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拥堵顽疾背后:不落实开会也没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3 15: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竟让广州全城20多处交通要道几近瘫痪。市长张广宁花了一整天时间现场调研交通问题10天后,广州的交通再一次顽固地展示了它的脆弱。
  经历过每一次堵车的狼狈之后,市民、媒体,包括政府自身,总忍不住对交通这个老问题开始新一轮的追问:广州交通究竟怎么了?
  花城堵车与路建赛跑
  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1990年就来到了广州,见证了广州近20年的城市变迁,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越来越快与越来越慢。

  广州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网络一度不堪负荷。
  在彭澎的记忆中,1999年6月地铁一号线与2000年1月内环路的先后建成,曾显著纾解了上世纪末广州的交通压力,但从2002年起,广州又开始堵车不断,直到现在。私家车激增正是从2002年起开始的,彭澎认为这是造成交通压力的原因之一。
  他解释,汽车已是广州的第一产业,政府对其自然无法下重手限制,而中国民众尤其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市民都有私家车情结,导致了近几年私家车上牌量始终居高不下,远远快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
  另外,城市功能区规划和建设杂乱。号称广州CBD的珠江新城,彭澎认为其实就是商务中心、政务中心、居住中心的杂乱区域,各种交通流动交叉繁复,还没有完全建成就有塞车乱象。
  再者,郊区化居住并不方便,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没有较好地发挥减堵作用,政府设立在中心城区增加了庞大的交通量,地铁、BRT(快速公交系统)等市政交通工程的施工占据路面,各公交车站周边混乱无序的出租车……这些都是造成堵车的因素。
  “我家路面常打开,乐不乐意随你……不管新旧随便挖开,请不用客气,东西南北都是工地,我们欢迎你……我们养着规划局,书写每段‘传奇’…… 施工快慢都没关系,反正按工期……天大地大都是红灯,50米就停……广州欢迎你,在天河路上屏住呼吸,在岗顶十字路上堵死你……”这段近日网络上流传的《广州欢迎你》视频,在发泄不满情绪的同时,歌词也是对堵车原因的一个小总结:道路施工太过随意,常年施工,且多个项目同时开工,城市规划欠妥,红绿灯设置不当。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丽的花城沦落为一座堵城。
  战略背景下的疏漏
  对于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政府的努力并没有停止。2000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据此,近十年来广州市交通规划思路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打造以地铁为主骨架、公交为脉络、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交通网络。
  从2003年开始,广州公交行业开始全面改革,根据需求调整优化了整个公交线网,兴建了一批新型枢纽站场,集中改造了3600多座公交站点候车亭。地铁方面,继2006年年底开通三号线与四号线之后,今年年底又将开通五号线。备受关注的羊城第一条BRT试验线也将在春节前建成试运行,针对塞车问题,广州市还专门成立了广州市交通整治办。市长、主管副市长不时亲自调研。
  然而,多年的努力,换来的依然是拥挤不堪的车流,逢下雨必瘫痪的道路。
  今年国庆长假前,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又一次视察了广州交通,广州市交通整治办有关负责人向苏泽群建议,当前广州交通已不堪重负,而未来尚有81条路需大修或中修,而市区内为亚运开建的工程更有数千个,对交通也造成不利影响,若再不采取严格措施,广州交通很可能陷入困难的境地。
  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市长张广宁也花了一整天时间走访了6处交通黑点,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在调研后他坦言,现在广州正处于交通最为艰难的“阵痛时期”。
  多年改造,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广州开展了多项建设工程,这大概是最近让广州交通状况恶化的最直接因素。据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20日发布的最新交通信息显示,全市道路施工点134个,比前一次又增加了一个。
  此外,在彭澎看来,广州交通事业的规划与建设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细节。以广州大道这条全市主干道为例,作为迎亚运绿化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大道沿途十多公里的绿化带都植上了各色花卉,其旁还堆石、砌坡、设立长椅,一派赏心悦目。然而“对于主干道而言,充分挖掘并保障发挥它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乃是第一位的任务,在运输压力极其紧张的前提下,还舍本逐末去追求美观性是一个误区”。彭澎表示质疑。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规划2015年之前在广州大道兴建一条长15.7公里的BRT。“如果到时候动工改建,这些重金打造的景观带是否又会被一纸规划图宣判死刑?”
  政府还需努力
  对于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而言,出现交通拥堵问题本不奇怪,但难道就真的无解吗?
  近日,广州的媒体几乎每天都在追问最新进展,专家、政府在思考、尝试多种可能性:征收交通拥堵费、实行单双号限行、取消城市路桥费……
  拥挤的地铁里,在天河北路上班的白领Amanda向时代周报记者抱怨着公交车站的混乱无序。“应该多建一些公交汽车总站,大家可以找到自己要坐的线路,在站台上站着就可以,自然就不会挤成一团了。”显然,这个年轻的女孩指的是港湾式公交车站,“天河城那里就是这样的站。”Amanda补充道。
  对于决策者,彭澎对时代周报记者直陈:“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不可取。就算召开各式听证会,也必须在会前充分收集不同的数据和意见,才能避免沦为各利益方博弈与交换的圆桌会。只有亲自走上正在发生交通堵塞的一线,才能知道民生的聚焦点在哪里。”
  在张广宁调研交通整治问题后不久,广州市交通整治部门将58个黑点的整治方案落实情况排成一份计划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可能加快进度,争取月内先落实部分整治措施。
  改变正在进行。天河路上的岗顶站混乱状况的最新解决措施,是将西行方向的3、4号分站分别西移了40米和50米,同时撤销2号分站,将相关的停靠线路分流到1号和4号分站去。据时代周报记者下午6时左右在岗顶站现场的观察,公交车乱停乱靠的现象基本消失,但不时仍有匆匆而来的乘客找不到所搭车次的上落点,所幸现场有交管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和指引牌在引导他们。
  然而即便有了整治方案,难题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据广州本地媒体报道,国庆长假后首个上班日,市长张广宁在调研天河区交通提到借道华南快速干线时曾说:“当时开会定下来的措施,你们都不去落实,那开会有什么用呢?当时你们提出这个建议说可行,我说同意,但最后是你们立场不坚定,没有去落实好。”方案再好,难以落实,也只能是一张纸。一个畅通无阻的花城短期看来恐怕还是只能停留在市民的憧憬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8 21:0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