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应尽快开始实质性货币紧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9 17: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证券时报报道:11月3日,澳央行宣布再度加息25个基点至3.5%,而上次加息仅仅是在10月6日。澳央行在声明中表示,澳大利亚在亚洲的贸易伙伴的经济前景似乎明显好转,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成长非常强劲;目前国内经济出现严重萎缩的危险已经过去,该行将逐渐撤出刺激措施。虽然是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澳大利亚能够在一个月内两次加息,还是让投资者感受到了澳央行在紧缩货币政策上的坚定态度。
    正如我们此前所分析的,澳大利亚加息的行为,既具备现实的经济基础,又体现了澳央行对通胀非常担忧的态度。资源密集型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等,因今年以来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为最早一批受益全球经济复苏的经济体。这种反弹幅度更大的经济复苏,为澳大利亚不断加息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而由于海外资本的持续流入和资源商品价格的上涨,澳大利亚的通胀风险也已初步显现,对通胀风险的防范则成为促使澳央行连续加息的一个主因——澳大利亚三季度CPI较前一季度上升1%,高于预期,CPI上涨主要是受电力和燃料价格分别增长11.4%和4%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通胀上涨与中国对资源需求能力的上涨,以及中国资本流入澳大利亚的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澳央行的加息,市场的解读是,部分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基础已开始稳固,但与此同时通胀的风险也开始不断加剧。因而,澳大利亚的这两次加息,都对应着国际金价的大涨——10月6日,金价大涨24美元;11月2日(加息前日,这时市场对澳洲加息的预期已经很明显),金价大涨17美元。而在这背后,则是持续走弱的美元。
    从现在看来,由于资源密集型的经济体和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反弹更为迅速、幅度更大,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也会更强,因而此轮全球的加息周期将从这些经济体开启。从今年8月份以来,已先后有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和挪威等经济体开始了紧缩政策;预期在年底前,包括韩国、印尼在内的经济体也很可能将退出宽松政策。
    而在美、欧、英、日、中这五大全球主要央行看来,过早地紧缩货币政策,却有可能将经济复苏扼杀在摇篮里。因此,虽然这些国家的通胀忧虑也在日益加深,也将在近期就会开始着手退出量化宽松的安排,但升息进程最早也要等到明年年中了。这种情况,将使得近期全球的流动性维持在较宽松的水平,从而加大未来全球高通胀的风险。
    在这其中,美联储的表态至关重要,其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措施之时,很可能就是美元触底反弹之日,因目前很多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都是以美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套息交易”。而美元若触底反弹,则会给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走势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在国内,央行近期发布的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到66.7%,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表明国内民众的通胀预期在持续加强。按照我们的预判,国内的CPI和PPI这两大价格指标,很可能将在四季度双双“转正”。也就是说,中国的通胀压力并不较澳大利亚轻松。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碍于“保增长”的政治压力以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中国央行无法在近期加息;但央行完全可以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或采用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形式,来向国内投资者表明对控制通胀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来的高通胀风险。
    澳大利亚央行在一个月内两次加息,既表明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澳当局对通胀的忧虑。而事实上,中国的通胀压力并不比澳大利亚轻松,因而中国的央行须未雨绸缪,尽快开始实质性的货币紧缩进程。 (作者为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李明旭)


(责任编辑: 张洁 )

 新华视频 >>


广东大旱历史罕见

女青年争当"花木兰"


11.4《新闻联播》

三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货币政策着力点:防通缩也防通胀 注意通货紧缩现象
国家紧缩货币政策 影响百姓理财观念
一稳一紧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明年股Shi影响有限

 图片精选 >>


   · 美战神火箭降落伞落水被拍下
· 德眼镜熊患神秘病变"裸体熊"
· 有趣!大白鲨咧嘴笑罕见画面


   · 萨科齐幼年拍广告画面曝光
· 纽约世贸中心废墟建成军舰
· 疯牛闹市撞人被警民围堵击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2:26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