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巧·能力·信念——帅先村君的考研回忆录(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1 09: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久没在校内上写过日志了,但作为一个受过诸位前辈无私帮助的后来人,我有义务考上之后冒个泡。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本人公,应届,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典型的三跨考生,在2012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以373分(公共政治72,英语79,政治学概论109,国际关系史113)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PKUSIS)的国际关系专业录取,名单里姓氏最古怪的那位就是我,论坛上常用ID“帅先村君”。为了感谢各位前辈的无私帮助,支持同行的战友和师弟师妹们继续前进,特撰写此经验贴兼回忆录,分享我在考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心得。
我的考研过程比较漫长,从大一下学期确定PKUSIS这个目标后,就一直在进行准备,可以这样讲,为进入SIS而进行的努力几乎伴随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活,考研对我而言并不是一次功利性的投机活动,也不是一次短期的应试突击,而是我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不断探索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我可以毫不掩饰地宣布,考取SIS是我迄今人生中依靠自己的努力做成的最棒的一件事情,这一过程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和功名——将让我终身受益。为了和大家尽可能多地分享这些收获,我将此贴的标题定为“技巧,实力,信念”,也算是由浅入深讲述吧。

一、技巧
天下的知识中,大抵上被归为技巧的一类是最好学的。即便是大猩猩,也可能在人类的训练下掌握些打食的诀窍。关于考研的技巧层面的东西,最多也最杂,所以这里先讲。
关键词一:常识
有关考研的常识,进而具体到有关考PKUSIS的常识,其实都是可以从公开渠道打探到的。信息对于考研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得不到那些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信息,可能让你丧失优势,但是连公开的信息都不能掌握,一定会导致劣势。很多人会自己动手获取这些很容易得到的信息,也有些手懒的一定要等着明白人和过来人给他讲,这样的人会输在起跑线上。但是鉴于最近很多童鞋都在问这些常识,我就费些篇幅详细说下,也省了大家百度的时间。
    考研和高考在制度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考是全国统一命题,至多是全省统一,区区几门科目罢了,而考研则要针对成千上万个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命题。就考SIS而言,需要准备的科目就是以下四门:公共政治(满分100)、英语(或其他语种,满分100)、专业课一即政治学概论(满分150)、专业课二(根据包括的不同专业而定,比如国政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国关是国际关系史,中外政治制度则是政治思想史,满分150)。其中前两门公共课是全国统一命题,后两门专业课则是SIS自行命题。要考的童鞋一定先搞清楚自己的考试科目。
PKUSIS每年招硕士研究生6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推免,只有20人左右是通过考研招生(全部是学术硕士),其中最热门的是国际关系专业(一般招4人)和国际政治专业(一般招6到8人)。当然这个数额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很多人关心SIS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个人的感觉是很残酷。就今年的情况而言,国关专业都录取/报考比例为1:34——这已经是很温情的年份了,居然只有134人报名,往年据说能达到200+。
大概9月底到10月中旬时可以在中国研招网上预报名,报名的时候不但要确定学校和专业,还要选择去哪里考,一般都会选自己所在的城市(我就在长春考的)。公共课的卷子要送回报考院校所在地的省级阅卷单位(比如吉林省是吉大和东师)判分,专业课试卷则直接送回报考院校。有谣言说去报考院校所在地考试公共课的分数才不会受歧视,不过至少从今年的情况看这的确是谣言。到了11月份的时候,需要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和照相,这个做完之后才算正式报名成功。考试之前半个月左右研招网上会放出准考证下载,自行打印即可(建议多打几张,以备不测,而且查初试成绩和复试还要用)。考试一般在1月中旬左右进行,时间为两天。大约2月底到3月初的时候,各校会陆续公布初试成绩,再过一段时间会公布复试线和复试名单,接着就是复试和等待最终录取结果。
关键词二:参考书&资料
    这是所有考研资讯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有了参考书背一下就能考上了?事实上SIS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取消了考研参考书一说。有关考研,SIS只管出题、判卷、发成绩,其余有关参考书啊历年真题啊参考答案啊官方辅导班啊大家就表幻想了,统统木有。如果你看到参考书清单,那不是陈年旧货就是历年前辈靠着自己摸索总结出的实用书目。其实在国际关系论坛(www.bbs.newslist.com.cn)北大版上沉积了大量历年神级前辈的经验贴,其中都推荐了大量实用书目,强烈推荐大家参考借鉴。
