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市委书记:突出党的作用办好世博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7 22:4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但是很多时候,他是怕讲错话,怕受到舆论、社会各界的指责,受到领导的批评。怕讲错话,官员他有他的难处。
  官员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回答错了不要怕,你又不是圣人。增加这种能力难免有错,言多有失啊,这是难免的。不要怕嘛,谁也不是圣人,老百姓也没有把你当圣人,你也不要把自己当圣人。你讲就是了,讲错了,下回别这么错着说就完了,有机会再更正就完了,没机会就算了,让老百姓骂你,骂你就骂,你讲错了嘛!
  问:有您这样好心态的人可不多,也许您是市委书记。
  俞:不是,你要把这些事情看透。这人呐,把你的地位啊、名声啊这些东西都看透,“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七。敢于处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谨防“消极腐败”
  问:政府部门有些想法和老百姓不一样。所以很多人说党和政府一直在努力,但是老百姓依旧有怨气。
  俞:这个有怨气很正常。
  问:您觉得也很正常?
  俞:那当然,我出行交通不好,天天堵,我没怨气吗?那没怨气才怪呢。
  问:有没有官员自己抱怨的?
  俞:那当然也有。他开着车,除非是管修路的人他不抱怨,不管修路他肯定抱怨。我们有时候被堵在路上也抱怨,这个路怎么搞的,这么堵,警察跑哪去了。其实交警已经很努力了。
  问:但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觉得自己受到委屈,我本来是给你做好事,你却这样抱怨我。
  俞:这个难免的,政府总要受人抱怨的。政府工作总有缺点吧,政府做的工作和群众的希望总是有差距的嘛。你就是财力很雄厚搞得很好,还会出现新的矛盾。这个时期是矛盾凸显期,群众抱怨多,我们很多矛盾聚集在一块;又是快速发展期,快速发展肯定会产生很多矛盾。所以这个期间产生很多矛盾是正常的,群众有很多抱怨是正常的。即使这个时期过了,群众也会有抱怨,我们还会有新的问题。所以对于群众抱怨,政府工作人员要正确对待,要研究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怎么样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一点。
  问:多做就多错,少做就少错,不做最好,因为他没错。这样的问题——
  俞:也会有啊。这当然也是宗旨意识不强的一个表现,这个消极本身也是一种腐败啊。

  问:对,我记得您曾经说过“消极腐败”。
  俞: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出了问题,首先要找制度因素。制度性的问题不要过多地责备干部,处理制度性的问题不要单纯,是他的责任你查他,不是他的责任不要查他。第二,领导要承担责任。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我们领导不适应,不能怪底下干部,当然他们也有不适应的,不是说他们没有不适应的问题。第三,我们用干部的导向,总是要支持鼓励敢于处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也敢于面对媒体的干部吧。
  八。改进学习,增加联系实际的比重
  问:这次九届市委九次全会提出要创建学习型政党,您本人也谈到要加强党员干部学习的针对性。我想知道,针对性主要针对什么?
  俞:我们的学习要改进,要往哪儿改进呢?党校的学习也好,中心组的学习也好,要围绕重大政策、重大的事件、重要的舆情,甚至包括某些重大的工程。党校的学习,要围绕这些问题增加比重,也就是说要增加联系实际的比重。理论要学,但理论学习和实际不发生关系,这个理论学习就是空洞的。所以党校的学习怎么增加联系实际的比重,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我们切实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
  问:我也知道俞书记经常会给上海党员干部开一些书单,您最近在看一些什么书?
  俞:我前些日子跟大家推荐《解放战争》这本书,王树增写的,市场上发行的只有上册,下册还没有出来。上册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就是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支持,到了舍家支持的程度啊!那么一场战争,需要修工事,几十万张门板,把自己家的门板拆下来修工事。那本书上讲,许世友同志身上一直有一封胶东人民给他的信,讲的是还乡团回去以后怎样屠杀老百姓,老百姓怎么样盼望解放军。就是这么样一种军和民、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现在有很多困难,有时候看到一些丑恶现象,心里也很愤怒。看这样一些书可以增强力量、增强信念,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我也推荐过一些别的书。有一本书讲经济危机来了,你不要搞什么刺激的政策,相反企业该破产破产、工人该下岗下岗。他说经济中的问题会自然解决掉,会产生一个更加良性的经济。他说罗斯福的新政是错的。我也推荐干部们看看。这个观点当然我们是不赞成的,但是他的思索方式,他考虑问题的方法,了解一下总是有好处的。真理嘛,总是和错误相比较而产生的。你不了解错误的观点是怎么形成的,你怎么知道真理啊?你总得想,他的观点为什么错,错在哪?你才能够坚信某一种真理的正确性。这种书我也推荐过。
  九。讲宗旨意识就要对群众有感情
  问:您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吗?
