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军枪击案凶手与激进伊斯兰教士有长期联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2 15:4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2 [下一页]
  美国总统奥巴马10日出席了美军为胡德堡基地枪击血案13名遇难者举行的1.5万人悼念仪式,为此,将原定于11日开始的访问日本行程推迟了一天。
推荐阅读

石家庄遇54年最大降雪
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较强冷空气横扫河北,石家庄降下了该市54年来最大一场雪。
李光耀:乐见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资讯] 媒体称我被索海盗劫持货轮将获释
[资讯] 华尔街明星犯法赖上“中国关系”
[财经] 韩国称双龙向上汽泄露尖端技术
[科技] 怪鱼长獠牙似吸血鬼(组图)

[健康] 流感病毒能从眼入?13招防感冒
[健康] 脸上皱纹揭示身体暗藏的问题
北大教授:不需太多特别杰出人才
[旅游] 光棍必去!全球十大艳遇圣地
[旅游] 汗!俄罗斯街头情侣真大胆(图)
[历史] 图说日本史上十位最美女演员
[历史] 图说周总理招待尼克松的国宴
[汽车] 最值得购买的22款血降车
[爱丽]梳漂亮马尾做有型女人!!!
[爱丽] 网上火过!但没有影响力!!
[爱丽]会搭配冬季穿衣照样瘦!!!
[爱丽]白马公主和白雪王子们!!!


  当天,血案调查工作出现新的进展。有证据显示,作案人哈桑在行凶前曾与一名反美的激进伊斯兰教士保持长期联系,并一直有反对与别国穆斯林作战的言行。

  奥巴马:“没有任何信仰能为这种凶残行为辩护”

  悼念仪式上,奥巴马对13名遇难者致以哀悼和敬意。他说,这些士兵没有倒在海外战场上,却死在美国自己的土地上。这让这场悲剧“更加令人痛苦”和“不可理解”。

  奥巴马说,人们很难理解导致这场悲剧的“扭曲逻辑”。但是,“没有任何信仰可以为这种凶残和懦夫的行为辩护”。

  奥巴马在讲话中简单介绍了这13名受害者,他们当中,有退役多年又重返军营的老兵,有即将首次奔赴战场的新人,有身怀六甲的孕妇,还有救死扶伤的军医。“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美国人民才能享受安全和自由。他们用生命证明了军人的力量和尊严。他们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

  为缓和潜在的针对穆斯林等少数族裔的敌对、恐慌情绪,奥巴马在演讲中特意谈到,应认识到美国军人的多样性:“军队里有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信徒、印度教信徒,也有无宗教信仰的人。他们是移民,也可能是移民的后代。他们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与其他人共有爱国主义精神。”

  悼念仪式开始前,奥巴马与夫人米歇尔一起会见了遇难者家属,仪式后又到位于胡德堡基地内的达内尔陆军医疗中心,探望在枪击事件中受伤的士兵及其家人。

  哈桑:一个“公开的反战人士”

  白宫发言人吉布斯10日说,奥巴马总统已要求参与调查的所有部门尽快查清枪击案的动机,并已责成军方审查美军基地及其他设施的保安程序,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当天,调查人员对案情和作案动机有了新的发现:哈桑枪杀战友的举动,与他即将被派往阿富汗战场有密切关系。调查人员相信,哈桑对即将前往一个穆斯林国家执行任务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据曾与尼达尔·马利克·哈桑共事的多名同学和战友透露,哈桑一直明确反感、反对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

  哈桑在医学院学习时的同学芬内尔形容哈桑是一个“公开的反战人士”。芬内尔说,他对枪击事件感到震惊,但从哈桑的以往言论和行为来看,这又在情理之中。

  两年前即警告陆军高官:将会发生“不幸事件”

  一名参与案件调查工作的国防部官员10日对媒体表示,哈桑曾在2007年要求军方准许美军中的穆斯林拒绝与同族兄弟作战。该官员还透露,哈桑在华盛顿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实习期间,曾在一次课堂演讲中公开讨论伊斯兰宗教问题。

  哈桑当时说,对美军中的穆斯林来说,杀死自己的穆斯林兄弟很难得到道义上的解脱。

  有报道称,哈桑曾在2007年警告陆军高级官员,如果美国穆斯林被不断送去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作战,将会发生“不幸事件”。当穆斯林军人必须与其他穆斯林作战时,军队应允许他们以“基于道德或宗教信仰不能服役者”的身份离开军队。哈桑本人也一直试图避免自己被派往国外战场服役,甚至曾向上级提出退还军队资助的大学学费,以求尽早退役,但未获得批准。

  哈桑的姨妈表示,在不久前获知自己将被派往阿富汗战场后,哈桑心情非常沮丧,几近绝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0 10:4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