5:14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在龙江福的仓库内几乎见不到成品,宋胜斌告诉记者,近一个月以来,他的企业一直处于满负荷的生产状态,而生产出来的成品马上就会被运走,手里没有任何库存。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我们每天各个超市按定量供应,每个超市每天送几百箱,保证台面上不断货,辽宁吉林的很多只能往后排一排,保证哈尔滨市场的(供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5:38 | 只看该作者
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同时,龙江福5升的大豆油的价格也刚刚从42元/桶调整为43.5元/桶,宋胜斌坦承自己的企业会在涨价中获利不少,那么本次调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港成本在提高,但是前期到港的平均成本没有这么高,价格也不应该涨到今天这么高,现在有一些还是有些人为的因素在里面。”

    在宋胜斌看来近期油价的上涨与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人为利益因素成为本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不少企业现在加工的大豆是几个月前进口的,当时的价格比现在低得多,生产成本并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6:01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周有金:“因为我们进口大豆采购,一般都是提前6到8个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大豆采购时间,至少是今年年初采购的,根据我们当时跟踪的价格,当时采购价格大概也就是在3400、3500左右。”

    周有金告诉记者,3400、3500元/吨的进口价格还是个保守的估计,由于大型企业长期进口大豆,很多价格是在控制在3100元到3300元/吨之间,本次豆油涨价之后,多数企业利润空间巨大。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周有金:“那么这个企业的效益,是非常非常好的,每压榨一吨大豆,它的实际效益恐怕已经超过700元,我觉得现在这个价格,对于大型企业它几乎是一个暴利。”

    为了更有力的消化前期库存的食用油,满足企业利益最大化,本次食用油调价同时也有效地刺激了敏感的消费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6:14 | 只看该作者
天琪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江洋:“从目前来看就是说,库存相对比较充裕,但需求并没有快速的增长,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只有通过价格逐步提高来兑现它们的一些利润。”

    这就是说,本次以原材料涨价为理由的大豆油涨价,还不如理解为少数大型食用油企业的一次促销手段,考量着广大消费者脆弱的神经。

    天琪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江洋:“追涨,不追跌,在涨的过程中,消费就会被激发出来,买涨,大家都去买,其实是供应量的这块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主的本地企业,基本处于全部开工状态,产量稳定,那么哈尔滨市场的断货情况又是怎么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6:26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沿海的一些大型油脂集团,认为这个货源要缺,可能也有一些囤积,一些抢购造成市场,不应该太紧张的局面,现在造成了很紧张的局面。”

    就这样,一方面是价格上涨,一方面造成个别市场缺货的现象,食用油市场中一个真实的谎言就这样呈现了出来,而在这整个过程之中,国产大豆成为了进口大豆可怜的小跟班。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黑龙江不是说我们龙江福,就是所有这些企业对油的定价全是话语权非常低,那只能是随着南方,随着全国的行情来变化,我们只能是跟着跟价,没有主动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6:43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周有金:“因为我们今年进口要超过4200万吨,可是今年黑龙江大豆又是在减产的,所以进入油用市场这个比例会更进一步缩小,所以根本谈不上任何定价权。”

    周有金告诉记者,2009年全年大豆的进口量是4200万吨,占到了全国大豆油市场的90%,国产大豆对于食用油市场的定价权早已经散失殆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进口大豆在国内的食用油市场呼风唤雨。不过周有金建议,鉴于时下的市场情况,释放去年临时储备的国产大豆,倒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周有金:“我倒觉得借着这个时间,临时储备可以抛出一部分,价格也好,又能平抑价格,又能满足市场供应,那等到12月末1月份进口大豆到量到港的时候,我们想抛也抛不出来了。”

    我们采访的这家以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主,在这轮油价上涨中,他们也可以搭搭进口大豆的顺风车,把去年的库存消化掉一些。不过,我理解,真正从这轮涨价中得到暴利的,还是那些掌握市场话语权的进口大豆。

    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几乎全部被几家国际巨头垄断了,它们才是左右食用油价格真正的幕后推手。曾经有位农业专家就告诉过我,各种农产品(13.80,0.30,2.22%)当中食用油价格最难预测,因为整个资源都掌握在少数外资企业手里,企业说调就调,外人谁都摸不准。

    这些国际粮油巨头又是怎么做到呼风唤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7: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否有平抑油价的手段?

    前面我们在黑龙江的调查发现,推动这轮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并不是成本上升,而是一些企业人为操纵的结果。它们只不过是拿成本上升做幌子,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正是国内大豆市场被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后造成的结果。几大国际粮油巨头早年间借着低价大豆,在国内攻城掠地,掌握了大部分市场资源。它们是怎么实现这一步步计划?我们有没有平抑油价的手段?来听听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和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的观点。

    涨副是否合理?采访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和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

    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价格上涨应该是缺乏支撑的。”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他告诉我们,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国内大豆出现大幅度减产,豆油涨价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他认为部分企业涨价6%——15%,理由并不充分。

    李国祥:“大豆油价格该不该涨,我们应看整个世界的大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我们世界的大豆供给增长是16%,是大幅度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5:17:26 | 只看该作者
记者注意到,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报告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32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2.344亿吨,但仍高于上年的大豆实际产量2.22亿吨。

    记者:“听起来很奇怪,为什么全世界的大豆产量在提高,但是中国的大豆油价格却涨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国内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很高,60%都要依靠进口。”

    周冠华,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他告诉我们,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四大粮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3: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