  俞:动感情,这看你指什么了。
  问:比如说,今年1月14日您在政协曾经说过一句话,后来被媒体广为转载。您说房价不能再涨了。
  俞:对。
  问:当时有很多人说俞书记说这个话感情性太强了。
  俞:对群众总是要有感情吧,我看这是基本,这是理性的基础。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那种理性就谈不上。我刚才跟你讲那本书的例子,它是主张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工人要下岗。你说他理性不理性啊,他有一大堆的道理,但缺乏了一个基本的基础,对工人群众的感情给扔在一边了。所以我们在讨论房价的问题上,要有理性,它是取决于市场。但是,我们是按照我们的感情去调控这个市场呢,还是认为房价越高越好呢?这是取决于我们的宗旨意识。我不认为房价越高越好,虽然在有些地方、有些区域可能短期内是要涨的,但是我们的政策导向,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使年轻人有房住,这是我们的政策导向。如果忘了这条,从理性上也不行。为什么呢?上海的发展取决于人才,如果你房价高昂得让人才都不来了,你上海有什么希望啊?所以这不单纯是一个理性和感情的问题。理性中间有它的基本立场的判断,就是宗旨意识的判断。
  这个问题很难。那边是非常漂亮的高级公寓,这边就是很破烂的危棚简屋。上海的房价很高,问题怎么解决?不能靠简单的行政手段,行政命令不起作用,它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怎么调控需求?保障性用房,经济适用房,我们今年是加大力度了。另一方面光有经济适用房也不够啊,很多人他的工资高于那个门槛,商品房他又买不起。我们今年虽然推出了单位租赁房、农村租赁房等等,真正落实还有待时日,所以住房上要有个系统的考虑。我跟韩市长商量,明年开始定“十二五”规划,住房是个大问题。住房要形成一个系统的政策的蓝本,使老百姓清楚,使开发商清楚,使各区的领导清楚。
  十。突出党的作用,办好世博会
  问:现在离世博会还有一百多天,如果对全市160多万党员做一个动员的话,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俞:人人尽责!因为世博是关系到今后上海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它不是单纯地完成中央一个任务,筹办世博的过程是凝聚人心的过程。世博是中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人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重要场地。为了贯彻中央的意图,我们商量了还是要扩大宣传。我们要改进我们的工作,总是要扩大跟百姓面对面的沟通能力,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是一种负担。不光是市委、市政府,我们各个局都要增强这种能力。
  问: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办好世博,关键在党”,怎么去理解这句话?
  俞:世博有很多困难,比如说安保的困难。6个月加上开始和结束,要搞7个月,安全的问题是第一位的。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的客流量,安全问题很难啊。又比如说园区的秩序,这么多人涌进园区,园区秩序怎么保障好?还比如说来上海的人很多,交通怎么管理?困难很多。
  安保的问题关键是基层组织要发挥作用。如果我们的基层组织,我们的街道,我们的社区,通过各方面把这个街道所有的单位能够组织起来,党员都能充分发动起来,安全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因为任何安全事件都有事先的征候,人员的来往、旅店的管理等等,都有事先的征候。只有我们全都发动起来,安全问题才有最根本的基础。秩序也一样,上海有160万党员,7000万左右的观众中间,上海至少有1000多万吧。如果我们上海的观众在园区里主动地去遵守秩序,并且维护秩序,谦让有礼貌,我看园区的秩序就能前进一大步。从根本上,我们各级政府都是党委领导下,党委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保证世博的运行,所以要突出党的作用。
  问:您平常接触媒体的机会好像不多,这次是我们第一次,以后我们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俞:肯定会有。扩大领导通过媒体直接跟群众交流的能力,这次写到了我们《实施意见》里,这是我们的方针。这方针的实施,要请我们的市长们更主动一点。我今天带个头,你们跟韩市长要提,跟有关的副市长要约,光世博这个采访的主题就一大堆。
  结束语:好,最后我再向俞书记发出邀请,希望您能够有机会再次接受我们采访。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8:3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