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人生(意大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 13: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3:53 | 只看该作者
导演: Roberto Benigni
编剧: Vincenzo Cerami / Roberto Benigni
主演: Roberto Benigni / Nicoletta Braschi / Giorgio Cantarini / Giustino Durano / Sergio Bini Bustric / Marisa Paredes / Horst Buchholz / Lidia Alfonsi / Giuliana Lojodice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99-03-04 >更多
语言: 意大利语 / 德语 / 英语
又名: Life Is Beautiful / 一个快乐的传说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
  法西斯政权即将倾覆,纳粹的集中营很快就要接受最后的清理,圭多编给儿子的游戏该怎么结束?他们一家能否平安的度过这黑暗的年代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4:24 | 只看该作者
在本片身兼编、导、演三职的罗伯托•贝尼尼是意大利影坛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在本片发挥了高度创意,用妙想天开的方式将一种几乎已经拍烂的题材——纳粹****犹太人点石成金,效果令人绝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4:41 | 只看该作者
 此片以德国法西斯捕杀犹太人为背景,讲述一个犹太人与一位美丽的意大利姑娘传奇般地相识并很快结婚生下一名男孩。父亲惨淡经营一家书店,母亲有一份教师的工作,生活平静而美好。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法西斯占领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将所有居民抓进集中营做苦役。年幼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慈爱的父亲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存有战争的阴影,便谎称他们是在做一个能赢取积分获得真正坦克作为奖励的游戏。最终他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场面不算壮烈,也没有太多血腥,只用几声枪响“草草”带过,然而浓浓的父爱含盖其中。盟军的到来使居民们重获自由,孩子乘坐在盟军的坦克上寻找人群中的母亲,重新投入母亲怀抱的孩子只当是做了一场规则严厉游戏。很多年后他才会明白原来当时是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的美丽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4:58 | 只看该作者
这绝对不是一场悲剧,从一开始圭多搞笑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导演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时候种种离谱的举动,特别是冒充从罗马来的督学在课桌上跳起脱衣舞的情节将喜剧的因素加强到了闹剧的程度,有趣的场面甚至不断贯穿在集中营里,就是圭多最后被押走处死时,出现在躲在铁箱里的约书亚面前的也是一个扮着小丑夸张模样的爸爸。编导以喜剧的手法表现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难道是为了媚俗大众不惜而故意削弱电影的思想性。其实恰恰相反,悲剧才是媚俗。贝尼尼这么处理就是为了不媚俗,为了表现更深层的思想,不让观众再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试想,圭多在狱中仅仅是为了约书亚心灵不受到伤害才故意“欺骗”他的吗?难道圭多自己不是这么认为的吗:所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一场疯狂游戏,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他们:热爱生活的人们。就算在集中营里,圭多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只是在给儿子演戏,没有发自内心对生活热爱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灿烂的、让人喜悦而充满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梦是暂时的,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5:39 | 只看该作者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
  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圭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
  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圭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由于生活所迫,圭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
  一次圭多骑车上班无意中撞倒了多拉,两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爱情的火焰。他不失时机地向多拉表白爱慕之情。
  多拉是某学校的教师,有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圭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多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笑,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圭多始终目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对圭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多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协和多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饭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圭多。
  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圭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乔舒亚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乔舒亚父子,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当多拉和乔舒亚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圭多、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多拉被关在女牢里,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乔舒亚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 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最后,乔舒亚与多拉母子团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5:56 | 只看该作者
 一部超越常规的黑色喜剧片
  一服医治战争创伤的最佳良药
  拥有温暖的质感,清新、达观,而又生机盎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6:13 | 只看该作者
电影节 年份 奖项 获奖情况 获奖人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电影 / Best Picture 提名 s@bk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提名 Simona Paggi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音乐/歌曲 / Best Music, Song 获奖 尼歌娜 拜云妮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获奖 s@bk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男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提名 艾尔达 费里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提名 吉安里吉 布拉斯奇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法国恺撒奖/César Awards, France 1999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Film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戛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 1998 金棕榈 / Golden Palm 提名 罗伯托·贝尼尼
戛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 1998 评审团大奖 / Grand Prize of the Jury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1998 最佳电影 / Best Film 获奖 s@bk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1998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98 民选奖 / People's Choice Award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1998 电影制作特别成就奖 / Special Achievement in Filmmaking 获奖 罗伯托·贝尼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15:2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