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安"阳光信访"用创新之光温暖群众心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2 15:5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南京11月12日电 题:淮安“阳光信访”,用创新之光温暖群众心房
  打个电话、上上网或是发条短信,上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反映问题并及时查询办理进展;群众反映事项未在规定时间内受理,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督办……
  江苏省淮安市近年来在全国率先创新信访工作模式,研发并实施“阳光信访”工程,创立受理投诉、便民查询、主动反馈、监督管理“四位一体”的信访工作新模式,既为信访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务,又规范了相关部门的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多渠道受理让群众“省心”
  盱眙县王店乡村民李寿福因医疗事故多次上访,每次都要花去一整天时间和近百元费用。这些对于腿脚不便、经济困难的他来说无疑是个大负担。有了“阳光信访”系统后,他在家拨打信访特服电话,便可随时反映问题、查询办理情况。当他第3次拨打电话时,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阳光信访帮了我的大忙。”日前李寿福感慨地说。
  据悉,信访群众从开始上访到信访事项办结,平均要来访5次至6次,边远乡、村信访群众来回一趟要1天至2天,花费上百元,信访接待部门也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接待来访者。
  “费时费力不说,很多信访群众在奔波中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很可能让小事变大,导致越级上访。”多年从事信访工作的淮安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邱金义说。
  据了解,淮安市依托现有的因特网、政府电子政务网、公共电话网、无线通讯网和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硬件投入不到10万元就建立起了“阳光信访”系统。这个系统集信访投诉、查询、服务、督办、分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市县各部门。
  统计数据显示,自开通“阳光信访”系统以来,6000多人次通过电话、网络反映问题,其中93.3%得以解决。

        “透明”化办理信访让群众“放心”
  淮安市“阳光信访”系统,通过500多个终端的纵、横向布局,在淮安市所有乡(镇、街道)和重点涉及上访部门安装客户端,所有涉及信访的问题均输入系统中,处理进展情况也即时载入系统。因而,从受理上访一直到办理结束,整个过程始终处于“透明”状态。
  邱金义介绍,根据《信访条例》规定,“阳光信访”通过技术创新在系统中明确了受理机关和承办机关办理信访事项的程序、规定和责任。比如系统按照《信访条例》时限规定,形象地将信访事项标志设置为绿灯、黄灯、红灯和笑脸,“绿灯”表示正在处理;“黄灯”表示已经超过45天还未办完;“红灯”表示逾期还未办理。“笑脸”则表示已经办结。
  “有了这样的标志后,每件信访事项的处理情况便一目了然,相关部门想瞒也瞒不了。”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洪玉表示,信访事项逾期后系统会自动提醒,便于及时催办、督办,促使承办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信访事项,同时向信访部门反馈办理结果,规避了以往超期不办、拖而不决现象的发生。
  据了解,“阳光信访”凝聚了信访人、信访部门、领导和新闻媒体四重督办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市县领导和有关单位可通过平台,实时了解信访动态及具体办理情况,对逾期未办结的重要信访案件,亲自督办或组织会办,并对信访工作失职、渎职人员进行问责。
  近两年来,淮安市有136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因信访工作不力,受到诫勉谈话和党政纪处分,其中7名领导干部被免职。
        让群众顺心、政府工作顺利
  邱金义说,信访渠道的畅通和透明、严格的督办,让信访群众“顺心”。实施“阳光信访”以来,淮安市录入“阳光信访”系统的信访事项20016件次,95%以上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昔日江苏省有名的“信访大市”淮安市通过实施“阳光信访”工程,信访总量大幅下降,2007年以来赴省进京上访量一直在全省最低。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阳光信访”同样有诸多益处。自开通系统后,所有信访事项均录入其中,只要输入上访人姓名,其此前有无上访、如何处理等情况便能全面显示出来,从而解决过去重复上访和多头上访的难题。
  据悉,“阳光信访”系统专门设置信访动态分析功能,还将信访事项类别分为21大类,便于市委、市政府掌握信访工作动态,把握住信访工作的脉搏,找准信访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两年来,淮安市出台的超前防范和化解信访问题的文件就有6个,有效化解20多件群体性信访问题。
  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表示,“阳光信访”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平台给广大人民群众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4 04:1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