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阳晚报:"儿嫌母丑"不仅仅是儿的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7 10: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重庆黄先生因为带着扁担去7岁女儿的学校看望她,而引得女儿不快。女儿因自己父亲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感到自卑,这使得作为父亲的黄先生很受伤。据调查,80%的小女生不愿意父母来学校探望,觉得父母的职业不好,会让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父亲的扁担代表着孩子的身份,朴实的农民在孩子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可怜的职业,他们没有文化没有钱势,浑身充满汗气味。孩子的心理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状:校园里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校园是个小社会。在学校里尤其是重点中小学校,贫富差距尤为明显,有的学生满身名牌,零花钱多;有的学生吃穿朴素,生活朴素,也许有人误认为孩子对社会经济差距现象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那么敏感,其实不然。目前的贫富差距严重地冲击着校园。谁家父母是当官的,谁家父母是老板有钱,哪个学生一月消费一千多元,哪个学生又买了很贵的手机,哪家孩子每天上学是名车接送等等,学生们了如指掌,也成为学生们经常议论的话题。
  笔者是高中教师,对学校这一现象早有观察,在校园环境中,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他们看似平等,但不平等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有钱的学生陪读住的是单间,有权有势的坐在教室里最好的位置,穷的学生被不自觉的边缘化,这些学生们是心知肚明的,因而贫富差距对于学生、特别是对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学生的心理冲击很大。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消费能力上,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活动范围、精神状态,甚至价值取向。形成了富学生在学校里有种优越感,而穷学生相对自我封闭,甚至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校园贫富差距问题,是一个值得社会正视和重视的大问题,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女儿很没面子,不是女儿的错,是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现象给学生心理成长造成的巨大冲击,也是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
  (来源:沈阳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1 11: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