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经济放缓并不等于经济衰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8 09:2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2002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但最近,从各种渠道传来的信息均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以至于政府决策机构也把2008年的GDP年增长目标定为8%。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一些国际机构,最近也都降低了对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率的预期。目前,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一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高峰已过。(4月7日《财经》杂志)

       上述观点不无道理。国家统计局3月26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16.5%,这不仅明显低于去年前11个月36.7%的水平,也低于此前机构预计的34%左右的增幅。其中,国有企业利润较去年同期首次下滑。这被学界解读为中国经济放缓的新佐证。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1至2月的利润增长有明显放缓的迹象,比较去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这是经济从高增长走向放缓的一个重要标志,起码是短期放缓的信号。除了利润增长明显减缓外,预计一季度GDP的增长速度会在9%左右,与去年全年11.4%的增速相比开始放缓。现在,人们担忧的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状态十分脆弱,如果势不可挡的中国经济也开始放缓,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出现衰退?

       其实,经济界人士往往忽视这一点,习惯于把中国经济看作一匹马,以为只要政府扬扬鞭子,它就会快跑;勒勒缰绳,它就能缓步慢行。很显然,如果说这不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它至少也忽略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惯性。反过来说,一旦增速下降,要想通过一些宏观政策手段让经济再快跑起来,也不可能立即见效。

       众所周知,在2001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和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抗跌能力令人瞩目。这使得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但我们应当如此乐观吗?实际上,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可能性为50%。当然,由于国内通胀不断加剧和出口需求下降,2008年可能是颇具挑战性的一年。

       一般说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历史经验证明,因经济失衡导致的经济衰退需要国家做出努力和政策调整,需要所有国家共同的努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本轮的全球经济失衡不是哪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做出调整的,也不是哪个地区可以单独完成的,必须全球进行协调。

       最近对于美国经济衰退和次贷危机影响的担忧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悲观情绪。有人甚至表示,在北京AOYUNHUI落幕后,中国市场就将出现大跳水。在过去5年中,中国股市上涨3.5倍。而日本股市在1985年至1989年间上涨了2.7倍。住房抵押贷款占中国各银行的放贷比例逐渐升高,这一点同当初的日本也十分相似。

       中国不仅仍为全球经济作出异常活跃的增长,而且在多年的迅猛增长之后,一段时间的冷却也会让其获益。在当前全球经济出现震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繁荣期将要结束?回答是否定的。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放缓,但并不表明中国经济滑向了一个“周期性的低迷期”或经济衰退期。

       近期经济的小幅减缓放在全年的大背景下,表明国内经济已经明显变得更加深化、更加多样化。世界银行近期预测,受欧美市场动荡影响,东亚发展中国家增长率降低1至2个百分点,降至8.5%左右;其中,中国2008年的增长率预期将从2007年11.4%到降低到9.4%,但由于国内投资增加和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将继续表现强劲。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近期虽然放缓,但这只是放缓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我国经济是否进入下行周期,要根据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来判断。以国际经济形势看,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中国经济也将随之衰退。以国内形势看,当前经济发展势头总体上是好的,仅从CPI、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长率指标降低出发,判断中国经济衰退是缺乏依据的,因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0:4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