    我的考研战线还是拖得比较长的,所以看的教材和资料还算多些,按照复习时区分的大方向,列出清单如下(附评论):
    政治学概论: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不多也不深,类似于经济学教材中的曼昆《经济学原理》,初级读物,面向非本专业学生写的通识课教程,内容上就是把罗斯金的《政治科学》中国化了一下,适合入门以及做笔记适合参考知识框架用。
    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难度深度与十五讲相似,但内容上二者各有侧重,也是主要用来参考下知识框架。
    3、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内容生动,引用许多实例,经典的国外初级教材,适合理解不适合考试背诵,可以当做入门书籍以及补充笔记内容的资料。)
    4、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貌似是论坛上的冷门教材,不过却是我的最爱。一般的政治学概论类的教材都缺少对政治制度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这本比较厚的书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看完之后保证你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上一个台阶。适合用来掌握政治学基本知识以及在做笔记阶段作为主力书目。
    5、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唐老师在我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本书已经完全超越了教材的层次,绝对是当今国内介绍西方政治哲学的最佳著作没有之一。此书巨厚,按照思想家和年代的线索详细介绍了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学说观点及发展演进历程,兼有各家评论及唐老师自己的观点。与政治哲学有关的试题在最近几年的政治学概论中呈比重上升趋势,想扎实掌握政治哲学的童鞋必看唐老师的书。
    6、许振洲老师和潘维老师的讲义。两位大佬在SIS的地位自不必我多言。许老师的讲义薄薄一本,一节课就能翻一遍,乍一看没什么实惠的内容,但它价值在于大神分析的角度和思路,而不是可以用来背诵的内容。VVP的讲义大概就是那本比较政治学,学习的方法同上。中西比较历来是潘老师关注的问题,也是SIS政治学概论中常考的问题,不重视中西比较尤其是中国政治的童鞋毫无疑问肯定吃亏。
    7、北大《中国政治概论》课件。中国政治与历史是现在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孩纸们常见的短板,此课件适合后期参考补充之用,翻看即可。
    8、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当初久闻海伍德大名,病急乱投医,不小心错买了这本有炒冷饭搂钱之嫌的书。内容一般,从7个层次挑选了100个概念进行解释,兼有不同意识形态或理论流派对概念的阐述与争论,适合后期查缺补漏拓展思路之用。
    国际政治学概论:
    1、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很棒的国际政治入门教材,可以用来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做笔记时参考知识框架。
    2、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本书不是作为教材写的,略厚,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一些学术上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后面对一些当今热门的问题领域(如反恐、环境政治、国际经济与政治)有较多的介绍和分析,适合用来补充笔记。
    3、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同样是国外经典教材(话说像奈和曼昆这样学界政界均有染指的作者写出的教材往往更切合实际),关注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战争与和平,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安全困境讲起,按年代编排直到伊拉克战争,长于运用国际政治理论理解分析国际冲突的起因,而且举了大量历史实例,非常适合锻炼史论结合能力。
    4、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书写得一般,八股味很重,基本上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观点,缺少对实用知识的介绍。不过众多前辈都推荐过此书,大概比较适合考试投机吧。
    5、梁守德:《国际政治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很老的一本书,内容和观点都比较陈旧,基本上全部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个人对这样八股味浓重的书没什么好感,看起来极没营养,翻了一遍就没再碰过。不过论坛上很多人推荐此书,我只能理解为对考试有点用吧。(反正我是没看出来有什么用。)
    6、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更老的一本书,八十年代出版,中国第一本国际政治教材,前辈们曾重点推荐,大概因为张老对当今学界的许多老师有很大影响。只能从图书馆借到,没看就送回去了。
    7、王联国际政治概论课件。这个也是很多人推荐的,个人觉得可有可无吧。还有北大的国际组织讲义和国政经讲义,都挺实用的。
    国际关系理论:
