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诺奖得主激辩经济刺激:继续还是撤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2 16:5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刺激政策会不会将资本泡沫吹得更大,从而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前不久,以色列、挪威、澳大利亚央行相继宣布加息,全球范围内对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应撤出的讨论愈演愈烈,就在上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也建议,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应更早地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继续刺激,还是撤出,这是个问题。昨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此给出了他们的见解: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约尔延·埃尔梅斯柯夫在出席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时表示,考虑到中国在卷入国际金融危机时财政上有大规模盈余,可以负担得起财政的扩张计划,所以暂时没有必要考虑撤出刺激计划。然而对于埃尔梅斯柯夫的这一观点,也有部分“场外”经济学家表示不赞同,认为从7月份以1年期央票的“重启发行”为标志,中国渐进式的退出在当时已经开始。
    争论:有人在撤,我们撤不撤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大幕始于今年8月。
    8月24日,以色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成为自去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首个加息的经济体。
    随后澳大利亚央行在10月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3.25%。
    而10月底印度央行也宣布,自11月7日起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由24%调升至25%,这也就意味着印度央行朝着收紧货币政策迈出了第一步。
    紧接着,澳大利亚再次宣布加息,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的讨论。
    上月IMF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做出不同建议。IMF认为,在先进经济体中,大部分中央银行有能力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宽松,原因是只要这些国家的产出缺口依然较大,通胀仍可能减弱;而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来说,更早地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是恰当的”。若出现过热、信贷或资产价格泡沫,可能有必要采取比常规程度更强的货币回应,以减少宏观经济波动。这些国家的央行应更加重视宏观金融风险,这意味着更早、更有力地收紧银根,即使通胀基本得到控制,也要竭力防止资产和信贷市场积累过剩危险。
    外界普遍认为,此前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在金融危机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复苏,一个经济体的退出往往具有标杆效应。德意志银行曾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央行加息的开始,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正式启动。
[1] [2] [3] [4] [5]




(责任编辑: 廖佳 )

 新华视频 >>


胡Jintao会见米詹

卫生部谈非法行医案


52岁以上对甲流免疫

血浆浇花事件始末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诺奖大师三大疑问求解中国经济
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新格局与新机遇
刘世锦:变发展潜力为发展实力
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 陈至立发表主旨讲话
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 陈至立发表主旨讲话
发展急需转型时

 图片精选 >>


   · 女子落轨众人相救
· 希斯?莱杰遗作欧洲亮相
· 身材最小母亲将生第三胎


   · 五彩斑斓的海蛞蝓
· 成龙访问柬埔寨
· 英军女兵参选世界小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9:0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