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克兰公司愿与中国合作全力为L-15提供发动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2 14:2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产L-15猎鹰高级教练机





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Al-222-25发动机
  本报特约撰稿 马兰
  据乌克兰《基辅邮报》12日报道,由乌克兰提供的Al-222-25新型喷气发动机已运抵中国,这意味着,中方研制的L-15“猎鹰”高级教练机终于能够进行超音速性能测试,向鉴定试飞阶段又迈进了一步。“猎鹰”的成功,少不了乌克兰的技术贡献(参见本报7月31日、9月29日相关报道),该机的“心脏”制造商——马达西奇公司,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马达沙皇”。
  视中国为更好伙伴
  马达西奇公司(Motor Sich,简称“西奇公司”)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市,是世界知名的发动机生产商,主要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提供动力系统。早在苏联时期,它的产品就出口到90多个国家,有“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之称。2008年,马达西奇公司的出口额为1.6亿美元,占乌航空产品出口总额的50%。
  然而,近10年来,乌克兰航空工业一直在美、欧、俄的夹缝中煎熬,总产值只占全世界的0.1%。马达西奇公司总经理博古斯拉耶夫指出,公司每年用于研发新发动机的经费约1800万美元,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在必要情况下,为确保自身的生存,马达西奇公司可能将所有资金投入一个重点项目,即为中国L-15教练机提供发动机。

  此外,马达西奇公司还在为俄罗斯战略巡航导弹提供发动机——别看俄乌在政治上不和,双方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仍然很多。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相比较而言,该公司还是更乐意与中国这样的伙伴开展合作。
  L-15是“救命稻草”?
  2009年初,乌克兰防长叶哈努罗夫曾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访问结束后,叶氏称中乌军事合作已进入新阶段,希望与中国联合生产L-15“猎鹰”高级教练机,共同拓展高端市场。他特别强调,如果合作能够实现,乌空军将首先订购L-15,并在境内建设该机的组装生产线,以取代现役的L-39“信天翁”教练机。
  L-15兼具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机种。据披露,中国于2002年初启动该项目后,乌“进步”机械制造设计局为原型机提供了DB-2发动机,承担批量生产任务的则是马达西奇公司。应该说,中乌在L-15项目上的合作早已开始。现在乌方提议在其境内组装生产L-15,正是看中了其优异性能和广阔市场前景。
  受经济危机影响,乌克兰货币贬值,企业破产,政府大规模对外举债,国内军工企业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据悉,乌克兰军用飞机制造业以前每年可生产350架飞机,但现在已没有来自军方的任何订货,只能靠为国外客户生产零部件度日。如果能争取组装生产中国制造的L-15,对乌军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买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09:0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