    1、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将一些介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论文按照不同流派进行了编排,详细介绍了各流派的发展历史、主要学者和理论框架与特点,非常适合用来作为国关理论入门读物,下半部分还着重介绍了国关理论的研究方法。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讲起,其实是一部理论的发展史,兼有对非主流理论的阐述,有助于从纵向上把握国关理论的脉络。
    3、《演进中的国关理论:从历史到现实》(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Form History to Present)。国关论坛上流传已久的一本论文集,由一位名叫Croton Xie的前辈编撰。这本文集选了一些国内学者(主要是SIS的老师)写的介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论文并按照流派编排,和秦亚青的书有些相似。缺点是排版混乱,错别字极多,有些段落和文章甚至重复,看起来有些吃力。
    4、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绝对的精华,必看。那些想在理论上偷懒的童鞋可以只背这本笔记试试,当然后果自负。
    国际关系史:
    1、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五卷本的大部头,光是买下来就要两百块。没什么好说的,考国关专业的童鞋必看。
    2、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明老师和方连庆老师的书都叫国际关系史,是不是挑袁老师这本薄薄的也行?SIS国关史的考察范围经常达到BT的境界,连格兰查科战争这种题目都会考,方连庆的五卷本都盖不住的卷子,还想靠小薄本搞定,找死。袁老师的书可以作为方连庆五卷本的辅助,用来理顺贯通不同时期的历史,切不可偷懒。
    3、牛军等:《冷战中的美苏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冷战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此书编排思路一目了然,内容充实全面,看的次数越多收获越多,绝对实用。
    其他:
    1、各类政治学、国际政治学著作。看著作的多少对于应试并没有直接影响,要说有助于提高兴趣也颇有些牵强——在缺乏学科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冒然去读《国际政治理论》这样的巨著很容易适得其反。个人推荐亨廷顿、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的书,相对不那么枯燥而且对考试有些用。至于其他的著作,看个人爱好和时间了。对于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学生,读书自然是多多益善,但也必须心中有数。
    2、专业课辅导书。查缺补漏还可以,拿来偷懒代替教材和自己写的笔记那你这酱油打定了。
    3、有关中国政治、社会和历史的书籍。个人感觉凡是跟中国有关的都可能是国关学生的短板——毕竟当下大家热衷的还是西方的说教。就考试而言,中西比较是SIS考卷非常喜欢的考察角度,对中国政治的一无所知是很致命的缺点,同时也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个人推荐看潘老师的论文,还有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除此之外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似乎这方面的能力更在于长期的积累而非短期的投机。
    5、要是还有时间和能力去看点哲学和历史的书更好。(纯粹是为了作为社科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考试关系不大。)
    6、学术期刊。很多前辈考前大量翻阅了论文期刊。个人比较手懒,去图书馆上自习的时间大部分贡献给了《兵器知识》,看的论文很少,只是在最后的阶段针对某些具体领域的问题知网了些论文作为补充。推荐人大复印资料的国际政治版和《现代国际关系》,一般的学校图书馆里都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4-11 10:08: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啦啦啦,过几天忙完了我也来写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11 11:55:21 | 只看该作者
That is very inspiring~many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11 13:56: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12 19:51: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祝贺进入PKUSIS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13 23:30: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13 23:38:40 | 只看该作者
灰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17 12:4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4 14:20:35 | 只看该作者
大爱《兵器知识》的美图,不过觉得《世界军事》现在的智库一版对国际关系的分析倒也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3 06: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